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恬不知恥(1 / 2)

第794章 恬不知恥

關於馬謖的這個推測,能合理解釋其為什麼捨棄山谷,選擇在山上紮營,因為不是他不想,而是做不到。

馬謖能成為一軍之將,被委以重任,要真的是不通常識的庸才,也只能說諸葛亮實在不適合當軍師。

史書很多記載,都顯得極為荒誕而不合理,馬謖便是其中一例,所以李世民才有了史家鮮有知兵之說。

諸葛亮的誤算,是魏國的出兵度比預料的快得多,尤其是張郃的表現出了他的謀算,張郃以常揮的行軍度,提前趕到戰場擊敗了馬謖。

這種情況下,馬謖以急行軍八百里的疲軍阻據張郃,其實換做蜀國其他大部分將領,也是很難贏這一仗的。

畢竟史載馬謖兵一萬,張郃兵五萬,雖然張郃軍可能沒有全到,但其騎兵是到了的,彼時馬謖還在安營紮寨,猝不及防之下被張郃突襲成功,失了街亭。

蜀國打敗仗的人很多,也沒見砍了誰,馬謖真正的死因,是他大敗之後,害怕之下畏罪潛逃。

這才是違背了軍紀,誰也救不了,導致諸葛亮不得不殺馬謖的真正原因。

最終結果是諸葛亮第一次伐魏事敗,逼得諸葛亮用了最為行險的空城計退走。

諸葛亮不是不冒險,他逼不得已的時候,比誰都會冒險。

袁熙也理解諸葛亮的這種心態,事後覆盤巢湖之戰,確實有許多不如人意處,除了諸葛亮初次用兵尚顯稚嫩外,也出了不少意外,比如太史慈沒有找到周瑜,從而導致未盡全功。

諸葛亮將其歸結於自己太過行險,也不無道理,但袁熙和6遜都是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只不過諸葛亮對自己要求太高了而已。

誰都不是生來就會打仗的,一個合格的統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填進去不知道多少條人命才能成為一代名將,更不用說諸葛亮現在是個二十不到的年輕人,而袁熙要做的就是儘量縮短這個過程,讓諸葛亮儘快成長起來。

現在死人,是為了將來少死人,畢竟這個亂世之中,任何一方想要戰決,一錘定音,還是太不現實了。

袁熙又安慰了諸葛亮兩句,說道:“我若是打袁譚,會不會對兗州形勢產生影響,曹操會不會趁機反攻冀州?”

“要是袁尚頂不住,那可就等於是回到起點了。”

諸葛亮思忖一下,回道:“我也無法確定,畢竟對面有自己的考量。”

“但換做是我是曹操,趁機再攻荊州,甚至和袁譚合兵攻打徐州,也都是選擇之一。”

袁熙猛然一驚,“我想到過前者,但是對於後者,卻還真是考慮不多。”

“若真的是這樣,三個月之後,我可能要同時面對曹操和袁譚的主力?”

諸葛亮點了點頭,“沒錯,所以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有些緊了。”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再拖下去,攻入司隸河東的高幹要先頂不住了,其後勁不足,有可能會被馬騰韓遂反攻。”

袁熙嘆道:“確實,他的兵士數目並不多,聯手的那幾個匈奴部落,也打不了硬仗,再打兩個月,匈奴兵計程車氣也就沒了。”

“可惜了,當初我用的離間計步驟繁雜,但是似乎效果並不太好,馬騰韓遂至今也沒有起內訌,看來還是多餘的環節太多。”

諸葛亮回道:“這件事從頭到尾我倒是瞭解過了。”

“主公的計策沒有問題,中間環節也沒有大的紕漏。”

“其內部肯定有了猜忌,之所以沒有內訌,還是在於有共同的外敵,只要他們不傻,斷不會在這時候決裂。”

“換言之,只有當他們沒有外部威脅,覺得大局已定,穩操勝券的時候,才會內鬥吧。”

袁熙點頭贊同,他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高幹若不出兵,則無法牽制馬騰韓遂,出了兵卻又讓讓兩人暫時團結,真的兩難啊。

他出聲道:“打袁譚變數實在太多,要不把黑山的子龍調來?”

諸葛亮說道:“現在調兵,容易暴露意圖。”

“還請主公安心等待,亮這幾日先和伯言好好謀劃思量一下。”

袁熙聽了笑道:“軍師心態比我還穩,這我就放心了。”

諸葛亮心道我這大部分都是裝出來的,其實我心裡也沒底啊。

但是作為軍師要是不給主公信心,主公會更加應對失措吧?

他起身道:“這幾日怕是江東使節就要到了,我想回去想想怎麼對付他們。”

袁熙忍不住笑了起來,“軍師儘管罵,最好能氣得他們吐血。”

諸葛那個心中奇怪,自己何嘗有這種本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