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交換條件(1 / 2)

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八百四十一章交換條件對於諸葛亮誰去主持琅琊對陣曹軍的提議,袁熙想了想,出聲道:“讓張遼去吧。”

諸葛亮聽了,有些驚訝,說道:“我知道文遠將軍戰功赫赫,作為大將是足夠合格的,但如今讓他主持一個地區的防務,尤其是面對曹操,是不是有些不穩?”

袁熙嘆道:“但他已經是最合適的了。”

“而且這次作戰不需要他打的多好,而是讓他打的足夠像,吃些小虧也無所謂,能騙過曹操就行。”

“我總不能派伯言去,他想法太多,很容易被曹操看出不對來。”

“而且文遠也不是不知進退的,不會讓兵士送死,至於獨當一面,我相信他遲早是有這個能力的。”

諸葛亮聽了,知道袁熙對張遼是有著莫名其妙的信心的,就像對自己一樣,裡面肯定有袁熙自己的道理,這裡面諸葛亮是能猜出一些的。

排除觀星的因素,接下來如果袁熙取得青州,其治下地盤將會有個飛膨脹的過程,到時候文官武將就不夠用了,袁熙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培養能都督一州一郡之地的人才。

諸葛亮隨和和袁熙商量了後續事情,出去安排諸事去了。

當即就有七八路情報線運作起來,探子們水路並進,以最快的度向戰區各方送去情報。

袁熙卻是輕鬆不起來,不同於後世的實時通訊方式,這個時代的資訊即使以理想的最快度傳遞,兩州之間還是有數天甚至十幾天的延遲,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戰情來說還是太慢了。

所以很多命令的出,都以預測到敵人的動向為前提,如果事情不像預測般展,整個戰局都會生極大的偏差。

所以身為主公,掌控戰局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自己親自上前線,二是尋找足堪大任的人才單獨領軍,就像袁熙對諸葛的期望一樣。

他看到匆匆忙忙動員起來的將士,知道數天之內,自己是沒有事情做了,之後便是等待曹軍和自己的部下在琅琊交戰的結果了。

接下來的日子,戰報不斷傳來,據探子回報,進入琅琊的曹軍在琅琊攻城時,遭遇了趕到的張遼太史慈兩軍夾擊,城內防守的臧洪昌烯等人也趁機抽衝了出來。

然而曹操軍也是早有準備,派遣了曹營十幾名大將,雙方共計投入了數萬兵力,以開陽城為中心,展開了極為慘烈攻防,最後雙方死傷過了上萬人,曹操軍被迫退入了平昌修整,同時在當地強行徵兵。

太史慈張遼等率兵士攻打平昌城,數天後城破,曹軍撤走,琅琊郡的危機就此解除。

太史慈帶領眾將一邊讓兵士百姓休養,一邊加固琅琊城防,同時信給袁熙報告情況,訊息送到袁熙手裡時,距袁熙派張遼兵協助琅琊時,已經過去了十幾天了。

而且探子找到袁熙時,袁熙早已經領兵潛伏到青州平原和冀州清河的交界處,正隱秘而緩慢的行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在等冀州可能生的變故,至於什麼時候生,便只能聽天由命了。

鄴城之中,袁尚拿著袁熙的密信,以及一同上了蠟封的錦囊,臉色極為糾結。

錦囊已經被拆開,裡面的內容他也已經看過,袁尚攥緊了錦囊,最後還是將其丟在了面前的火盆裡。

刺鼻的焦糊味升起,袁尚卻頗為享受這種味道,肚腹的疼痛日夜折磨著他,已經讓他的感覺幾乎麻木,滾燙的額頭時刻提醒著他,自己已經命不久矣。

他無奈地苦笑起來,眼下這錦囊裡面的計策,確實是最有可能讓自己報仇的辦法了。

想到這裡,他咬緊了牙關,本來爭家產留一線後路,袁譚你卻不顧血親之情下死手,那也別怪我不義了!

次日袁尚告訴謀士自己的打算後,在場謀士皆都震驚不語。

袁尚淡淡道:“我反正已經活不長了,諸位都有家中老小,沒有必要陪我送死。”

“我這麼做,起碼家產不會落在外人手裡。”

聽了袁尚的話,審配搖頭嘆息,田豐面有怒色,許攸臉色陰晴不定,荀諶神色木然,辛毗卻是鬆了口氣。

當天袁尚的信件,被信使帶出鄴城,一路往清河郡而行,數天之後,信使趕到了魏郡和清河交界的鉅鹿,將袁尚的信件呈到了袁譚手中。

彼時袁譚正藉口打通糧道,在清河一個城一個城地蠶食過去,同時想辦法不讓隨行的曹仁樂進佔據城池。

他頗為自得,因為冀州是個人口大州,光他如今佔據的清河便有十萬戶以上,近八十萬人。

要不是他怕和進入渤海的袁熙軍衝突,早就順便將渤海佔了,要知道,渤海郡比清河國人還多,將近有上百萬人!

他心中頗為不屑,心道袁熙也不過是個偽君子,嘴上說著和袁尚聯手,結果聽到對方遇刺的訊息,不也馬上對渤海郡下手搶奪了?

不過自己倒是不在乎了,佔據了鄴城所在的魏郡比什麼都強,到時候自己也不用再看曹操臉色了!

當然,袁譚知道曹操絕對沒有這麼容易讓自己得到鄴城,所以他才故意放慢度,先撈足便宜,再伺機而動,在曹操反應過來之前奪取鄴城!

然而讓袁譚鬱悶的是,曹操已經水淹了鄴城,雖然水位不高,只有一尺多,但很多攻城戰術不能用了,這讓袁譚頗為頭痛,自己怎麼打下鄴城?

現在座下,他的謀士武將濟濟一堂,這一路打來,本來很多觀望的世家大族,一聽說袁尚遇刺,馬上便投靠了袁譚,送來了不少想要出仕的家族子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