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星樓聽書

耶律大石心裡十分清楚,趙構請自己前來,絕對不會只是為了聽一段評書這麼簡單,自己也沒有把心思放在一張嘴慷慨激昂的表演上,儘管很是吸引人。

耶律大石決定單刀直入,他多少知道一些趙構想行事作風,雷厲風行,大刀闊斧,果斷決絕,頗有戰略性眼光,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不能彎彎繞。

耶律大石微微俯身過來,笑道“陛下今天相邀,不知有什麼高論,說來讓大石開開眼界?”

趙構側過身來,也笑道“尊敬的菊兒汗,咱們在這裡樂呵呵地聽說書,可是有人卻磨刀霍霍,您怎麼看去歲金國入侵可敦城事件?”

正題來了。耶律大石笑道“金賊跳樑小醜,不足為慮,耶律餘睹還沒有踏進可敦城外圍,就已經鎩羽而歸。我西遼現在兵強馬壯,區區金賊番夷,我還沒有放在眼裡。”

雖然耶律大石的話有些不實之詞,但耶律大石建國之後,動了擴張戰爭,也想贏得生存的空間和時間,但結果卻不太滿意,雖然東、西喀喇漢王朝、高昌回鶻、表面上維持一團和氣,但對於耶律大石的西遼,還是懷有很大的戒心。

趙構笑了,身子靠在椅子上,不緊不慢地說道“大石菊兒汗,明人不說暗話,西遼現在的版圖西擴,可是不妙,你只不過是收編了東喀喇漢王朝的一支一萬多人的契丹邊兵,加上你原先大遼國西部招討司可敦城的九州十八部落的一萬多精兵,現在,你手上,最多也不過三萬控弦之士。這次前來,你的一萬多人留在高昌回鶻,另外一萬多人,留守葉密立城,你唯一的依仗,就是大漠。你先到了西夏,大石菊兒汗,實話實說,你覺得你西遼的大軍如果對上西夏的大軍,勝負幾何?”

耶律大石略一沉思,說道“人數相當的情況,或許五五之數。”

趙構笑道“真要上了戰場,西夏可用之兵,當在三十萬,其中鐵鷂精騎在三萬到五萬之眾,客觀公正地講,一萬鐵鷂精騎,可抵你兩萬大軍。”

耶律大石臉色雖然不好,但趙構的分析,還是給他留了面子,耶律大石現在,也就三萬精騎,附屬國或附屬部落,只能說是拿起武器的牧民,還不能叫做軍隊,真正能戰鬥的,也就這三萬人。

西夏十二軍司所屬,就有三十多萬人,加上直屬的城衛軍、禁衛軍、鐵鷂軍團等,整個西夏的武裝力量在五十萬左右,略微少於宋國。

這個情況,耶律大石是知道的。

“金國東西兩院,各有精兵十五萬,上京會寧府還有金國牙賬完顏部落本族親軍十萬,其他族軍十萬,州郡兵和屬國兵合計也有十萬之數,全國近六十萬大軍。而去歲西征金兵耶律餘睹所部,也不過一萬之眾,大石菊兒汗,這,您也沒有放在眼裡?”

“陛下對各國的軍情如此瞭解,大石有此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請講。”

“以宋國軍力和金國對比,如何?”

趙構笑道“單純的軍力對比沒有意義,戰場上的對抗是多維立體的,不單單是人數上的對比,涉及到情報、後勤、天時、地理、裝備、醫療救護、傷殘撫卹等等諸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軍人要懂得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人都說金兵不過萬,過萬無人敵。磁水河一戰,金國第一將完顏婁室的精銳黃猛軍四萬大軍折戟沉沙,全軍覆沒,我只出動了兩個戰區五萬大軍,真正參加戰鬥,不過一萬多人,假如是你西遼對上,你怎麼打這一仗?”

耶律大石嘆口氣,說道“我曾與西夏皇帝陛下有過長談,曾詢問過對宋國軍隊和陛下的看法,西夏皇帝有這樣一句話,西夏永遠不會和宋國為敵,只能做朋友。我還認為他是自謙之說,後來也聽說了陛下在西夏的壯舉,對於西夏軍隊,我還是敬佩的,就是這樣一支讓我敬佩的軍隊,卻不敢和您為敵,只能做朋友,我耶律大石又怎會不知好歹,據說,他的精銳部隊,都是請您的您的教官?”

趙構點點頭,說道“不錯,作為兩國、兩軍的交流當中的一部分,我在這裡留了一部分人培訓西夏軍隊。”

“難怪我看著西夏軍隊,怎麼也有一些宋國軍隊的影子。不知道您對我西遼的軍隊是否感興趣呢?”

耶律大石終於放下身段,開始示好。這就是“勢”,有眼光的君主都知道借勢,耶律大石如何不知。

東西喀喇漢和高昌回鶻,和西夏素有來往,也曾和西夏有過領土爭端,打打殺殺也不稀罕,當然知道西夏的軍事實力,這幾年根本不敢和西夏乍刺,倒是和西遼不時的掰掰手腕,但西夏這兩年,儼然為宋國馬是瞻。宋國沒有十足十的軍事實力,只靠經濟拉攏,那就是幼稚。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上的,大棒子掄起來硬,才有話語權。

趙構笑道“這次會晤,我倒是有這個一點想法,想和菊兒汗先溝通一下,徵求一下意見。”話,說得客氣,但不容置疑。

耶律大石回道“願聞其詳。”

“我計劃建立一個六國的軍事聯盟,在這個軍事聯盟框架內,採用統一訓練,統一裝備,統一指揮,但軍隊還是各自的軍隊。我們聯盟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地區區域性的軍事集團,有事了,一起上;沒事了,一起練。這支部隊,一是要為各國的軍隊正規化、專業化、科學化建設打基礎,二來要為這一地區的和平穩定保駕護航,不知菊兒汗有什麼想法和建議沒有?”

耶律大石略一思索,就想到了其中的好處,最大的既得利益就是自己的西遼完全解除了和周邊國家的敵對狀態,尤其是西夏,如果聯盟成立,這根紮在自己後背的芒刺就會被拔掉消失,說到底,他就是想展經濟,可前提是必須有一個穩定和平的展空間才行。

“我完全同意和支援陛下的設想,西遼第一個加入,這個毫無疑問,您說怎麼做吧。”

耶律大石雖然比趙構大二十歲,但在趙構面前,可一點也不敢小看這位宋國的皇帝,從靖康元年到復興四年,短短五年時間,宋國全國賦稅收入翻了兩番還多,軍隊近百萬大軍(他的訊息其實是宋國的障眼法而已),不但痛擊了金兵的第二次入侵,還把版圖向外擴張到了金國的雲中府和燕京府管轄地區,儼然有提兵北上的意思。

這次來延安府,一進入宋國境內,別的不說,單是這寬闊的官道,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來來往往的人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不時有巡邏的軍人列隊來往巡邏,細問之下,才知道那是宋國民兵,叫做預備役,但耶律大石怎麼看,也是訓練有素的正軍模樣,如果連最基層的鄉兵就是這樣,難以想象宋國的正軍該是什麼樣子?精銳部隊呢?

他在第二天就找到了答案,那是西道戰區老十三的踏陣軍,西道戰區席貢手下的第一王牌重灌集團軍。

踏陣軍奉命進駐安塞基地,一來為這次大會提供安保,二來也有意彰顯一下大宋國威軍威,讓他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強軍。

當老十三率領踏陣軍轟隆隆開過延安府的時候,讓耶律大石震驚的並不是踏陣軍威武的軍陣、具裝的鐵騎、嚴明的軍紀,而是道路兩邊歡呼雀躍的民眾,他看得出,這些民眾全是自組成的歡迎人群,甚至包括頑童和女人,一個個洋溢位的歡笑,是真心的笑,每一位帶隊的連排長在自己的方隊經過的時候,都會向道路兩旁的民眾敬禮,他有點明白,為什麼宋國的軍隊叫做“宋國人民軍”。

他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想到安塞軍事基地參觀一下。

看到耶律大石這個態度,趙構心裡很是欣慰。耶律大石號稱大石林牙,(遼國對翰林稱為林牙),是一個文武兼修的一代梟雄,自然懂進退,知明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能融入其中,給西遼帶來的好處,耶律大石比誰都清楚。

“大石菊兒汗,您能有這個態度,構深感欣慰,也對宋國和西遼的遠景非常看好,我有一份章程,您先過目,如果有什麼意見,回頭提出來,咱們友好兄弟之間,都好說。”

說完,遞過一份精美的書札,耶律大石恭恭敬敬接過來,略微翻看了一下,將書札遞給手下,說道“陛下的提議,肯定高屋建瓴,我回去慢慢拜讀。大石還有一個請求,希望觀閱一下安塞軍事基地,不知是否方便?”

趙構笑道“本來計劃之中,就有此意。既然菊兒汗有此意願,甚好,索性就在明日,邀請各國腦共同參觀一下安塞基地,正好有一些軍事表演,為大家助興。”

耶律大石心中高興,趙構單獨約自己先行交換意見,也就把西遼放在這次會議的主要成員國的地位,很給自己面子,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大遼倖存勢力偏安一隅而小看西遼,反而給足了足夠的尊重,這讓耶律大石非常感動,也堅定了結盟的決心。

主要的事情都談妥了,一張嘴的評書也說到了緊要處,趙構笑道“大石菊兒汗,這一張嘴的評書,可是延安府一絕,咱們好好聽一段。”

耶律大石笑道“今天的這一段,肯定更加精彩,大石洗耳恭聽。”

倆人會心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