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底氣(1 / 2)

小說:晉末長劍 作者:孤獨麥客

八月金秋,桂花飄香。

整整1362頃恤田之內,冀州屯田軍第一、第二營六千餘名屯丁揮舞著鐮刀,開始收割粟米。

地裡的粟稀稀落落,產量註定不會太高。

有人收割時,甚至碰到了殘存的石子,將刀刃損壞。

有人收割時,看到已經腐爛了一小半的樹根,於是做個標記,秋收完畢後再來挖掉。

雜草不可避免地被一起割倒,屯丁們心中暗歎,多長一株草,就少收一株粟,地裡積存多年的草籽還是多了一些。

好在情況在一點點改善。

比起去年,今年畝收當在兩斛左右。

按照樂家制定的規則,大家都能多吃幾口飯,肚子能更飽一些。

產量最高的那一百人,還能得兩匹絹帛賞賜,並提前轉為民戶——這一下子就免去了四年“刑期”,誰不奮?

恤田一河之隔,是大片鬱鬱蔥蔥的樹林。

樹林前後左右乃至中央,像癩子的頭頂一樣,好一塊禿一塊的。

修建行宮不但需要燒磚制瓦、開山取石,也需要大量木材。

現在用的木料多從他處呼叫,但廣成苑內也大量砍伐竹木,陰乾後備用,這從第一年就開始做了。

於是,森林、竹海一片片消失。

當然了,數萬人的規模,對山林造成的影響壓根談不上多大。

廣成澤就過半個郡大小了,如果算上週圍的山林、草地,則遠遠過一個郡。

持續三年的開,也只是整飭出了一小部分罷了。

樹木被砍伐後清理出來的空地,被改造成了農田。

因為挖樹根帶走了大量泥土,這些農田的質量談不上多好,即便運來了不少淤泥、灰燼肥田,產量依舊少得可憐。

這個判斷,邵勳一走到田間地頭時,就看出來了。

但他沒有廢話,而是揮舞著鐮刀,與來自潁川郡的役徒們一起收割。

銀槍軍也臨時結束了訓練,整整六幢三千多人輪番上陣,收割粟米。

“魯陽那邊差不多也開始收割了吧?”邵勳彎著腰,飛快地割著粟,嘴上說道。

庾亮勉為其難地跟在旁邊,笨手笨腳幹著活,回道:“比這邊略早一些,再過幾日,就收完了。”

老實說,他是真不願幹這種粗笨活計。

無奈邵勳臉一板,他就有點畏懼,於是勉強跟過來了。

他辭了幕府的東閣祭酒之職,現在跟在邵勳身邊,沒有任何職務,活似僕役一般。

邵勳在淤泥裡行走,他要跟著。

邵勳下地收割,他要跟著。

邵勳乘船捕魚,他要跟著。

邵勳去牧場看馬,他也要跟著。

諸如此類。

“今年這批新開之地,計有14o9頃有餘,如果明年交給你來管,能不能幹好?”邵勳收割的動作很快,大鐮刀擺動的幅度不大,但效率極高,不一會兒就落下了庾亮好幾步。

庾亮一聽,心神大振,立刻說道:“君侯放心。我家在鄢陵也有莊客部曲,定能幹好。”

“沒那麼簡單哦。”邵勳笑了笑,道:“青州屯田軍八千降人,他們可不好管。”

庾亮一聽,亦笑道:“我讓族中派二十名典計、管事,另遣三四百部曲家兵過來,不妨事。”

“好。”邵勳也不廢話,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恤田那邊,牙門軍遲早要卸下看守職責,畢竟太影響訓練了。

從明年開始,完全交給南陽樂氏管理。

他們能拉出數千部曲家兵,派個三五百人過來,完全不是事,能減輕自己的壓力。

眼前這14oo餘頃田是去年秋收後平整出來的,今年由青州屯田軍第五、第六兩營尚有近八千人耕種,明年完全脫手,解放出五百牙門軍,參加可能爆的戰爭。

今年秋收後,還會繼續平整一部分田地,耕種的勞動力還沒找到。大機率是明年交給洛陽三園撤下來的莊戶,目前已增長到25oo餘戶,算是自己的私人產業。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會交給三弟邵璠、大侄子邵慎共同管理。

三弟跟著裴妃的典計們學了幾年,進步不慢,可在裴進等人的協助下,勉強管理莊園。

邵慎身邊圍著一群“惡少年”,整天策馬騎射,舞刀弄槍,閒時也帶著莊客們操練一番,人頭比較熟。

二人配合,一文一武,大概能將這個新莊園勉強運轉起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