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1 / 3)

小說:晉末長劍 作者:孤獨麥客

永安元年(3o4)七月,天熱如火,悶熱非常。

東海王司馬越突然降低了開會的頻率,更有甚者,時不時帶著幕僚們出城遊山玩水,吟詩作賦。

京中6續出現了聚會雅集,多詩賦為人傳誦。再一看作者,嗬,不是洛陽名士,就是越府幕僚。

留守洛陽的石聽聞,暗自哂笑。

司馬越,也就這點出息了。

於是,他更放心地住在金谷園。你還別說,大夏天的,山裡面住著就是舒服。

七月初五,洛陽中軍、東海王國軍又一次出城操演。

這並不奇怪。在過去幾個月內,他們一直定期出城,畢竟城內沒那麼大的空地給他們會操。

糜晃、邵勳等人抵達芒山後,正常操練了一天。

第二日,全軍拔營,返回洛陽。

糜晃已是督洛陽守事。

按照計劃,司隸校尉滿奮、禁軍將領苗願的兵皆隸其指揮,前者有三千人,多為新募,後者只有兩千,亦為新募,目前正由老退在家的禁軍老兵協助整訓。

加上東海軍,總計八千眾,這就是留守洛陽的全部兵力了。

邵勳不覺得糜晃真能指揮滿奮和苗願的部隊,但事已至此,只能勉力行事了,反正他各種計劃都想好了。

巳時初刻,王國軍已近大夏門。

邵勳在陳有根的協助下,穿戴好了鎧甲。

他看著立在身後的兩百三十名盔甲精良的武士,沒有說話。

戰爭,已經開始了。

按照司空的部署,諸將各自領兵,突襲石部。

其中,大將苟晞領禁軍六千,攻金谷園。最好能殺了石,如果被他跑了,就縱騎追擊,不讓他回洛陽。

主將不在,兵眾自然心神不屬。這時候會謠言四起,都覺得自己被留下來當了炮灰,戰意全無。更何況,這些鄴兵分守十二座城門,半年來軍紀廢弛,只以敲詐勒索為能事,墮落得厲害,正適合突襲。

曾經投靠鄴城的王瑚也會“反正歸義”。為了保密,王瑚至今尚未對手下八千多將士宣佈,只在少數心腹將領間提了一下。

這就夠了。

突襲展開後,作為前禁軍將士,石留守洛陽的最強武力,即便他們不反戈一擊,只作壁上觀,什麼都不幹,都足以讓局勢產生根本性的逆轉。

東海王國軍三千人的任務是攻大夏門。

昨日出城操練,糜晃下令從全軍中揀選精銳勇武之士二百人,披甲執刃,武裝到牙齒,統歸中尉司馬邵勳帶領,作為選鋒當先突擊。

剩下的兩千餘人繼之,待選鋒將敵人打懵之後,鼓譟而進,一舉擊敗敵軍——以他們的訓練程度而言,和鄴兵半斤八兩,也就只能幹這些了。

糜晃最開始其實想全軍突擊,一擁而上的。但邵勳不信任王國軍整體的戰鬥力,堅持要求揀選精銳,充當尖刀,待趟平前路之後,再讓主力部隊上來打順風仗。

精銳大多來自下軍,上軍的東海世兵中也挑選出了五六十人,總計二百。

邵勳給他們取了個名字:突將。

“突將”之名最初來自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餘人……”

其實就是軍隊番號,顧名思義,大概是突陣之軍。

糜晃一聽這名字,眼睛都直了。

邵郎君你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的?

邵勳當然沒有“我,新時代風投物件,打錢”之類的想法,他只是單純覺得這個名字好聽,不假思索地借用罷了。

昨天二百突將及三十名教導隊士卒做了多次演練,這會已經磨光刀槍劍戟,上好了弓弦,全員披甲,臨行前還各喝了一碗酒,確保突陣時勇氣倍增——確保衝鋒時已經上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