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1 / 2)

小說:晉末長劍 作者:孤獨麥客

大軍不是那麼快能行動的。

因為司馬越想要召集更多的兵馬,等待從陳留、滎陽、河南等郡徵的兵丁齊聚後,才會大舉進。

金谷園那邊甚至有人趕到新安,說有官吏上門徵丁,被他們頂回去了,小吏諾諾不敢言。

這就是自耕農為何投入莊園、塢堡的重要原因。

徵兵之時,諸縣兵曹掾優先徵自耕農,因為他們好擺佈,不費事。

自耕農不夠了,就去找沒有門第、沒有官職的豪強。

如果還是不夠,再就找寒素、小姓士人。

難度從低到高。

沒有人是傻子,趨利避害是本能。再打下去,自耕農只會越來越少,塢堡會越來越多,甚至就連一些莊園,也會嘗試改造為塢堡——莊園很多是度假別院性質,如金谷園、潘園等,相對容易攻破。

一起來新安的還有各個塢堡、莊園的管事人員。

邵勳著重聽取了金谷園、潘園、邵園的耕種事宜,得知麥苗長勢良好之後,放下了心。

六月麥收,屆時全部拉至金谷園處理。

洛陽這兩年安定了,金谷園的逃人66續續回來了一小部分,三十多區的水碓可處理太多穀物了。現在只勉強開了幾個,再搞下去,邵勳覺得自己可以接業務,幫別人舂米、磨面。

四大塢堡中,金門塢是重中之重,今年一定要完工。

開春之後,楊公塢、一泉塢、合水塢交割了部分糧食“尾款”,加起來六七萬斛的樣子。

幢主王雀兒彙報,有個叫羊茗的人送了一批錢絹至金谷園。

去歲年末賞下的諸多錦綺綾羅、金銀器之類,粗粗估了價,在洛陽採買了糧食、牲畜、農具及生活用品,送往各個塢堡。

錢一到手,基本就花光,還會欠債。

邵勳一點不慌。笑話,大老闆哪有不負債的?

五月中,第一批從司州、兗州徵來的丁壯抵達新安,輔兵終於有了。也恰巧是在這個時候,進兵的命令下來了。

五月十八,大軍西進。

他們這一路主要由中軍左衛構成,除少許留守人員外,出動了一萬五千人。

驍騎軍出動了一千五百騎,老底子算是拿出來了。

自去年四五月間重建中軍後,驍騎軍就一直在艱難地擴充著。方式主要是招募亡散人員,另收少量新兵,現在才慢慢積攢到一千八九百騎的樣子。

著名的幽州突騎督也重建了。

作為中軍內部不隸屬於任何一軍的具裝甲騎,曾經有一千多騎,而今收攏了部分老兵,招募了百餘新兵,洛陽武庫搜刮了下馬鎧,只堪堪湊了四百餘騎,這次也跟過來了,伴隨步兵前進。

邵勳對這支部隊比較關心。

因為這是一支能極大威脅銀槍軍的部隊,雖只有區區四百餘騎,但衝起來真的很要命,訓練不足的銀槍軍真不一定頂得住。

一萬五千步軍、兩千輕重騎兵,外加過兩萬的丁壯夫子,這一路加起來快四萬人了,可對外號稱十萬大軍。

“十萬大軍”花了足足七八天時間才穿過了一百多里的山路,非常之慢。

這條北線道路俗稱“新安道”,與南邊洛水河谷的“宜陽道”同為潼關通向洛陽的關鍵道路。

邵勳他們從新安縣西十餘里的秦趙二故城出——史上秦、趙兩國在此會盟,各據一城,故得名,又稱“俱利城”,因會盟對雙方都有利。

橫穿河谷,進入崤山山道。

當是時也,狹窄之處僅容方軌,無數人員、車馬排著隊透過,效率極低。

走過東西二崤山的坂道後,進入弘農郡陝縣地界,路也只是稍稍好走了些,但仍然是在山區艱難踟躕。

昔年曹孟德惡南道之險,遂開北道。可北道亦有其險峻之處,著實不好走。

洛陽之地利,可見一斑。奈何每次外兵打到洛陽,既無人自告奮勇到這些險要處列柵戍守,也無人堅守外圍關卡,到最後總是讓敵軍大搖大擺趟過各種險要之處,進至洛陽城下。

五月底,大軍抵達弘農,邵勳見到了闊別年餘的糜晃。

******

五月底的宜陽道上,馬蹄陣陣,旌旗獵獵,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軍在河谷內迤邐西行。

稍頃,數名斥候帶著十餘匹馬飛快奔至一簡易渡口。

渡口附近有一老二少三名船工,正坐在樹下休息。見到信使之時,立刻行動了起來。

兩名少年去解系在樹上的渡船,老者則上前迎接。

“我要過河,快!”為一名斥候大喊道。

老者沒有廢話,三步並作兩步來到河畔碼頭,準備撐船。

他來自太原,本就是汾水上的船工。來到雲中塢後,得了個好差事,在洛水上擺渡,方便來往人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