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思想歸一統

趙構在當中主位坐下,趙家兄弟和各人紛紛落座後,趙構開口說道“給位隨小王出京隨使,兵險兇危,不少班值兄弟為保護大家,丟了性命,都是小王無能,在這裡,小王謝罪。”說完,站起身,從趙家兄弟起,一揖盡致,趙家兄弟和其他眾人趕緊回禮,連稱不敢。

趙構就站在屋子中間,環顧四周,說道“今天召集大家,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問問大家,以後的路,怎麼走,大家暢所欲言,言之無罪,都不要藏著掖著。我們是一個整體,必須統一思想。”

“統一思想。王爺又說了一個新名詞。”眾人心裡琢磨著,這個所謂的“統一思想”到底指什麼?

趙構接著說道“統一思想,就是我們要統一認識,我們的目的、路線要明確,要有一個核心,所有人都要圍繞這個核心來做事,不能陽奉陰違,更不能背後使絆子,下黑手。有什麼問題,提前說出來,大家討論,拿出解決的方法,不能表面上不說,私底下亂說,影響我們這個集體的團結和穩定大局。”

一連串詞語說出,饒是掛著各種諮文學士頭銜的眾人,也是有點跟不上趙構的思維節奏,一時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蒙圈。

王府內知客韓公裔短咳一聲,先說道“王爺的意思,是不是我們的使命有了變化?”

眾人心中一動,是啊,這一行人當初就一個使命,出使金兵東路完顏宗望大營,完成求和欽命。現在王爺不談此事,卻要召集大家“統一思想”,是不是事情有了變化也未可知。趙構深知,雖然現在人們的忠君思想還根深蒂固,但遠遠沒有達到視死如歸的地步,尤其是士大夫,大是大非面前,不一定比得上凡夫俗子的氣骨。“思想”和“律法”,雙管齊下,才是王道。

趙構接著說道“本王深受皇恩,又深得官家哥哥器重,身為趙家宗室血脈,護佑大宋,是忠我人臣之本,為兄分憂,是盡我親情之責。凡我大宋臣民,皆是如此。對小王來講,既是國事,亦是家事。可反觀現狀,自今春金兵大軍南侵,我大宋多少封疆大臣、州縣小吏、河防鄉兵,皆望風而逃;金兵西路大軍在河陽略施羊鼓小計,我折彥直十二萬大軍一夜潰敗;試問諸位,是我大宋無可用之兵?還是無可用之將?亦或無山川大河之險?箇中原因,諸位可曾想過?”

“王爺,俺趙二是個粗人,可俺不是孬種。俺和哥哥今春跟隨李綱相公在開封城下,可是硬硬朗朗的和金狗幹過。前幾天,和王爺在黃土嶺一戰,最是痛快不過,金狗也是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捱了王爺的大棍子,照樣完蛋。要我說,咱就是心不齊,要是都像自家兄弟一樣,金狗才多少人,咱大宋多少人,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趙家老二趙子亮忍不住站起來說道。

“老二,稍安勿躁,這還有許多大人哩,不比你懂。”趙子明呵斥道。

“本來就是嗎……”趙老二還是怕大哥,退了回去。

趙構笑道“子明,你不要訓他,子亮將軍說得對,我們必須齊心協力,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才能形成戰鬥力。”

趙構在屋內緩緩走動,繼續說道“小王聽聞,我大宋子民曾言‘金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何其悲壯!小王深感痛心的是,我大宋子民何時淪為任金狗宰割的地步?哪裡有侵略,哪裡就有反抗,我大宋子民手裡,也有狼牙大棒,也有丈二長槍,腰間也有寶刀利刃,沒有兵器,還有石頭、棍棒,沒有石頭棍棒,還有拳頭、牙齒,一息尚存,死戰到底,何懼區區金狗蠻夷。”趙構說到這裡,握緊拳頭,狠狠揮動。

滿屋之人,趙子明握著椅子扶手的雙手,已是青筋爆出,趙家老二更是直搓一雙大手,就連王雲、耿延禧、高世則等人,也是激動,呼吸急促,面色潮紅。九大王果然極具煽情之力,縱情之功。

趙構繼續洗腦“王大人,”他轉向王雲,“你曾多次出使金營,對金營上下也算有一些瞭解,你說說看?”

王雲沒想到被趙構點了名,但畢竟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隨即站起來說道“不才承蒙官家錯愛,曾兩度出使金兵大營。女真崛起於白山黑水,乃一階蠻夷,最是貪心,索要無度。三鎮之地,更是扼守其南下的咽喉要地。金酋完顏宗翰,頗有戰略眼光,一再要求割去,皆因如此。只是養刁了胃口,恐怕不能滿足,還會不時南下侵擾。在下曾建言磁州、相州之地堅壁清野,不讓金兵得到一絲一縷。宗大人英名不虛,金兵在磁州無功而返,繞路南下。金兵狼子野心,滅遼之後,覬覦我大宋治世繁華,昌盛無比。在金營,就聽聞上下將佐眼饞我大宋富庶之地,許多人掠奪成性,互相攀比。但實實在在講,金兵紀律森嚴,服從決絕,有令而從,上下貫之,這一點,倒是比起我大宋軍兵強上許多。”王雲分析的倒是中規中矩,客觀實在。

趙構衝趙子明點點頭,說道“子明將軍也曾多次和金兵交戰,你來說說。”

趙子明站起身來,聲音洪亮“要說金狗,也是不含糊。對陣敢於拼命,且死戰不退。其實行上下連坐之法,主將喪命,親隨皆斬。救援不力,全軍受罰。封賞很厚,所以每戰皆有死士拼命衝鋒。今正月初八、初九兩日,金狗順汴河而攻,只在酸棗門下,金狗死傷近三千人。那真是踏著屍體往上衝,曾一度攻上城牆,李相公親自上城督戰,小可在旁隨護。危急之時,我一柄長刀,力劈金狗十三登牆死士,金狗兀自死戰不退,最後命喪城頭的就有一百多人,要不是老二上來,還玄乎哩。”

說道這裡,趙家老二興沖沖得插話道“可不是嗎,等我領著兄弟們上來,大哥渾身是血,殺得像一個血葫蘆似的。那一仗,幹得是痛快,可損失也大,大哥的一個百人小隊,最後只剩下十幾個人。”

趙子明難得一笑,道“老二,可我們也幹掉了金狗好幾員大將,其中就有三名大金謀克,讓金狗實實在在吃了大虧。”

王雲此時插話道“關於此戰,我在金營也有聽說,金兵一共陣亡了一員猛安,七員謀克,氣的完顏宗望差點掀了大帳,曾言自興兵事以來,從未有此恥辱。後來議和,更是把歲幣翻了一番,達到一千萬兩,銀五千萬兩,割讓三鎮、官家尊金帝為伯、上尊號‘大金崇天繼序昭德定功休仁惇信修文成武光聖皇帝’、送王爺為質子等等議和條件,縱是小人為使,也覺羞恥難忍。只是後來……”後來,王雲剎住了話頭,再以後的話,就涉及官家了,不能隨便說的。

趙構最知道箇中三味,也不追問,接著話頭說道“金兵厲害不假,可我大宋男兒也是熱血之身,金兵善騎射,野戰見長,我軍騎兵不足,訓練也跟不上,目前還不能和金兵總體抗衡,這是我們的短板。但並不表示我們對陣金兵騎兵,就一定不能取勝。黃土嶺一戰,照樣殺得金兵一敗塗地。所以,裝備是次要的,關鍵還是人,是士氣,是一股子勁兒,有了必勝的決心,才能打勝仗。我還是那句話,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談出來的。大宋泱泱億萬子民,沒有一人願意當亡國之奴,大宋縱橫萬里山河,沒有一寸多餘土地任人踐踏!”

話以至此,傻子也應該明白,趙構在向眾人攤牌,統一思想,就是你們統一到我的思想意識之下,這個思想認識,就是朝堂之上“戰與和”的問題,無疑,趙構雖身兼“告和使”名頭,行的卻是“戰爭使”的手段。

趙家兄弟齊齊起身,躬身行禮道“出使護衛班值,誓死效忠王爺。”軍隊效忠自己,趙構早有思想準備,提前和趙家兄弟打了招呼,他們乾的就是帶頭作用。

高世則、韓公裔同時起身,施禮道“小的誓死效忠王爺!”藍圭、康履、黎楶、楊公恕等內府中官也皆施禮道“誓死效忠王爺!”

這些都是康王府舊人,這些人知道,他們的命運,早已經和康王拴在一起,如有二心,世界雖大,可就沒有一點存身之地了。

王雲也起身,長揖一禮,卻是眼淚婆娑,哽咽道“小的幾次出使金營,都是求和、求和,受盡金兵屈辱也就罷了,回到朝中,還要受盡同仁極盡挖苦諷刺之言,無奈皇命難違,個人屈辱,也只有咬牙自忍。可誰知道其中五味雜陳,不能訴說之苦。我兄王霽,隨河北置制副使种師中戰死山西殺熊嶺,我王家也是和金兵也是血海深仇,我王雲也是大宋臣子,王爺,自今而後,王雲嘴裡,再不會有言和、求和,不吐一字,不一聲。王雲誓死效忠王爺!”

只剩下一個耿延禧,本來也是借其父耿南仲之名,朝堂之上,自己沒有絲毫根基和建樹,但憑其父,入太學。一干眾人眼裡,也是一個紈絝之輩,只是礙於其父薄面,不好計較。耿延禧也有自知之明,少說多做,倒也和眾人混得和氣。如今只剩下自己,看著趙家兄弟盯著自己,一雙眼睛能吞了自己,忙不迭起身施禮道“小的願效死忠!”

“好,好,好!”趙構連說三個好。趙構沒想到會一次搞定。在趙構的殘存記憶中,凡是這類大事,總會在朝堂之上吵吵好幾天,最後也是弄一些模稜兩可的詔書,一會兒戰,一會兒和。難道,有一點蝴蝶翅膀扇動的小作用?

趙構沒有細想這些,自己先做的,就是趁熱打鐵,讓他們儘快進入各自的角色,按照歷史固有程序,月底左右,金兵兩路大軍就要會師東京城下,自己應該在磁州組建大元帥府,一兩個月太久,只爭朝夕!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