第 34 章 明末農民起義11(1 / 2)

[當時的朝鮮是個什麼情況呢?

大概可以算是明朝的翻版,而且比明朝還要拉胯的多。]

[李氏朝鮮是在洪武年間門建國的,因此不論是官職制度還是服飾風俗,跟都大明很像。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朝鮮族傳統服飾“韓服”,就是以明代女裝為原型的。

以至於有些漢服娘穿明制馬面裙,會被誤會到是韓服的程度。]

李氏朝鮮?

朱元璋沉思起來。因為現在半島上還是王氏高麗,並沒有易主。

看來高麗也快亡了。

這倒是個好時機,趁著半島亂世直接納入大明治下,總比無故討伐一個附屬國的阻力要小。

若是成功,那後世也不必出現什麼韓服了,聽著跟日本那數典忘祖的情況差不多。

[到了萬曆時期,歷史朝鮮也是承平了二百多年,武備鬆弛,治□□敗,社會風氣奢侈浮躁。那麼一個彈丸之地,黨爭竟然比明朝還嚴重,也算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了。

而且重要的是,半島這塊地方,本來社會階級就比較固化。及至李氏朝鮮,從明朝這裡學到了程朱理學,比明朝士大夫更保守和迂腐,更重文輕武,加上實行“從母法”,社會基本就像一潭死水。]

雖然說的是朝鮮,但天幕這一個個含著貶義的詞砸下來,李善長也有點坐不住。

他很想和天幕探討一番,他們哪裡迂腐?

“陛下……”李善長眼巴巴的瞅著朱元璋,人到中年的國公,眼睛裡竟然流露出一絲委屈。

元朝對社會底層的治理近乎放養,讓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基本為所欲為,所以大明建立後,竟然還有些漢人鄉紳懷念在元朝的無法無天的日子。

因此,朱元璋曾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朕救之以猛。”算是給國朝的治理方向定下了根基。

而他們這些文官也就勢推崇在民間門已經有很大影響力的程朱理學為主導思想,就是看重了它“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要求讀書人都能公正、廉潔、明理、克己,這……有哪裡不對?

況且,唐朝因李姓推崇道教,最後滅亡了不能怪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吧?怎麼到了大明,就把責任推到他們士林頭上,批判理學不對呢?

這天幕有失公允,對他們士林的意見太大了!

朱元璋正在琢磨收復朝鮮半島的事情,也沒注意到李善長委屈巴巴的樣子。畢竟這理學他雖然拿來用了,可有些不利於皇權的主張,解釋權也在他自己手裡,他不在乎。

[所謂“從母法”,就是以母親的身份來定孩子的階級。跟我們古代社會的從父法完全相反。

比如在大明,如果你是個宗室或勳貴而生的庶出子女,哪怕親生母親是賤籍出身,只要你是上了族譜,身份被認可,那你就是貴族出身。如果你的父親是個普通百姓,那你至少也是個擁有自由身的良民。

但朝鮮就不一樣了,李氏王朝

專門頒行過一個法令--《庶孽禁錮法》,以立法的形式確認了“一賤則賤”的原則,後代都不能翻身。

如果你母親是賤籍出身,哪怕你父親是個官紳、是個勳貴,你也依舊是個賤籍的身份。在家裡,你就是個小廝奴婢,要把父親和他的正室,以及嫡出的兄弟姐妹們當成主人一樣侍奉,連叫一聲“父親”的資格都沒有,只能稱大人或者老爺。]

“……荒謬。”李世民很無語。

因著這幾百年間門門閥社會根深蒂固的原因,所以大家都很看重門第和出身,因此家中嫡庶有別,待遇差距比較明顯一些,而且這些年因為他大力啟用了一些寒門子弟與山東豪傑,這種情況也漸漸鬆動了起來。

即便如此,庶出子女也不會被苛待到為奴為婢的情況。

就算是那朝鮮保守愚昧,可父親才是一家之主,家主的骨血不更應該被珍視麼?如此苛待,那家主威嚴何在?

怎麼想都狗屁不通!

應天府這邊,徐達起身上奏:“啟稟陛下,據臣所知,這從母法乃是半島久已有知的風俗。臣的軍中就有這樣從高麗投奔來計程車卒,雖是豪族出身,然因其母親是賤籍妓生,是以他們這些人連庶子都不配叫,而稱孽子。”

“那依你之見,與天幕說的有何不同?”

“目前這還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潛規則,沒有形成條律,而且也並不十分嚴格,臣軍中那個將士,就是不想被家族送去當和尚,所以早年間門就投奔了來。”

朱元璋點點頭,那就有文章可做。

[其中,雖然同為賤籍,但女性比男性更慘,因為男性好歹也可以透過考一些雜科或武科,進而變成中人--也就是平民身份,實現階級跨越。而女性則是完全沒有渠道,就算去給官紳做妾,生出來的孩子依舊是賤籍。

因此,經過兩百年的歷史朝鮮,賤民的數量越來越多,而需要承擔兵役的中人階級越來越少。

戰鬥力那是一降再降,降到突破底線。]

朱元璋想了想,便問道:“高麗最近可有何動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