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長安不夜天

京兆府知府唐重(字聖任),剛剛睡下,就被手下叫醒,幾天疲憊不堪的折騰,讓他無名火起,忍不住吼叫道“格老子的龜兒子,不讓老子睡板兒板兒嗎?”一嘴的川府口音。

“大人,確有緊急事情,通判孫大人已經在前堂等候,大人見諒。”外面說話聲音響起,卻是內府總管唐六,這是唐重在蜀中帶過來的老人,可見,的確是有大事。

唐重忍住心火,迅更衣,一把拉開屋門,邊走便問道“到底什麼事情,跟火上房似的。”

唐六跟在後面,低聲道“我也不知道,孫大人看上去很急的樣子,只是讓催您快點。”

唐重加快了腳步,不一會兒,就來到前堂,火燭映照下,一個身影在來回踱步,正是京兆府通判孫柘。

“子瑜,什麼事,這麼急?”唐重劈口問道。

孫柘看了一眼唐六,唐六很有眼力勁兒地施禮退下,孫柘一把拉住唐重的手,急切說道“大人,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殿下夤夜抵達我京兆府,錢公載讓人來府衙傳話,讓你我二人馬上去春明門城外大營見王爺,你說我能不急嗎?”

“不是說好後天才到嗎?怎麼今天突然來了?”

“我也不知道,別問這麼多了,見了王爺,不是都明白了嗎。”

唐重腦子一下子警醒了許多,自己早在十天以前,就接到大帥府軍令,大帥要在京兆府召開陝西六路帥臣大會,兩路帥臣已經先後到達,自己這幾天都是忙活這些事,雖然有些忙碌,但倒也處理得有條不紊,能坐在京兆府知府位子上的,豈是無能之輩?

唐重是川府眉山人,骨子裡就帶著川人謹慎的性格,他皺皺眉,不再言語,緊緊快走,出了府衙,上馬順著官街,奔東城門而去。

趙構大營紮在長安府東門春明門外,趙構在沒有摸清情況之前,是決不進城的,傳令錢蓋所部紮下大營,趙子亮的中軍設在大營之中,外圍是老十三的踏陣軍,內衛則是趙子亮的近衛營負責,至於帥帳,那是龍衛的地盤,沒有一級授權,擅闖者,死。

趙構迫切需要弄清楚情況,範致虛雖然擔任陝西宣撫使時間不長,但範致虛卻是一員老臣,進士出身,沐浴皇恩多年,按理說不該有什麼歪心思,但手下的人,就不好說了,還是從最壞處考慮吧。

錢蓋自土嶝寨一戰,就隨了自己的大軍,可沒有見範致虛的通訊兵來往傳遞訊息,這兩天更是看不見,就有些反常。這些話,和錢蓋描說了一下,錢蓋心裡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是範致虛派人劫走了太子,要不,還有什麼人最明白自己的底細?行動如此天衣無縫?這也就很好解釋,為什麼範致虛作為大軍統帥,卻絲毫沒有一點訊息傳來?

哼,一定是那個和尚搗的鬼。錢蓋心裡瞬間就想到宗印和尚,這個和尚,自己還是真小看了。錢蓋急忙把這個情況和趙構彙報清楚,順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特別是提到,宗印和尚手底下,有一支神秘力量,都是由僧人和行童(打雜的小和尚)組成,自稱“尊勝軍”和“淨勝軍”,頗有一些力量。宗印也是仗著這兩支力量,才得以範致虛的重用,有時候,宗印的淨勝軍,比老道張孝慶的承轉司,訊息來得快,更準確,好幾次壓過了張孝慶的碼頭,這一僧一道,倒是頗有一些水火不濟的態勢。

這些情況,錢蓋已經和趙構說得很詳細了,弄不好,還真就是這個宗印回去,出了什麼餿主意,讓範致虛腦袋一熱,昏了頭,也未可知。

邊陲鳳烈,夜涼如水。唐重緊緊身上的披風,胯下戰馬卻不敢慢下來一步,藉著親隨手中火把的亮光,唐重和孫柘一行十幾個人,已經隱隱約約看見趙構的大營。

親隨被擋在轅門之外,自有人接待。一名隊將已經接到通知,核對了唐重和孫柘的身份魚袋之後,帶著他倆,一路向趙構的中軍大帳而去。

趙構的大帳,很大,裡面其實是分成三個部分,後面是休息的地方,中間是會客大廳,旁邊拉著大幕的隔斷裡面,是作戰指揮室,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值班。旁邊一座大帳,是參謀處,接收作戰指令後,迅制定計劃,下各軍。

在大帳門口,再次核實身份資訊後,值守的龍衛做出了請進的手勢,唐重和孫柘互相看了一眼,邁步走進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的帥帳。

整個大帳中間的桌案後面,一個人正低頭看著桌案上的一份軍報,聽見動靜,抬起頭來,唐重覺得,眼前的大帥、康王殿下,實在是太年輕了,但就是這麼一個年輕人站在那裡,就像一座山一樣,淵渟嶽峙,不怒而威,身上迸出的那種蕭殺之氣,即使在這有著幾百年皇城歷史的長安城下,也遮掩不住。

唐重和孫拓急忙趨前揖禮參拜,道“臣判制京兆府州軍事唐重、通判孫柘,參見大帥!”唐重官至吏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出任京兆府知府,是高職低任,所以為“判”,而不是“權”。

趙構繞過桌案,來到二人身前,笑著說道“二位不必多禮,倒是小王來得倉促,叨擾了貴府上下休息,二位父母官見諒才是。”

和聲細語,如沐春風,唐重頓時覺得身上一輕,壓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唐重和孫柘可不是棒槌,王爺和你是客氣,你可前往弄清楚自己為什麼大半夜跑出來是做什麼的,可不是來聽王爺說客氣話的。

唐重陪著笑道“大帥夤夜相召,必有要事,我等不敢懈怠。請大帥示下?”

趙構一擺手,請二人落座,一個年輕計程車兵就像從黑夜裡冒出來似的,端著茶杯放在二人几上,又悄然退下,趙構這才說道“聖任先生,你在京兆府任上,官民兩旺,口碑不俗,可見,先生乃是大才。京兆府乃西陲要衝之地,又是古都之郡。小王想聽聽,如果驟起兵事,長安城能否固若金湯?”

這如此一問,問得唐重心裡咯噔一下,腦子裡急轉了三萬六千八百個彎兒,琢磨出點味道,試探性地問道“不知大帥所謂兵事,從何而來?因何而起?外,還是內?”

“若是西軍內亂呢?”

“那不可能?哦,我說的是不可能成功?”唐重的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嗯?說來聽聽。”趙構追問道。

“大帥,西北各地,雖然民風彪悍,尚武之風濃郁,但也有非常深的鄉土觀念,西軍各部,大部分都是陝西六路人氏,鄉黨甚重,往往家族之間根深蒂固。要造反,除非六親不認,永不回鄉。”

趙構點點頭,這個民情,他倒是知道,佐證而已。便繼續追問“陝西宣撫使範致虛此人,陝西官場、民間上下怎麼看?”

那頭涉及到直屬上司,這頭卻是王爺,問得又是如此突兀而敏感的話題,傻子也聽出不對味來,唐重和孫柘對看了一眼,心裡暗道“果然有大事,只不過沒想到是涉及司帥。”

唐重小心翼翼回答道“範大人上任伊始,自是勤於王事,也廣納賢才,對待士子和庶民,也是極好的。不過,也有官場上老人的通病,愛慕個虛名,難免會有一些蠅營狗苟之輩,鑽其所好,政務上,也就略有一些瑕疵,但範大人抵抗金兵的決心,還是堅定不移的,我等均可作證。”

孫柘這個時候,不能再沉默下去,也是揖禮道“唐大人所言極是,範大人是不錯,但下面的人投其所好,也有矇蔽不清的時候,修葺潼關至龍門的關城,就是一例,已經成了陝西官場的笑話,範大人竟然渾然不覺,可見,豈是用人不當,根本就是障目之舉。”

這說的是範致虛剛剛擔任陝西宣撫使,總領六路帥臣,意氣風,想著有一番大作為,手下和尚軍師宗印獻計,仿效先秦,修一道自潼關到龍門的長城,抵禦金兵南侵。完全就是紙上談兵,既沒有實地考察,也沒有詳細論證,草率地下令修建。下面的人也是應個景,修起來的城牆,可比肩高,倒成了鄉下無賴小兒的樂園,成了陝西官場的一大笑話,而範致虛渾然不覺,可見,範致虛,起碼沒有自知之明。

趙構點點頭,這兩個人,評判還算中肯、公正,也就看出這倆人的為人如何。起碼,第一印象,趙構感覺不錯。

唐重畢竟腦子活泛,順著思路,斟酌說道“大帥,下官近些日子,也多有關注戰事,大帥麾下劉浩軍團,在太原府一線,重創金賊宗翰所部,雁門關重新被奪回,等於給我們吃了一粒定心丸。訊息傳來,秦晉之地,民間官場,皆是一片歡騰,唐某雖是一介文人,但亦有肝膽,聞聽大帥官軍收復太原、雁門,我和子瑜對酒當歌,長醉而歸。子瑜,還記得嗎,長安不夜,坊間煙火,徹夜不熄;更有甚者,瓦肆之地,市井小販,那一夜,竟然分文不取,任由消遣。可也怪了,越是如此,人們反而加倍賞錢,小販居然比平時獲利三倍。王爺,您可不知道,那天晚上,整個長安,就是歡樂的一個夜晚。您想想,這個時候,會有人想去造反嗎?造誰的反?”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