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天(1 / 3)

小說:晉末長劍 作者:孤獨麥客

清晨,薄霧。

一支車隊出了西陽門,行數里之後停了下來。

軍士立刻展開,吭哧吭哧地爬上了一處高臺,然後張掛弩機,佈置刀盾手、步弓手。

高臺很大,可駐兵數百,高五丈餘,乃漢大將軍梁冀所造,名曰“皇女臺”。

皇女臺向北,是一大片凌亂的建築,多經火燎,十不存一。

這是洛陽城外的集市之一大市、南市、馬市,週迴八里,規模極大。鼎盛之時,糧食、布帛、皮子、鹽油、糖茶、果蔬等應有盡有,品種十分豐富。

市內最大一家售賣果蔬的店鋪乃王衍家所有,已關門歇業多時,鋪面、倉庫甚至已被燒燬,儼然開不下去了。

大市之北,則為西陽門外御道,入門之後接西陽門內御道,直達宮城,此時正不斷過兵,浩浩蕩蕩,魚貫而出。

左衛三部督徐朗在皇女臺上看了看,手一指,道:“那兩座土山也佔了,各分兩百人,魚池後再立一寨,分兵四百。”

“諾。”有軍校領命而去。

洛陽西頭從南向北數第一門是西明門,第二門就是西陽門。

大市是西陽門外的地標性建築,南有皇女臺,西北有兩座土山,乃人工建造——“採土築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

至於山下的魚池象徵著什麼,可就眾說紛紜了,更大可能是壓根不象徵什麼,只是單純取土築山挖出來的大坑罷了。

“守西城,卻連城外的高處都不守,這仗打得,唉。”徐朗嘆息了一會便閉嘴了,沒有多說。

新安大敗之際,撤回來的諸營人心惶惶,指揮失能,都想往城裡鑽,不想留在城外當替死鬼。在這個時候,誰又會去積極佈置防線呢?

也就等到城外的匈奴騎兵散了大半,看著沒那麼嚇人了,這才壯著膽子出城,到城外構築外圍防線。

“將軍,石勒是不是去南城了?”前驅營司馬黃彪走近兩步,悄然問道。

“是。”徐朗點了點頭。

“那一定是去截斷大軍歸路了。”黃彪急道:“何不兵救之?”

“誰下令?”徐朗反問道。

黃彪一窒。

荀崧領兵大敗,被連降好幾級,現在禁軍連個統帥都沒有,理論上都歸太尉王衍管。但王衍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讓他們這幫殘兵敗將離城遠征,那不是送死麼?

“放心。”徐朗說道:“石勒出動的只有騎軍,沒有輜重部隊,自新安出,最多攜帶七日食水。野無所掠的話,過幾天就要回去了。”

黃彪還是有些不放心。

北岸不知道打成什麼樣了,即便獲勝,糧草夠堅持多久?

八月初送了十萬斛、九月上旬送了十餘萬斛,新鄭調撥了五萬斛,算起來也就夠吃不到四個月呢。

即便征戰死了一些人,傷損了部分馬匹,最多也就夠堅持到九月底。

一旦戰敗,真的無法想象。

而今石勒佔據了黃河南岸,派騎兵沿河巡視,船渡資糧都要大受影響。

最關鍵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後續糧草從哪來!

想到這裡,他決定寫一封信往許昌,請曹公儘快想辦法。朝廷這邊,不要指望了,他懷疑天子壓根不會給陳公糧,更送不出去。

出城的軍士已經開始在大市周邊構築防線,徐朗看了一會,便下了皇女臺,翻身上馬,沿著西陽門御道巡視。

距新安之戰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洛陽禁軍66續續恢復到兩萬四五千人,與戰前差不多。但也只是人數差不多罷了,成色卻差了太多。

他又看了看南邊的西明門。

軍士同樣出城了,但只在城門外築營,甚至不敢像西陽門這邊出城四里紮營。

驚弓之鳥,一派愁雲慘淡,夫復何言!

******

正午,小雨。

一支車隊抵達了愍懷太子浮屠外,僧眾早就接到通知,紛紛出迎乃至行禮。

按制,方外之人無需對天家行禮。但如今是什麼時候?法師們也是有腦子的,不趕緊跪舔點糧食回來?再搞下去,別說撞鐘了,連唸經都沒力氣了啊。

皇后梁蘭璧下了車,頭戴惟帽,與僧眾們寒暄一番後,便入了西北側的一間佛堂。

佛堂內早就準備好了一切,上香完畢後,便是誦經祈福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