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單刀對花槍

梁景緩緩抽出“秋月”,腳步一錯,“起手勢”提刀而立。

他明白,龍騰年長,是不會先出手的,刀尖一點,算是見禮,隨即“秋月”如長虹貫日,直奔龍騰左肩,正是“十八斬”之一的“破長斬”。

“以短對長避其芒,中宮疾進帶兩旁。如是一力降十會,黏拖二字見真章”,正是“破長斬”之口訣。

梁景把“黏、拖”二字使得是淋漓盡致,隨心所欲。大宋軍卒本就是以槍為先,步軍士卒制式兵器一是“錐槍”,二是“手刀”,所以,“單刀對花槍”,乃是軍中士卒普遍掌握的練習科目,但今天,梁景和龍騰的刀槍爭霸,向大家展示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刀槍功夫。

“花槍”在“花”,可不是“花架子”。大槍抖起來,猶如梨花萬朵,狂風暴雨,是所謂“暴雨梨花槍”,師傳於楊家“梨花槍”。龍嘯天的師父,跟隨保州緣邊都巡檢使楊延昭(原名楊延朗,北宋名將楊業長子,後改名楊延昭)多年征戰西部邊陲,是楊延昭手下“八猛”之一,遂城一戰,一舉成名,被大遼稱之為“鐵遂城”。後來頗受楊延昭器重,視如親兄弟,遂把楊家“梨花槍”傾囊相授,半上司半師徒的關係,親近得很。

龍嘯天原是師父部將,如出一轍,師父和龍嘯天很是投緣,看得出龍嘯天是個人才,便把“梨花槍”傳給龍嘯天,龍嘯天天資聰慧,武學奇才,把楊家“梨花槍”揚光大。原楊家“梨花槍”只有十八路,後來龍嘯天結合自己多年實戰的心得,融進去更多實戰元素,成就了三十六路“暴雨梨花槍”。

龍騰這三十六路“暴雨梨花槍”施展開來,加上“蟠龍大槍”在戰場上浸潤多年的血腥殺氣,猶如上下翻飛的一條黑龍,槍隨人動,人附槍行,一條大槍,猶如長在身上,成了身體的一部分,人即槍身,槍是人體,人槍合一,槍法大成之境。

龍嘯天暗暗點頭,自從輸給老三,龍騰這一年來,練功不輟,那是下了死功夫的。

再看梁景,手中“秋月”的刀鋒貼著龍騰的大槍閃轉騰挪,只守不攻,門戶守得死死的,龍騰大槍看上去天地雷霆般的威力,猶如撞上一堵看不見的護牆,只在外圍打轉,卻攻不進一點。

龍騰攻得興起,長嘯一聲,大槍陡然突變招式,槍花一抖,五梅齊開。龍嘯天心裡驚歎不已,龍騰已經突破“鬼手三葉”的瓶頸,大槍抖出五朵槍花,已到“神手梅花”之境,距離老爺子的“聖手紫薇(七朵)”和“武痴”龍三最高境界“玉手香雪(九朵)”,只差兩步,心裡自是高興萬分,也為梁景有了一份擔憂。

龍騰大槍招式由繁變簡,梁景卻感覺到壓力倍增。“蟠龍大槍”一尺三寸的亮銀色槍尖,猶如一條五頭蛇,不時急伸縮著毒信,槍影如花,漸迷人眼,不知道哪條是虛,哪路為實。

梁景你變我變,刀風一轉,以快打亂,正是“破長式”的“避”字訣和“疾”字訣,避其中路,刀貼槍身,掃其兩肋,刀緊貼著往裡攻,以快破亂,以實擊虛,你再怎麼玩出槍花來,我就是一味著貼著你走,其他的,棄之不顧,不為所動。這樣一來,龍騰想透過以虛掩實來擾敵心神的目的就達不到了,場上局面瞬時反轉,梁景的“秋月”就像纏繞在一條黑色大龍身上的捆龍索,任憑這條黑龍怎麼翻騰,就是甩不開。

梁景的“疾”字訣施展到極致,那就只聽見“呯呯呯……”刀槍相交,如同急雨捶瓦,分不出個點來,看得眾人一會兒心潮澎湃,一會兒心驚膽寒。倆人兵刃逼出去的勁風,已經讓眾人連連後退,形成中間好大一個圈子,圈子中間,一龍一虎,激鬥正酣。

表面上不分伯仲,其實,龍騰已經心驚不已。自己手中的大槍好像越來越不聽使喚,感覺越來越沉重,揮舞起來,已是頗感吃力,那道貼在槍身上的“繞指柔”,就像纏在上面,會冷不丁的偷襲一下,讓人防不勝防。他使盡全力想甩開,但反而越纏越緊,自己空有一身力氣功夫,全然施展不出來。

龍嘯天心裡嘆口氣,已經知道龍騰必輸無疑。今天的場面,和當初自己和趙旭切磋,如同再現。只不過,趙旭當年的功力比梁景要深厚得多,自己也比龍騰勝出一大截,倆人之間的對決,依然趙旭佔優,無他,趙旭的內力深厚,是龍嘯天不具備的,他是深知這“拖”字訣的厲害。現在龍騰大槍看似不落下風,但自己可是能看出,龍騰已全力以赴,梁景還留有餘地。

果然,龍騰一招“倦鳥歸林”,大槍一紮一收,前虛後實,一個“龍盤步”,身子陡然下沉,回身一槍,槍疾如風,狠如毒龍。

“倦鳥歸林”不在“歸”,而在“倦”,鳥雖倦,但畢竟是鳥,歸心似箭,以林做掩,直奔鳥巢,擾亂視線,一擊必中。龍騰這一槍刺出,四下裡轟天一聲“好!”字不由得喊了出來。

梁景在等機會,或者就在等龍騰使出此招。趙旭雖教了梁景只有三天,但“趙氏十八斬”不是以招式繁多見長,反倒是以“破”盡天下功夫為初衷,不管是兵刃、拳腳,還是軍陣、武陣,盡在一“破”了之。

梁景使出的“破長式”,就是專破各種長兵刃,一般貫使長刃者,多是膂力過人之輩,驍勇魁梧,以力見長。“如是一力降十會,黏拖二字見真章”,遇上使用長兵刃的對手,“黏、拖”二字,最能以柔克剛。趙旭和龍嘯天並肩戰鬥多年,對“暴雨梨花槍”自然熟悉不過,曾以此槍法為範,詮釋“黏、拖”二字的真正含義,梁景深有體會。儘管平時龍嘯天也常用“趙氏十八斬”和自己的兒子及手下喂招,但龍嘯天使出的“十八斬”,無論如何是比不上趙旭這個本家的身手和功力,一進一出,加上樑景天賦異稟,悟道自比龍騰高出好幾層境界。

說時遲那時快,梁景身隨槍動,腰部力,堪堪讓過槍尖兒,“秋月”反弓刀背一彈一收,刀鋒順著大槍去勢,貼槍力,直奔龍騰的手腕而去,龍騰撤手讓把,陰陽互換,意欲收槍入懷,槍“隱”入“林”,後手反刺,正是“倦鳥歸林”一招三變之二變。

但梁景既已力,豈容你變,就在龍騰撤手瞬間,雙手陡然力外旋,“秋月”鋒芒大盛,匹練橫掃,借勢力,以力卸勢,龍騰的大槍在手中像一條瘋的狂龍,再也拿捏不住,隨著“秋月”旋力,“嗖”的一下子離手而出,飛出去十來步,“咚”的一聲,狠狠地紮在校場旁邊的木柱上,槍身“嗡……”顫動不已,可見勁力十足。

龍騰呆呆得站在原地,不可置信地看著自己還在顫抖麻的雙手,梁景的“拖”字決,巧妙運用了旋轉之力,正是趙旭的絕技之一“螺旋轉”,講究的是內力外放。

趙旭之祖乃是皇室一脈,自有道人交好(宋朝崇尚道教,宮中及各王府、公府,多請道人開設道場,宋之官職,多有提舉某某宮)。天台紫陽真人張伯端初創內丹南宗之時,曾得趙家鼎力相助,紫陽投桃報李,將自己《悟真篇》傾囊相授。《悟真篇》講究修身練己,講的是人本身就是一個小天地,精氣為藥,身體為鼎,執行為火,修煉內丹。先修性,續修命,性命雙修,內外合一。趙旭能在耄耋之年,依然威風不減,氣血兩旺,就是多年修煉《悟真篇》形成渾厚內力的原因。趙旭愛徒如斯,把《悟真篇》內功心法傳給梁景,雖然時日不多,但梁景一是天賦異稟,武學奇才,二是練功勤奮,不輟而行,內力已有小成。

龍騰大槍把捏不住,不是輸在招式上,而是輸在內力上,如果換作趙旭使出這一招,龍騰不僅槍要離手飛出,恐怕雙手得擰下一層皮,這還是收了勁兒,如果是戰場對敵,功力稍差的,兩隻胳膊會被勁力活生生擰成麻花拽下來,狠辣無比。

龍嘯天走到龍騰身邊,看看龍騰的雙手,點點頭,衝梁景揖禮道“多謝賢侄手下留情。”

他可是知道趙家“螺旋轉”功法的厲害之處,當初和趙旭交手,趙旭內力收斂,槍不再脫手,可自己的雙手,還是要緩好幾天,還得趙旭用藥酒給他外敷內服收功才行。

梁景從懷中掏出藥瓶,遞到龍嘯天手上,低聲說道“龍叔莫怪,這是藥酒,梁景唐突了。”

遂即向龍騰揖禮道“龍二哥承讓了,梁景無禮,還望龍二哥海涵。”

龍嘯天大笑道“輸就輸了,龍家子弟可不是小氣之人,你能有如此成就,龍叔高興還來不及,怎會怪罪。”

龍騰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漢子,笑道“我自認為雖不能贏,但未必會輸,梁景兄弟還是技高一籌,龍騰佩服。”這稱呼也從太尉變成了梁兄弟,自然是心裡接受了梁景。

龍嘯天單膀較力,“噗”的一聲,把“蟠龍大槍”從木樁子上拔出來,輕撫槍身,感嘆道“這條小黑龍,可是有些日子沒有真正上過戰場了,沒有了煞氣,輸的不冤!”龍騰的雙手還要調理一下,龍嘯天把大槍遞給蘇震方先收著。

忍住心中技癢,龍嘯天明白自己這邊可不能再說什麼了。對梁景笑道“賢侄,讓他們年輕人去開開眼,我一個老頭子,好多年沒有趙大哥的訊息,咱倆去你哪裡聊聊。龍騰,你帶小弟兄們再轉轉,我和你梁兄弟有話說。”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