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 明末下11(1 / 4)

說完士紳優免,我們再來說說明朝的朝堂頂層設計。

朱元璋心裡還在想剛剛說計程車紳優免的事情。

這豈不是說他這麼做是錯的?

可士紳優免應該是個有利於讀書人的好事吧?

朱元璋咂咂嘴,搖了搖頭。他本來是想鼓勵天下人好好上進讀書,免除普通人家的負擔的。

結果可能這個政策有點對讀書人太好了,很快被有功名的人鑽了空子。

嘖,果然讀了書,腦子靈活了,花花腸子也就多了。

他想起前幾天翰林學士給他講讀時說過的一句話:“治國首在治吏。”

人,永遠是最難管的東西啊!

朱元璋時期,文官佔據六部九卿,宗室與武將勳貴只有統兵權,沒有參政議政權,也沒有調兵權,更沒有行政權,這些權力都在文官手裡。只有中山王徐達,曾經以武將勳貴的身份短暫的進入過中書省。

內閣其實早在朱元璋時期就有雛形了。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就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原來的中書省只保留了一箇中書舍人起草詔令。但是全國奏摺那麼多,朱元璋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神仙,所以他設定了文華殿、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來參贊政務,這些大學士為正五品,相當於皇帝的政治顧問團。

這就是內閣的雛形。

這些輔官大學士,只是輔佐皇帝的秘書機構,負責起草詔書御令,還有一些建議權,並沒有議政權、行政權。

而在永樂大帝之時,內閣才真正的有了議政權,但是也沒有行政權。不過up認為他在這裡犯了一個錯誤,為以後內閣的大權獨攬埋下了伏筆。

嗯?這算是給朱元璋透露了未來之事,畢竟現在才是洪武三年。

胡惟庸……是個不錯的官員,雖然有點小野心,但他欣賞他的幹勁,覺得問題不大,可以拿捏。

聽這個意思,自己未來居然會讓他當中書省的丞相?然後還把丞相給廢了?

廢丞相他倒是早就有想法,畢竟元朝最後幾十年,那權臣真是一個接一個的跳出來胡作非為,他覺得這種大權獨攬的制度就是在給子孫埋禍根!

不過這個永樂到底是他哪個兒子啊?!

朱棣聽到天幕提起自己,趕緊抬頭。

咋地,他用的內閣跟他爹的也沒差多少吧?

雖然說是議政權,但對他來說也只是建議,聽不聽的不還在他和他兒子身上嘛?

朱棣回頭瞅了一眼自己的大胖兒子,疑惑的問:“不會解縉他們說什麼你就聽什麼吧?”

朱高熾趕緊擺手,哪兒能啊,他又不是傻子。

那就是他並沒有取消內閣起草詔書的職責。

不過當時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題本都先交給皇帝,由皇帝處理。如果皇帝太忙了管不過來才會讓,內閣附上意見,節省皇帝的精力。

寶貝們注意了,這個順序很重要!奏疏先給皇帝,那皇帝才是老大,內閣只能是個輔佐性質的機構。而以前有中書省的時候,奏疏都是先交給中書省,挑挑揀揀之後再給皇帝,中書省才是老大!所以朱元璋才一定要廢了丞相這個副皇帝。

但是吧,文官作為制度的解釋者,又特別擅長步步蠶食的策略。任何有利於他們的變革,都會被冠以祖宗成法之名保留下去。不利的則都是惡政,一定要撥亂反正。

這個話倒是說到崇禎的的心坎裡去了,恨不得當場給天幕倒倒心裡的苦水。

文官就是這麼得寸進尺的不要臉!

要真是按照太.祖的祖制,貪汙六十兩都得拉去剝皮填草,全國的官員,不論文武,沒幾個逃得過!

下次再提祖制,他就這麼說!看這些人敢不敢!

所以明朝的這套內閣制度一直延續到明英宗時期被破壞了。

因為朱祁鎮年幼,由三楊輔政,所以全部政務的處理、裁決,重大問題的決策,幾乎由各部門議定。府、部、院諸衙門該管事務,皆由各衙門先行提出處理意見,是為“部議”。然後再由六部尚書、都察御史、六科給事中聚議載處,是為“延議”。所有奏疏,包括部議、廷議的結果,均由內閣票擬批答。

票擬後,交給司禮監進行批紅,皇帝就發詔令敕諭來頒佈,最後這些詔令得由六科給事中稽核簽署,不同意可以封駁。

因為明英宗當時還小,所以他基本就是個人形圖章。但是後來的皇帝如果對於內閣的票擬不滿意,就打回去讓內閣重新票擬,直到滿意才發詔令。另一邊的給事中也是,如果覺得皇帝是亂命,也會把旨意封駁回去。

所以操蛋的點來了。

皇帝可以不斷要求內閣重寫批覆意見,但根據\"祖宗成法\"他不能親自下場寫稿子。同樣,六科給事中有封駁權,但他們不能改動批覆內容。三方里只要有兩方不對付,就可以無限打回重寫。

“君權”和“臣權”就這樣不斷的來回拉扯。

朱棣呆滯……

啊這……後來發展到這麼複雜了?給事中居然能封駁皇帝的命令,簡直豈有此理,以為自己是門下省呢!

明初時,對於武官的違法亂紀,皇帝除了訓誡和警告以外,並沒有形成制度的考核措施和懲罰條例,所以武勳集團墮落的非常快,瀆職腐敗屢禁不止,欺壓士卒導致衛所軍戶逃亡的事例頻頻發生。

土木堡之後,武勳集團徹底沒落,基本開始自暴自棄了。

成化二年,明憲宗下令在軍隊中推行軍政考選制度。起初鎮守總兵官還與巡撫和巡按御史擁有一同進行考選的權力,但到了他兒子弘治開始,巡按御史對於考選的職權不斷擴大,甚至開始擁有對總兵官人選地提名權。

武臣的仕途完全被負責考選的文官所掌握,明軍的人事權從五軍都督府轉移到了兵部,五軍都督府開始就被架空。連衛所土地和軍戶戶籍管理的權力也給了文官,然後,本來就被

各個武將勳貴侵蝕的有些崩壞的衛所制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加速消亡。

朱元璋心頭一跳,雖然他已經知道了衛所制度崩潰,但他還是沒想到武官也會腐化的這麼快。

他問徐達:“老徐,武將的考核和懲罰措施,你怎麼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