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坐而對談(2 / 2)

想到這裡,諸葛亮出聲道:“使君可能不知道,亮的性命,便是拜使君相救所賜,不然亮也不會如同現在一樣,坐在使君面前。”

袁熙一頭霧水,等諸葛亮解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當初去徐州救曹嵩,順手把諸葛亮也救了嗎?

說來世事真是奇妙,自己帶兵將張闓堵在城裡,起因只是為了救曹嵩這個本不該被救的人,用他來堵住曹操屠徐州的藉口而已,卻沒想到機緣巧合之下,救了諸葛亮一家的性命。

但那時候自己並不知道其中內情,於是就這樣和諸葛亮失之交臂,直到數年後的今日,兩人才得以相見,兩人卻都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袁熙忍不住臉上露出笑意,“當日我殺張闓,只是順帶救下了逃難百姓,但前日先生卻是主動挾持賈詡,反過來幫了我的大忙,可以說是世事難預料了。”

袁熙的話,讓諸葛亮陷入了思索,這種事情難預料,說明觀星術看不到?

那觀星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能預見未來?

袁熙卻沒有想到諸葛亮還在想觀星的事情,他心中慶幸,有了這層關係,自己在諸葛亮心目中,應該是好感頗高,這樣一來,將諸葛亮納入麾下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

他因笑道:“不過我如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以智計出名的先生,會用最簡單直接的手段,暴力破局,真是的大繁至簡啊。”

諸葛亮開口道:“說來慚愧,亮智謀不如賈文和,又只孤身一人,勢力無法和其相比,所以只能採用這最冒險,也是最笨的辦法。”

“而且當時我也不知道城外是使君,只不過覺得若是曹操勝了,那這個天下,必然會有很多人遭受極大的苦難,就像徐州百姓一樣。”

袁熙感嘆道:“即便如此,先生也是文武雙全,當世少有啊。”

諸葛亮心裡生出了疑惑,袁熙從見自己地一面的時候,就對自己顯露出了極大的熱情,彷彿對自己極為了解一樣,這怎麼看也是不太正常。

諸葛亮知道自己四友的名聲,其實也就實在荊州士族這個小圈子裡面有些影響,出了荊州,中原和江淮士族能人輩出,誰會在意這個?

但袁熙對自己的態度,卻尤甚於大名鼎鼎的賈詡,尤其是數次稱讚自己的智謀,自己之前做過些什麼事情嗎?

諸葛亮心中一動,難道對方在觀星之中,看到了自己將來能做的事情,才如此招攬自己嗎?

想到這裡,諸葛亮有些高興,又有些失望,高興的事將來的自己,可能會有一番作為,失望的是,對方欣賞的是未來自己可能做的事情,而不是現在自己的才能。

他心中嘆息一聲,向前微微傾著身子,直視袁熙的眼睛,出聲道:“亮向聽聽,使君對如今天下的看法。”

黃月營一聽,便知道正戲來了。

她雖然嫁給諸葛亮不久,但已經是頗為了解諸葛亮額脾氣性格,自己這個夫君確實很有才能,但對於某些事情,似乎有些極其強烈的執著。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能和諸葛亮相談甚歡,意氣相投,對事情看法相同的,將會受到諸葛亮的承認和賞識。

但如果行事做法不被諸葛亮接受的,如曹操張繡賈詡那種人,諸葛亮便會十分牴觸,像這樣的人,想要諸葛亮忠心投靠,是絕對不可能的。

袁熙也是醒覺到了,主公和部下是互相選擇的,但對於武將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問題,只要有人賞識,他們大部分就能為其賣命。

對於貪圖利益計程車族之人來說,這也不是問題,袁熙這邊有足夠好的平臺和好處,他們投靠袁熙,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投靠袁熙計程車族官員並不少。

但諸葛亮此人,是最難搞的那一類。

他需要有人欣賞自己,感受到知遇之恩,才能下定決定出山輔助。

其實郭嘉也是如此,其和袁熙想法並不是太過相投,當日要不是袁熙半強迫地讓其為自己所用,中間又潛移默化的改變了郭嘉不少,只怕其也會像離開袁紹一樣,離開袁熙。

郭嘉這種性格能力都很特別的人是最難搞的,其也不是那種注重功名利祿之人,袁紹他尚且看不起,何況旁人。

這樣的人,要的就是能否和主公心意相同,而眼前的諸葛亮,也是如此。

如今面對袁熙的,便是這麼一場考試。

諸葛亮明面想要問的,便是袁熙對於當今天下的想法,實際上是在問袁熙,到底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如果這個條路和諸葛亮想法背道而馳,只怕其也不會誠心投靠吧?

袁熙想了想,緩緩道:“如果我說是為為了儘早天下太平,為了黎民百姓,似乎是有些太過粉飾自己了。”

“其實我也只不過是個普通人,我想要做的,便是給後人儘可能鋪平道路,將前人有意無意留下的那些坑,儘量填平而已。”

諸葛亮目光一閃,“使君既如此說,是覺得漢制不好?”

袁熙斟酌了下,“漢制承自周禮,大方向上,倒是沒錯的。”

“但其中自漢立朝起,便埋下了不少隱患。”

(本章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