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殺雞用牛刀

趙構接到濟州島的情報,察覺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十三姐的通達商行,也有著蒐集情報的功能,所以趙構才下這麼大力氣去招募退役士兵參與護衛隊的組建。軍隊系統,趙構用起來,還是放心的。

趙構召集樞密院參謀部主管人員、國防部王淵、梁景的安情局、海軍司令韓世忠,召開了代號為“風雲一號行動”的軍事絕密會議,目標,直指高麗濟州島,藉口,現成的。

宋國通達商行濟州島分行,這幾天每天遭遇土匪襲擊,損傷慘重,通達商行海外濟州島分行主事陳家秀被土匪所傷,傷情嚴重,商行損失慘重。現在商行護衛領言小七已經飛鴿傳書通達總行,請求火支援,情報顯示,有當地駐軍參與此事,勢力不容小覷,僅僅憑藉商行現有的護衛,只能堅持五到七天,十萬火急。

當參謀部的參謀人員還在為是否關係到兩國關係和戰爭是否會擴大化而爭論不休的時候,趙構怒火萬丈,拍案而起,硬邦邦丟下一句話“我早就說過,犯我宋國者,雖遠必誅。參謀部是不是和平飯吃多了,骨頭酥了?你們拿不出方案,梁景,你的安情局負責策劃此事。”

“梁景定不辱使命,安情局會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掃這些跳樑小醜於無形。”梁景依舊是不溫不火的語氣,但話裡那種萬丈豪情,王霸之氣,盡顯無餘。

參謀部現在是汪若海抓總,劉浩主持日常工作,這是趙構第一次毫不客氣地點名批評,而且話頭很重。軍隊最大的職能機構,關鍵時刻還在爭論,完全沒有領會趙構的戰略意圖。汪若海和劉浩,在以前的軍事行動中,可完全不是這個樣子,這才一年多的時間,就變圓滑了嗎?還是另有隱情?但不管是哪種情況,趙構絕對不容許對自己的戰略思想領會不透,思想不換,就換人!

汪若海和劉浩互相看了一眼,汪若海朗聲回答道“請陛下放心,參謀部的計劃,明天一大早就會放在您的案頭。”

趙構點點頭,這兩個人的能力不是問題,問題是有點瞻前顧後,顧慮太多,因為牽扯到各方利益。現在,各個部院各司局裡,已經有避戰免戰的思想意識在蔓延,好在內閣李總丞在壓制著,也和趙構彙報過,趙構冷笑一聲,回答道“中山府和雁門關的血,還沒有涼透,他們的心就冷了?”

梁景的安情局早就把資料摸得清清楚楚,趙構指示監察署理院、御史督查院約談了幾名部級高官,這才遏制住這股風氣。但趙構順便也約談了監察署理院院長謝克佳,這是唯一在大楚偽逆事件中,明確掛印封官之人,既有文人的骨氣,也有六部工作的經驗,同時對趙構的上位,第一個寫聯名推舉的留守百官之人,趙構對此印象很深。

御史都察院院長馬伸,是有名的“馬大炮”,性子直爽,曾在朝會上大罵張邦昌之偽政權不得人心。但任何朝代,當這個傀儡皇帝,向來是一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事。張邦昌雖然是“偽帝”,但畢竟也是帝,可就是這,也不敢治馬伸的罪,只能讓他罵個痛快。

宣傳部部長現在是趙子崧,(字伯山),是燕懿王趙德昭的五世孫,與康王算是皇室遠親,知陳州知府。在趙構尚未登基前,聯名勤王,被趙構一紙大帥府的軍令摁在陳州,對穩定當時的局勢,起到了風向標的作用,尤其是在外戚宗室這個圈子,趙子崧是第一個振臂一呼支援趙構上位的,趙子崧和鄆王趙楷一外一內,奠定了趙構皇帝寶座的牢固基石。

鑑於此,趙構把趙子崧直接調入宋國中樞部門,擔任非常重要的宣傳部部長一職,主管宋國的喉舌。而且,在趙構的耳提面命下,宋國的第一份官方喉舌——《宋報》,正式出爐。

趙構指示趙子崧,要充分利用宋報的官方身份這個有利武器,最大程度地統一宋國軍民的思想。為此,趙構親自撰筆,以“宋一民”的筆名,寫了一篇題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的評論,引宋國官場甚至民間的大討論,加上陳東、趙鼎、鄧肅等筆桿子,紛紛投稿引領主流,宋國上上下下,已經被這種憂患意識和戰備意識所充斥,現在這個時候,誰要是妄談天下和平,一定會遭到炮轟。

但趙構是需要不同的聲音出現的,他指示趙子崧,只要不是反動言論、賣國之聲,來自官場和民間的聲音,儘管刊登。真理,是需要歷經磨礪,才能折射光芒。

理順好關係,統一了思想,行動才會有保障。前線和後方,必須高度統一才行。想當初,一代偉人曾就出兵半島的問題展開大討論,就是要統一軍民思想,打出了半個世紀的安寧,趙構深知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這次出兵濟州島,趙構將親自帶隊,他要徹底一次性解決濟州島的問題,就要處理好和高麗乃至日本的關係,處理好了,這個釘子,就會穩穩當當地楔進去,這塊跳板,必須確保穩妥。

現在,宋國已經按照趙構的第一個強國計劃,在力奮進。李綱的政務內閣空前的團結,有爭議、有抗議、有異議,但不會掣肘節外生枝,這一點,是趙構特意叮囑的,工作上有意見,可以敞開提,但一旦形成決議,就要不折不扣地執行,執行力這三個字,是趙構對李綱的政務內閣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趙構此行的目的,還有幾件重要的使命。一是檢查霹靂乙型(海軍型)艦炮的實驗情況,二是檢驗韓世忠的海軍6戰隊的實戰化程序,最重要的是檢驗韓世忠的海軍建設,能不能實現跨海域登6戰和遠洋航行,韓世忠的蓋倫飛剪船和宋國巡洋艦,就要經受實戰的檢驗。

韓世忠的旗艦,叫做“山東號”,是一艘排水量達到五千料的巡洋艦,摺合現代就是排水量在兩千五百噸,這在古代,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所不同的是,這艘鉅艦是鋼木結構,主要部位,包有鋼板,上下共有五層,底層是壓艙,主要儲存貨物,上一層是生活艙,再上面兩層是火力倉,兩側各安裝二十四門十二磅艦炮,最上面一層,是指揮艙作戰中心。

趙構將第一批海軍學院的學生,都派給了韓世忠,也才能僅僅滿足一個小型艦隊軍官的需求,好多炮手,都是從6軍抽調的,就連海軍6戰隊,雖然掛著海軍兩個字,但卻是地地道道的6軍轉行過來的,只不過當初篩選的時候,增加了一個一千五百米距離的海泳科目。

早在第一次佈局的時候,趙構就讓韓世忠著力打造海軍。兩次大型的戰鬥,基本上沒有動用韓世忠的白虎軍團,而是讓他把全部精力都用來打造海軍,至於投進去的錢,可就海了去了,光是復興元年一年軍費裡,海軍一家佔了四成還多,弄得別的部隊意見很大。但也沒有用,趙構一言九鼎,百年海軍,可不光是錢的問題,最關鍵的是人,所以,開辦軍隊大量專科學校,也是燒錢的專案。

三年磨一劍,復興二年八月初一,宋國海軍第一艦隊二十五艘戰艦,在旗艦山東號巡洋艦的帶領下,開出渤海灣軍港,轉向東南,直撲濟州島。

濟州島赭石村崔家大院,現在,已經是一座堡壘。

濟州島最大的三股勢力,以海運為主的崔家崔百實,以鹽業為主的李家李幕,和高麗王朝王家後裔濟州郡郡判王頜。實際上,王頜才是這幾個人背後的後臺。

陳家秀的通達商行,所帶來的商品,對本地的商業衝擊,無疑是巨大的。王頜也曾派人前來商談,無奈他並不是一種商業合作的模式來和陳家秀協商,而是完全用一種壟斷吞併的地頭蛇模式來“談判”,雙方根本不在一個思路上去互補,本來應該形成雙方合作共贏的局面,無奈王皓高估了自己,低估了陳家秀,更低估了陳家秀背後的通達商行的大老闆,是宋國皇帝的十三姐。

商場如戰場,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那就戰場上去搶。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腳,卻踢到了鐵板上。

晚上的伏擊,非但沒有抓住通達的掌櫃的,反而賠進去一個帶兵偏將王松。王松雖然只是一個偏將,但卻是王頜的三子,本想撈一個功勞,將來戰利分紅時,王家能多拿幾成,沒想到,一個銅錢還沒有看到,倒把自己饒了進去。

言小七控制住王松的時候,所有高麗兵都被這血淋淋的場面嚇得戰戰兢兢,等到十幾個人用朝鮮語大喝坐地抱頭,馬上將手中的兵器嘩啦啦扔了一地,坐在地上抱著頭,眼巴前,血漬呼啦斷肢殘臂,猶如修羅地獄一般。這些人,充其量就是地方部隊,加上少許的郡守直屬的正規軍,今天接到的命令是剿匪,不成想,倒讓“海匪”繳了械。

雙方一交手,高下立判,言小七威逼利誘之下,王松乖乖地挪開路障放人,陳家秀一行才得以回到崔家大院,人倒是沒有損失,只是損失了金一昊贈送的七八匹馬。

王松回去,不免是添油加醋一番,王頜也是濟州島二號人物,遂一紙公文遞到郡守李密手裡,李密身後的李傢俬信早已在他的案頭放著,這樣一來,有民間投訴,有官方指正,陳家秀的通達商行便被冠以“資通海匪,禍患鄉里”的罪名,遭到濟州島郡守府派兵鎮壓。只不過,李密沒有想到,他手下所謂的郡守府兵,在商行護衛的眼裡,實在是不值一提。幾番攻守下來,連大門也沒有攻進去,反倒是損失了不少人馬,剩下的,便光吆喝,不敢往上衝。言小七可是經歷過中山府保衛戰的,面對這樣一些菜鳥一樣的高麗大棒子,自然綽綽有餘。

無奈之下,李密下令濟州島唯一的一支地方駐軍,高麗費邊司濟州郡偏室軍,協助“剿匪”。

正規軍出動,言小七的壓力陡增。但面對高麗軍隊的進攻,言小七的防禦手段層出不窮,倒是讓雙方打出了火氣。偏室軍統領李思,一怒之下,準備打造攻城器材,誓要拿下這處小小的、讓他損兵折將的崔家大宅院。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