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接應趙子亮

趙構指著沙盤說道“最近兩日,金兵四下裡斥候撒得很開,到處捕殺我們的偵察兵。我們有兩個人已經到了回營的日子,此二人帶有絕密訊息,萬不可落入金兵之手,我已經讓近衛軍全部出動,從四個方向接應,但這樣一來,兵力就分散了。現在要推斷這二人最有可能從那個方向突圍而出,派兵接應,我們一起來參詳參詳。”

岳飛已經疾步走到沙盤前,眼裡已經冒光,他只是看了一會,就已經對局勢一目瞭然,遂說道“現在金兵四下圍城,從兵力部署看,城北、城西,歸宗翰大營,城東、城南,歸宗望大營。宗翰兵精將廣,主攻西北高處,宗望被分兵所困擾,主攻地勢低平的東、南。如果金兵知道王爺屯兵相州,必定重點封堵北上之路,可以聲東擊西,在北邊佯攻吸引,從南路突圍而出,然後繞路向東過河回相州。”

劉浩看著沙盤,卻是思緒萬千,心裡想著的是趙構這個王爺,無論怎麼看,都和他所接觸的所有官員不同,說不上是一種什麼感覺,就是不一樣。

看趙構看向自己,劉浩捋了一下思路,說道“我有一些不同意見,岳飛方才所言,按常理是一條非常好的計策。可是,王爺方才也說了,給出的時間就在這一兩天。如果按剛才岳飛所說,要繞一個大圈子,而這個圈子裡外,都有金兵,兩天之內,恐怕回不來。王爺手下,必是精銳之士,也必定按時完成王爺所託之重任。那就極有可能冒死一搏,從北城殺出,只有兩個人,不會和金兵硬拼,定會相機脫困而出。開府城正北,黃河兩岸,有撻攋重兵把守渡口,不可能過河。轉向東北方向,黃河南岸,有一個小村子,叫李家村,有點偏僻,沒有渡口,可是當地人有辦法過河,卻不知有沒有金兵駐守。再往東,就遠了,一樣繞遠。”

往地圖上一指,卻現李家村的位置附近,已經插上了一面小紅旗,代表五百人的黃色木偶放了兩個。

趙構看了二人一眼,道“這真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思廣益,大有裨益啊!”

劉、嶽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心裡同時在想“王爺殿下又有高論了,諸葛亮大家都知道,三個臭皮匠是什麼英雄人物,怎麼從未聽說?”

趙構在二人來前,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成熟的計劃。他深知趙子亮為人看似魯莽,心思卻細,做事果敢狠辣,以他的個性,一定會從城北突圍而出,因為趙構給他的時間,只剩下兩天。他不會繞遠,因為不知道還會遇上什麼事,與其求穩繞遠,不如冒死一搏。所以,趙構6續詢問不少當地人眾,探知小李村這個位置,標註起來。這也是考校一下二人,岳飛做事沉穩有餘,果斷狠辣不足,這個劉浩看上去平平,眼光卻是老道,做事也是一位狠角色,趙構不由高看了一眼,看來,大宋還是有人才的,只是可惜生不逢時罷了。

趙構指著沙盤道“你二人各領兵五百,一人在小李村保護渡河之地,一人領兵前出接應趙子亮、梁景。”到現在,趙構才透露這兩人是趙子亮和梁景。這兩個人,劉浩和岳飛是打過交道的,彼此也還熟悉,尤其是趙子亮,到哪兒都能打成一片。

趙構對二人說道“此次任務,十分重要,不管生什麼,確保接應成功。為了預防萬一,你二人要做好連續兩天在外的準備。一但接應上人,馬上撤離,不可戀戰。命令可清楚?”

劉浩、岳飛二人大聲回答“我等定不辱命!”

趙構擺擺手,道“時間緊迫,你二人馬上準備,一個時辰後出。”劉浩、岳飛遂告辭回營準備。

趙子亮、梁景二人,自出了皇宮,便一起回到趙子亮的家中。

趙家身為皇親宗室,其祖因在抗擊大遼的戰鬥中有過大功,又因為身為皇室,被封為開平郡王,府邸在內城西北。只是後來不滿蔡京、童貫狼狽為奸,多有牢騷,被官家不喜,賦閒在家。趙氏兄弟畢竟出身宗室,其祖在軍中的人脈還是比較雄厚,否則,老大趙子明怎會做到殿前司左班指揮使的要職。

趙府後院花廳,趙子亮、梁景在趙子亮父親趙初的陪同下,拜見了趙老太爺。趙老太爺年近七旬,精神矍鑠,腰板挺直,看上去,比趙子亮的父親趙初還要精神。老太爺先是詢問了兄弟二人的近況,又仔細打聽康王的所作所為,問得甚是詳細,趙子亮便把自出京之後,黃土嶺大戰、磁州公祭、小龍灣軍營建設、全殲那野、南下相州佈局等一系列事情,事無鉅細,一五一十講得清清楚楚,趙子亮本是就是參與者,雖然一些內在關鍵細節自己不很清楚,但大體脈絡枝幹還是明白的。

趙老太爺聽罷,閉目思考了許久之後,緩緩說道“康王殿下,乃當下國之柱石,我趙家當全力支援康王殿下之舉,子亮回去告訴你大哥,你兄弟二人以後盡心盡力輔佐王爺,說不定,我趙家翻身的大好機會,就在康王殿下身上。”回頭又吩咐家主、趙子亮的父親趙初“動用內府關係,凡是康王殿下鈞旨所在,只要是我趙家子弟,當全力支援,不得絲毫違背。”

趙初雖是家主,可每逢大事,還是請老太爺把關定奪,可他還是小心翼翼詢問道“阿爹,現在動用內府關係,是否早了一點,現在京城局勢撲朔迷離,金兵攻勢日漸緊迫,觀望觀望,是否更加妥當,望阿爹明示?”

“哼,三十多年,我趙家聲勢日衰,固然有大局所困之勢,主要原因,就是你處事不夠果斷,前怕狼後怕虎,猶豫不決。倘若倒退三十年,不,哪怕就是二十年,殿前司豈是小小王宗濋之輩覬覦所得。你啊……”趙老太爺情急之下,也顧不得小輩和外人在場,痛斥趙初起來那是一點情面不講。

見老太爺怒,趙初和趙子亮趕緊稱罪。梁景是客,初次登門,本設座作陪,但梁景堅持自己是小輩,在旁侍立,現在是迴避不是,站著也不是,頗為尷尬。

看到梁景窘狀,老太爺哈哈大笑,道“讓梁小哥見笑了,子亮差事不錯。初兒不要怪爹爹,我是心有不甘啊。你也不易,說歸說,三十多年來,你忍辱負重,隨未進尺寸,但能讓我趙家不倒,也是大功一件,也就是你能做到,為父心中自有分寸,你且坐下。”

一席話,趙初已是熱淚盈眶,只是在父親跟前不敢失儀。趙子亮扶著父親坐下,自己和梁景在一旁侍立。

老太爺站起來,顯得興致很高,興沖沖地說道“當初只是考慮讓這兄弟倆出去避一避風頭,倒是沒有別的想法。現在不一樣了,我們要儘快行動起來,這是我們趙家唯一的希望。梁兄弟和老二一起出生入死,我也就沒有當你是外人,有些話,也不必迴避。康王殿下非同常人,說到武功神勇,東京城皇室圈子裡比比皆是,可是真正上過戰場,見血廝殺的,康王乃是第一人;更難得的是,康王的馭兵之強悍,政事之遠見,老夫縱是歷經三朝,久經沙場,也是深感欽佩。我趙氏宗室,需要這麼一位王爺,我大宋,更需要這麼一位王爺!”

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趙初一眼,吩咐道“初兒,一會兒傳令下去,按我剛才的吩咐辦理,任何人不得違令!”

“子亮,你和梁景過來。”老太爺對二人說道。

趙子亮和梁景走上前來,老太爺一手一個,拉住二人,語重心長地說道“你二人結伴而來,承蒙當今官家垂愛覲見,是份殊榮,亦是責任。你們是經歷過戰場的生死兄弟,我這把老骨頭,當年也是血海里滾出來的,知道這份情誼的珍貴。梁兄弟第一次來我趙家,又是子亮的兄弟,該送一份禮物才是,不知小兄弟善用什麼兵刃?”

不等梁景說話,趙子亮眉開眼笑地說道“爺爺,梁兄弟刀使得好!”

“哼,不用你說,我聽梁兄弟的?”老太爺瞪了趙子亮一眼。

“爺爺,我就是一打獵的,攀巖過澗的本事有一些,石頭扔得準一些,上山打獵時,倒是離不了一口刀開路,也就是力氣大些,不曾拜過師傅。”梁景倒是有一些不好意思,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只好實話實說。

“哈哈哈,一看就是個實誠孩子,我喜歡!”老太爺爽直的性子展露無遺。“初兒,去我的書房,把‘秋月’取來!”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