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近衛親軍營

趙構進駐小龍灣軍營,就再沒有回過磁州。宗澤只好兩頭跑,也知道趙構恨不得把一天當成兩天用。在趙構示意下,宗澤專門成立了情報司,讓盧卓負責,調遣精兵強將,斥候的足跡踏遍兩河之地,重點滲透到東京開封城裡城外,蒐集所有資訊,整理好後,一併送往小龍灣軍營趙構大帳。

趙構則專心訓練自己的近衛營,加上後來66續續的選人,近衛營已經接近五百人,趙構果斷停止了擴招。“兵在於精”,趙構是想把近衛營打造成一支精兵勁旅,關鍵時刻頂得上去。又經過層層選拔,最後挑選出一百五十人,這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定下來的。金兵的猛安謀剋制度,千人設猛安,百人設謀克,斥候巡哨多在百騎。特殊時期或大戰之前,一般增加到三百巡哨,前出五十里。據此,趙構將自己的近衛親軍控制在一百五十人左右,自己有信心將他們訓練成以一當十的悍將,對上陣仗,全殲巡哨隊伍,擊潰大股金兵,還是有把握的。

趙構對高世則就說了兩句話“花錢是我的事,摟錢是你的事。”也不知高世則怎麼運作的,反正趙構讓吳福去支錢,高世則什麼也不問,什麼也不說,如數支付領取。

吳福自從上次見了一次弟弟吳喜之後,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的調侃嬉笑少了許多,做事更沉穩慎重。趙構曾對高世則和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你倆就是我的後勤部正副部長。”吳福不知道後勤部是什麼衙門,趙構把大把的錢在自己手裡流進流出而從不過問,但他心裡很清楚,這是一種什麼樣的信任。

這兩天他一直蹲在觀臺磁窯督辦事物,和磁窯掌記張秉正一起,已經在窯口蹲守了兩天了。前兩窯的瓷板樣品,都讓趙構砸碎了,說不合格。雖然趙構只給了兩個標準“輕、硬”,可是,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輕了,重量自然不足,硬度不能保障;重了,硬度合適,又嫌笨重。張秉正自成為張家第八代傳承人,自忖在燒瓷行業,絲毫不亞於官窯的大師,不知為什麼,一直讓那位王爺不滿意。這次要是還不行,只好讓王爺另請高明瞭。

昨晚讓自己的渾家大罵了一頓,說自己不識抬舉,豬油蒙了心,還說了一句狠話,就是傾家蕩產也要燒出讓王爺滿意的瓷板。為此,還把嫁妝拿了出來,讓自己不要吝嗇錢財。今天剛把這個想法和吳福說起,也讓吳福罵了個狗血噴頭,和老婆的話一般無二,鬱悶了。但也激起了張秉正的好勝之心,自己當初可是在吳福面前拍著胸脯子吹了大話“天底下就沒有我張秉正燒不出的東西!”

但這可不是一般物件,吳福說這是軍需品,可不敢有絲毫馬虎。於是便厚著臉皮回家請教了自己的老爹,老爹讓他去找自己的師叔,說師叔一脈,在瓷器硬度的燒製上,那是一絕。看著師叔財迷般摟著那對“雲紋虎枕”不撒手,張秉正心痛的直哆嗦,臉上還得笑眯眯的連稱“不成敬意”。不過,師叔還是把一張配方送給了自己,要不是這張方子,他心裡還真是沒有底,饒是如此,自己的心還是七上八下的,不踏實。

不知道什麼時候,師叔張寬來到自己身後,看看緊盯著窯爐的兩人,問道“怎麼樣,有沒有把握?”

張秉正扭頭看了看師叔,說道“不知道,您的方子好使嗎?”

“兔崽子,你爹在這都不敢和我這麼說話,什麼好使不好使?不好使,也是你的窯火不對。”

吳福趕緊勸架,“二位,二位,打住打住。咱們可都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交不了差事,誰也沒好。”

張秉正大冬天的,額頭已是見汗。一會兒功夫,火頭過來,衝張秉正行禮道“張頭,時辰到了。”

張秉正隨即接過火頭手裡的香,恭恭敬敬得上香完畢,衝火頭點點頭,火頭一聲長音高聲道“開———窯———嘍。”

小龍灣軍營箭靶場地,趙構看著手裡的瓷板,這是吳福剛剛送來的,一尺見方,略帶一點弧形,黑色的釉子散出一種亮澤,入手有點沉甸甸的感覺,但也不是很重,無論是外觀,還是重量,乃至整個弧線要求,感覺比前幾次要好。

他隨手遞給高進,吩咐道“開始試驗,我要親自射。”

遠處靶垛位置,一個稻草人模樣的靶垛矗立在場地上。套著一件怎麼看都像現代防彈衣的一件馬夾。高進把瓷板插入胸前的隔層中間,繫好綁帶,迅遠離。

一百步外,趙構看看手裡的雕弓,這把雕弓是宗澤專門送給自己的。這是宗澤在磁州上任之始,他的好友、北宋名將郭逵三子、軍器少監郭忠孝臨別相贈,曾言“此弓只配宗汝霖。”

在磁州,這把弓,宗澤一直掛在自己的大帳之中,兩石之力,不是誰都拉得開的。趙構來到磁州第二日,宗澤親自將寶弓送了過來,趙構一見便愛不釋手,大內軍器監所造上品雕弓,也就郭忠孝敢送宗澤這個人情。

張弓搭箭,趙構感覺和弓箭已經融為一體。兩石之力,自己拉起來不軟不硬,正好。略微調整一下角度,趙構後手一鬆,破空之聲驟響,鵰翎如流星一般疾馳而去。

鵰翎箭正中靶心,在眾人的喝彩聲中,趙構疾步向前,迫切想知道這次測試的結果。來到靶前,羽箭已經掉落在地,高進正往出抽瓷板。趙構上前接過來,看到黝黑的瓷板上,已經磕掉了一塊,但整體沒有像前幾次碎掉,趙構強忍住心頭的激動,向高進說道“換豬羊披甲再試,叢集射擊。”

靶場一陣忙碌,把護甲套在早就在一旁準備好的幾頭豬羊身上。而百步之外,由秦風一手訓練的近衛弩隊三十人一字排開,至少是一石力弓,個別好手都能開一石五的強弓。秦風一聲令下,弩隊整齊張弓搭箭,齊射而出。

靶場上,豬羊身上已是插滿羽箭。唯有護甲的地方,沒有一支羽箭射穿。高進將護甲瓷板抽出,只見瓷板磕掉的地方增多了,但整體還是沒有破裂,防護效果不錯。

趙構又要求在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再做實驗,驗證不同距離的防護效果。驗證結果,七十步左右,瓷板出現裂紋,但沒有破碎。過一百五十步,勢能衰減,防護效果很好。

最後,在七十步到一百五十步之間,秦風用神臂弓試射三箭,七十步瓷板破碎,但箭矢被彈開,不能深入。其餘距離形成有效防護,但瓷板需要更換。

對整體防護效果,趙構也是十分滿意。“陶瓷護甲”,這個脫胎於後世“陶瓷裝甲”的東西,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項明,如果成了笑話,這個王爺的臉面何在?

眾人都是歷經征戰之人,看到這一塊瓷板能有如此防禦功能,皆是驚喜交加。冷鍛山文甲精美,但成本也貴,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配置的。趙構所想,就是大幅度降低每一名士兵的裝備費用,那個年代都一樣,軍隊的開支,真正的花錢如流水。

接下來的日子,趙構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近衛親軍的訓練當中。這一百五十人,既是他最後的護衛屏障,也是他軍隊起家的底子,目前,誰手裡的槍桿子硬,誰就有說話權。距離開封淪陷的日子越來越近,趙構深感自己還無力改變這個歷史大局,但趙構還是想撬動一下歷史的槓桿,看看能不能改變南宋偏安一隅的歷史。

小吳喜越來越顯露出他非凡的能力,心思縝密,有頭腦,肯吃苦。雖然年齡最小,但每天的訓練,絲毫不落。訓練完,依然在趙構大帳侍奉左右,後來,趙構乾脆就在大帳裡給吳喜搭了一個板床,讓他睡在自己身邊,也能隨時調教。吳喜就像一個海綿一樣,拼命吸收著趙構所教的一切,連趙構都吃驚吳喜小小年紀怎麼會有如此的精力,但他的變化和進步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秦風對小吳喜更是喜愛,一身功夫傾囊相授,又把最好的一架手弩送給吳喜,小吳喜愛不釋手,可是高興了好幾天,孩子氣又回到身上,又常常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閒暇之餘,倒是很熱心的都在指導小吳喜,能和王爺同居一室,早晚服侍,這份情分和信任,小吳喜將來的成就,不可限量。眾人都是老江湖,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這些,都是提前在投資而已。

在趙構的“啟指引”下,秦風和磁州軍器監的老周,終於把“諸葛連弩”還原複製出來,在趙構點撥下,箭矢變短加重,箭頭三稜開血槽,細長流線形四翅木羽,二十步左右距離能洞穿當下所有冷鍛甲,有效射程可達三十步,而且整體尺寸較小,有釦環可以掛在後腰上,隨手可取,極為便利。趙構下令,所有和手弩相關的人和資料圖紙,全部進駐小龍灣軍營專門開闢的營區,和先期進駐的張秉正的磁窯,都劃歸軍營聯勤保障部,安保級別等同帥帳。

沒過多久,宗澤送來五十匹戰馬,這已經是宗澤拿出手的極限了。大宋朝本就缺馬,和大金開戰以來,北方的商道幾乎斷絕,戰馬就更加稀缺。要不是宗澤磁州城下打了幾次勝仗,繳獲了一些,這才湊足五十匹戰馬送來,加上黃土嶺戰役繳獲的金兵戰馬,趙構的近衛營,已經能滿足每人一騎,幾位將領,都是雙騎。趙構的“追風”和“疾風”(烏雲踏雪)黑駿雙騎,小吳喜一直親自照料著,吳家老二吳進孝很是喜歡這小子,經常指點小吳喜,一身馬經學問,倒是有點收徒的味道。而且吳進孝被趙構點名專門負責照料馬匹,手下也有二三十人,自是盡心盡力,小吳喜沒事了,倒是有不少時間和吳老二泡在馬廄裡。

“嗚……”軍營瞭望角樓傳來長長的號角聲,這是警訊。趙構起身走出了大帳,外邊,一騎斥候已是飛奔來,斥候手裡,象徵一級敵情的紅色三角小旗迎風飄揚。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