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興廢在此一舉(1 / 2)

小說:晉末長劍 作者:孤獨麥客

石勒收到訊息比靳準早,跑得比他還快。

十月初八正午,他的步軍和一部分騎軍就跑了,從城陽往廩丘方向撤退。

另外一部分騎軍則開往濟陰,打算接應張越部撤回。

但走到半路,遇到了從菏澤一帶跑回來的潰騎,於是立刻調轉方向,奔回城陽。

“邵勳來了,在濟陰擊敗了張督,五千餘眾大概全軍覆沒了。”聽到桃豹報上來的訊息時,眾人一時間有些失聲。

“他怎麼來得那麼快?”有人忍不住問道。

“從哪來的?又打算去哪?”

“應是奔襲苟晞那一招,聚集大量馬騾,拼命趕路。我在明敵在暗,一下子吃了虧。”

石勒老神在在地坐在上,並不說話,只聽著眾人言語。

眾人說了一會,見石勒不搭茬,覺得沒意思,便停了下來。

“說完了?”石勒掃視眾人,問道。

眾人屏氣凝神。

“你們說完了,下面輪到我來說。”石勒站起身,先笑了一下,道:“多大點事啊。”

眾人愕然。

“損失的大多是步卒罷了。這些兵要多少有多少,不值錢。”石勒直接說道:“與損失的這點人相比,咱們得了那麼多銅錢、絹帛、器具,算起來還賺的。”

“邵勳回來了,兗州、豫州的那些城池便不好打了。”石勒繼續說道:“我料靳大都督一定會傳令各部,徐徐後撤。”

眾人默默品味著這些話。

張越吃虧,實是因為敵暗我明,沒有防備。

同理,其餘各部若繼續前進,搞不好也要吃虧。

再加上東武陽三浮橋損毀,糧食一時間沒法運過大河,軍心必然受影響。

以上是己方一側的分析。

從晉國那邊來看,邵勳回來了,豫兗二州有主心骨了,軍民士氣復振。

攻城,最理想的狀況是不戰而下,敵軍投降。

其次是輕取敵城,損失輕微。

最難受的就是以損耗大量兵力為代價攻克敵城。

邵勳一回來,很多城池沒那麼容易降了,這是不得不考慮的事情。

大胡很清楚地指出了這一點,眾人一想沒毛病,再打下去,完全是雞肋罷了,徒耗糧草。

“不打了,走吧。”石勒說道:“先退往東平,再去青州。”

說完,似是想起了什麼,石勒又看向張賓,問道:“孟孫,此議如何?”

張賓拱手作揖,道:“大將軍當斷則斷,深諳用兵之道。僕這邊有些補益之策,將軍或可參詳一下。”

“講。”石勒大手一揮,笑道。

“大將軍或可遣將率輕騎前出,無需多,二三千騎足矣。多攜馬匹,多帶食水,尋著邵勳所在的方向,縱騎馳射,四處襲擾,可掩護我軍撤退。”張賓說道。

“邵勳已知我軍方位,襲擾有用嗎?”石勒問道。

“總能延緩一些的。”張賓說道:“若賊騎結陣衝來,無需與其交戰,四散而走即可。不求擋住敵軍,只求延緩其腳步罷了。”

“好!”石勒一聽,毫不猶豫地應下了,並立刻點了三將,令其各領千騎,前出騷擾。

見石勒採納了意見,張賓便不再說話。

石勒則慢慢踱了幾步,感慨道:“南下半個月,仗打得虎頭蛇尾,卻不知接下來該怎麼打。幸邵勳沒甚騎卒,不然還真不好擺佈他了。”

大漢最大的優勢是什麼?馬多、騎兵多。

至於步兵,雖然一直在進步,但真的不行。

除少量平陽禁軍步卒外,其餘都比不過邵賊的賴以成名的步軍。

就像他石勒,現在號稱有八萬步兵,但其實都是有過上陣經驗的種地農夫罷了。

真正要對付他,還是得靠騎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