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近衛軍初戰

靖康元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四,磁州西南方約四五十里,一哨人馬遊蕩在空曠的田野上。

凌冽的寒風席捲著黃河兩岸的大地,前幾日的一場雪還沒有完全消融,戰馬踏在泥濘的大路上,雪水混合著泥漿濺起老高,飛落在道路兩側的灌木枯枝上,驚起小群的麻雀呼啦啦飛上半天空,又落在高處的樹枝上,歪著小腦袋,看著這一群驚擾了它們早餐的不之客,嘴裡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

大金右路軍猛安那野騎在他的“火龍駒”上,倒揹著的右手,握著一柄長柄斬馬刀。這和其他金兵將領慣用的狼牙棒或鑌鐵四稜棍不同,那野喜歡用手裡的長刀削掉宋朝軍民的腦袋,掛在“火龍駒”的鑾鈴帶上,一路滴著鮮血,透著血腥與殘暴。

撻攋讓他帶三千人巡查黃河北岸一線,順便建立一個穩固的橋頭堡。那野沒有完全聽從撻攋的命令,他從心裡有點看不起撻攋,覺得他只不過是憑藉皇室身份而已,空有一身蠻力,並沒有什麼真本事。額魯赤倒是一員驍勇之將,和自己關係不錯,沒想到會命喪大宋。

他長出一口氣,心裡想著怎麼把那員宋將的人頭砍下來,掛在“火龍駒”上。他留下大部在渡口,讓自己的副手,另一個猛安將領不臺統領。自己只帶領三百人沿著相州、磁州一線由南向北巡查,已經深入到磁州腹地,完全忘記了撻攋要求他不要接近磁州五十里之地的囑託。

“那野郎君,宋兵!”突兀而來的一聲驚呼,打斷了那野的神思,他張目遠眺,只見不遠處的田野上,出現了一隊人馬,嘩啦啦展開的大旗,大大的“宋”字清晰可見。

那野頓時覺得腎上腺素激,像嗅到了獵物的猛獸一樣興奮不已。他長刀擎起,他的掌旗官把大金的五色軍旗左右一搖,兩翼騎兵已經是護住兩翼,變成了一個鍥形攻擊隊形,嚴陣以待。那野雖好戰,但並不莽撞,越是大戰在即,反而越是冷靜,這也是他坐穩左右兩軍十大猛安之的原因。

對面的宋軍也在同一時間現了自己的馬隊,出乎意料的是,宋軍並沒有和以往碰到的宋軍一樣,慌慌張張地逃走,反而緩緩地逼近了過來,整個騎兵隊形也在瞬間轉換成攻擊隊形,就像一柄尖刀一樣,那面迎風飄揚的“宋”字大旗,就是這柄利刃的刀尖。

雙方都沒有退卻,更沒有猶豫,戰馬小跑加以後,雙方掌旗官幾乎是在同時,大旗壓上,白袍皮甲的金兵和黑衣黑甲的宋軍就像兩股激流一般,衝向對方,不同的是,金兵是雜亂的呼喝聲,而對面宋軍,在軍旗壓上的同時,齊聲高呼“近衛親軍,所向無敵。殺!”

那野的“火龍駒”緊跟在大旗後面,掌旗官斡蘇像一座小山一樣,騎在一匹格外高大的花色戰馬上,這要是讓吳家老二看見,那是拼了命也要奪過來的,此駿為十駿之一,名為“花斑豹”,以高大、威猛、疾著稱,也就是如此良駒,才能駝動斡蘇小山一樣的身材。斡蘇已經把旗杆放平,就是一個大殺器,旗頭的山字形鋼叉不知道挑落了多少宋軍,狀如小兒手臂粗細的旗杆,足有丈五,分量著實不輕。

霎時間,雙方的刀尖就撞在一起,先是雙方的掌旗官互相撞在一起,同時跌下馬來,那野只是飛快的瞥了一眼,眼前一道黑影衝著自己的胸口撞來,呼呼有風,那野憑藉多年的戰場經驗和第六感,沒有選擇硬拼,左腳一磕“火龍駒”,馬解人意,極向左一衝,已是讓了過去,眼角瞥處,一條烏黑四稜鑌鐵棍從自己左脅擦身而過,“咚”得一聲,身後一名親衛已經被擊得飛了起來,胸口塌陷,一口鮮血從口中噴射而出,在空中,已是斃命。

兩軍對穿而出,那野一口長刀,居然沒有砍下一個宋軍,最接近砍殺的一位宋軍,也是一柄長刀,對自己的長刀不招不架,手中長刀一翻,當做長槍,衝自己胸口直刺,招式老辣兇狠,那野有十足把握一刀劈上去,但也知道自己也會被一刀刺穿,戰馬衝起來的度加上宋軍手上之力,任誰也擋不住,這是同歸於盡的打法。那野還不想死,繼續一磕馬腹,“火龍駒”向左一縱,又讓了過去。“火龍駒”很是鬱悶,以往都是直衝向前,對方總是被衝的人仰馬翻,今天這是怎麼了,主人連續磕了自己兩次避讓,這可是以往從來沒有過的。

等自己迴轉馬頭,才現這一個回合,互相鑿穿對方的軍陣,可是地上躺著的,多數是白袍之人,卻沒有黑甲之兵。放眼望去,對方領軍軍將,手裡還提著一個人,輕輕放在地上,正是宋軍的掌旗官,不知是死是活,再看,卻是對方騎在馬上的宋軍,手裡和馬鞍上,剛在跌落馬下的宋軍,已經被後來的宋軍搶了過去,放在了地上。人數並不是太多,顯然,自己這邊是吃了虧。令那野吃驚的是,如此高對沖,對方還能從容不迫的抄起地上的宋軍屍體,但是這份騎術和膂力,絲毫不亞於大金皇室“射鵰手”,什麼時候大宋出現瞭如此勁旅,可見二皇子殿下的情報有誤,大宋最精銳的並不是陝西五路西軍,而是眼下的黑甲之兵。

那野回頭看了看,自己這邊大概還有二百來人,一個回合,自己已經損失已達三成,對方也不過十幾騎。那野心中一凜,知道遇上了勁敵,隨即長刀平舉,身後金兵隨即一字壓上,策馬緩緩逼上,想利用人數優勢,平推過去,這次那野率領的,都是斥候裡的精銳,對自己的手下,那野還是蠻有信心。棋逢對手,才是真正的戰鬥。

對面宋軍見自己變換隊形,為之將,一條大棍高舉,宋軍也是一字平推之勢,這讓那野心中起火,這以少擊多,分明是在小看自己。那野一聲呼哨,長刀一舉,已是拍馬衝了過去,身後金兵呼喝聲中,已是緊隨其上。

趙構回頭看看躺在地上的“憨子”,心疼不已。這是他親自在義勇中挑選的“掌旗使”,大名叫何山,性格憨厚老實,大家都笑稱他“憨子”,他倒是覺得這個稱呼也不錯,大家這樣就叫了開來。他本是山東鄆城人,身高足有七尺開外,典型的山東大漢,兩膀力大無窮,絲毫不亞於趙構。一身橫練功夫乃是家傳,年少時,因為糾紛,在家鄉一拳擊殺一頭牛,被人告上官府,家裡為此出了不少錢了結此事。其父便讓其加入廂軍,金兵南侵,所部在大名府被金兵擊潰,流落在河北一帶,糾集宋軍各部自成義軍,抗擊金兵。聽說九王殿下在磁州募兵,前來投靠,憑藉碩大的身材,一身功夫和渾身力氣,被趙構相中,招致麾下。在小龍灣軍營裡訓練成績一直很優秀,能吃苦,不愛說話。和高進倒是投緣,高進便把祖傳槍法結合他的大旗特點,教了何山三招。一有空,就在校場揮動他的大旗練臂力,以旗做槍,練習高進所教,就是一根筋的苦練。趙構閒暇之時,根據其一身武力,也稍有指點,沒想到“憨子”倒是一塊練武的料子,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在近衛營高手如雲的環境裡,倒是如魚得水,進步神,趙構便提拔他為“掌旗使”,這可是軍中之魂,一份莫大的榮幸。何山自此視趙構為一生所追隨之人,立誓誓死相隨。

和金兵的對沖,饒是有“趙氏瓷甲”護身,何山也在瞬間用功夫護住心脈,側身避讓,但對方掌旗官對沖的力量還是出乎魯漢的意料,能成為軍中旗手,怎麼可能是等閒之輩?金兵的旗手在空中已是殞命當場,何山的大旗旗頭是一個“骨朵”,足有嬰兒腦袋大小,鑌鐵鑄就,加上近丈五的旗杆,這份重量,足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只是對方的力量也是非同小可,雖然躲過致命之處,何山倒墜下馬,只覺得喉頭一熱,一口血噴了出來,已是受了不小的內傷,加上墜馬時磕了一下,一下便昏了過去。

趙構緊隨其後,見其落馬,心頭一緊。一棍逼走那野,順勢一個俯身,單膀一較力,利用馬衝之力,把何山抄在手裡放在馬鞍上,也就是“追風”神駿,馱著兩人,絲毫不減,透陣而出。

軍中大旗已被副旗使秦忠重新豎起,“宋”字大旗呼啦啦飄揚在曠野。趙構低聲下令,手中長棍向前平舉,大喝一聲“近衛親軍”身後雷鳴般轟響“所向無敵,殺!”黑色旋風再次向金兵席捲而去。

那野所率金兵,同樣呼喝聲響,直衝過來。黑白兩色瞬間攪合在一起,只是這次,那野耳邊聽到密集的“嗖嗖”聲,自己兩邊的親衛瞬間噼裡啪啦跌落下馬,臉上、咽喉處,均被一種小箭射穿,才現宋軍的長兵刃均有揹帶,被背在身後,人手一隻能單手操控的短弩,更為驚奇的是,這種短弩居然可以連續射,宋軍一手持弩,另一隻手不斷向後扳動上弦,射極快。雙方對沖,自己的兒郎兵刃還沒有舉起來,臉上就被射成刺蝟。再次透陣而出,倒下的,全是自己的兒郎。那野第一次感到死神的接近,內心深處,感覺到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氣。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沒有被射中,他不相信是自己的運氣好。回頭看看,手下只有不到五十人了,這一次,居然損失大半。

那野慢慢的讓自己平靜下來,對方如此行徑,無疑是要全部吃掉自己的人馬。那野心中早已收起輕視之心。自己五十來騎,早晚是對方碗裡之食,可自己連對方是誰也不知道,這仗,打得窩囊。

思忖之間,對方慢慢壓了上來,兩翼已經緩緩包抄。那野制止住副將的請求,自己這點人,不宜分兵。他回頭大聲說了句“防禦陣型”,金兵已是組成一個圓陣,所有人嚴陣以待。

那野輕輕一磕“火龍駒”,徑直向宋軍隊陣走去。

趙構早從身後趙安(耶律修)口中知道,金兵統領乃十猛安之的那野。此人跟隨完顏宗望平遼侵宋,立下赫赫戰功,頗受完顏宗望器重,有勇有謀,殘忍血腥。不知多少大宋軍民倒在此人刀下,今日一戰,趙構吩咐諸將,給他留下此人,他要親自手刃此賊,為大宋軍民報仇雪恨。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