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東京龍虎榜

順福宮、延福宮兩宮修內司司正朱遠山正在鳳樓小酌,陪同的,是修內司副司岑小五。

岑小五和蘇小七,本是趙佶延福宮舊人,是唯一陪伴在趙佶身邊遠赴北番的貼身保鏢,一身功夫沒有人知道真正的深淺,也沒有人見過他們出手。做人做事非常低調,以至於有不少人並不知道有這麼兩個人,即使知道,也僅僅知道是趙佶的心腹太監而已。

但朱遠山自己知道,他只能在這倆人手下撐個三五招而已。而朱遠山卻排在“東京龍虎榜”十大高手的第六位。蘇小七隨同趙佶南下,岑小五被留下協助朱遠山,說是協助,趙佶還是有點不放心朱遠山,畢竟朱遠山是趙桓的人,其手段遠非常人能比。

趙佶愛屋及烏,對趙構是一萬個放心和喜歡,同時知道自己的老大是個不省心的主兒,雖說知道趙構足以應對,但作為太上皇,還是為這個國家考慮得多一些,宋國不能再有內訌,否則如此大好的局面就會葬送,這是趙佶不希望看到的。至於趙桓的結局,唉,聽天由命吧。

留下小五牽制和監視,不得不說,這是趙佶為趙構做出的最後的努力。

小五心思縝密,果敢決絕,出手狠辣,有著絲毫不弱於朱遠山的手段,有他在,不怕朱遠山動歪心思。不過,如果朱遠山完全站在趙構的這邊,一場大富貴還是有的。上次在邢秉懿皇后的事情上,朱遠山得到了趙構的賞識,升任兩府司正,是僅次於吳福的二把手。對於像朱遠山這樣的人來講,權利才是心中追求的唯一,錢和女人,一個不需要,一個用不上。

不過,岑小五雖然是副使,但朱遠山可不敢託大,他知道自己的斤兩,也深深忌憚趙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手腕,一點也不敢有絲毫的忤逆,對吳福是言聽計從。吳福是如何崛起的,自己如何上位的,朱遠山心裡明鏡似的。

至於岑小五的身手,朱遠山想也不敢想,能成為趙佶的“帶御器械”貼身侍衛兩大高手之一,朱遠山自忖望塵莫及。

朱遠山現在擔憂的是,手裡攥著的這本小冊子——“東京龍虎榜”,他要鬧清楚,這個“龍虎榜”上的人,到底有沒有出現在順福詞社府名單上。

據說,這個“東京龍虎榜”不是出自官府,而是出自於樊樓的說書先生“吳鐵口”。吳鐵口在江湖上俗稱“鐵口直斷”,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十有八九會應驗成真,比算命的“程瞎子”說得還準。

有一次,一個樊樓的撲跤熟客在結束了表演之後,趁著酒性,從東京的相撲高手說到江湖武道,自詡一身功夫可躋身前十,被吳鐵口笑為井底之蛙,不知天外之天。

吳鐵口直言,你連英雄樓的顧家二小娘子也打不過,更不要說顧家大娘子、鳳凰軍團掌旗使顧傾國。至於顧家雙雄,現在一個在青龍軍團鐵軍服役,一個在內衛部隊服役,都是軍中翹楚。據說,顧家二小娘子也是不俗,現在是英雄樓樓主,江湖上提起顧傾城顧二小娘子,都是暗挑大拇指的主兒,就這,顧家二小娘子直稱自己的功夫,也難進撲跤前十,天下英雄皆出草莽,多是隱姓埋名者,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瞧瞧,人家顧小娘子都知道自謙,你居然大言不慚。一席話,說得熟客臉紅脖子粗,無他,就在於他前去挑戰英雄樓,卻三次完敗於顧小娘子的徒弟手下,成了他的小辮兒,時不時有人當成笑料抻一抻,倒是成了樊樓一景。

吳鐵口也是乘興而言,言道今天說一說這天下武林,“天下武林,莫出東京。”東京城藏龍臥虎,龍虎榜上,一道一僧一王,統領天下三十六堡七十二寨,是天下武學一道的風向標。

這龍榜,排的是天下功夫。

一道,乃是東京皇宮大內“朝陽宮”的翠玄子,沒有人見過翠玄子的功夫到底有多高,翠玄子方外高人,與世無爭,講究的是天人合一的養生之道和自我修行,與世無爭。但翠玄子是趙構特聘的帝師,也是趙構為自己的孩子們找的另外一位武道師父,就連趙構也執弟子之禮,閒暇時刻多有討教。不僅僅是趙構,梁景、龍躍、王家兄弟等人,都以弟子之禮參拜的。而這幾個人,都在龍榜之上赫赫有名。由此可見,翠玄子穩坐第一把交椅,任誰也不敢質疑。

一僧,就是大內“悟心堂”主持圓真禪師。圓真以前是大相國寺主持,被趙構請到大內擔任兩位皇子武師,和翠玄子一樣,都是帝師級別的人物。趙構很樂意和圓真參禪悟法,圓真生性詼諧,能將佛家修行用最通俗的語言說出來,至於功夫,圓真說這卻是小道,不值一提。圓真擔任大相國寺主持的時候,曾有一次獨自面對前來“切磋交流”的一位功夫大成者,曾言自己在南方六路無敵手,卻倒在圓真佛門“獅子吼”內功之下,圓真不動一手一腳,就將此人擊敗,可見功力之深。後查此人,乃是方臘手下第一大將石寶。

一王就是開平郡王趙旭,這是趙家宗室裡唯一一位以武見長的王爺,統領西軍精銳,自己的功夫在武林中也是獨樹一幟,其趙家“螺旋勁”內功獨樹一幟,連趙構都大加讚賞。更讓天下之人欽佩的是,趙老太爺並不是一個眼界狹小之人,將自己的“螺旋勁”內功心法6續傳於梁景、趙構、趙大海等軍中將領,使得軍中很多人受益匪淺,功夫精進,戰場上更能殺敵立功,為宋國撐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鐵壁銅牆。就憑這一點,武林中人無不佩服。更有組建“五常盟”,守土抗金,懲惡揚善,後被梁景納入安情總局情報系統,算是為國做出了重大貢獻。至於本身武功,這樣說吧,雖然年齡偏大,但還是沒有誰膽敢前來挑釁。圓真和尚曾有言傳入江湖,開平郡王的一口刀,要說是宋國第二,或許沒有人敢說第一。其兩子一徒,趙家兄弟和梁景,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的戰神,尤其是梁景,本身就是龍榜高手,一刀鎮中山已經被廣為傳唱,都成了各個瓦肆名樓說書的保留曲目,不說一段是斷然不會讓下場的。

第四是安情總局特別行動司副司使龍躍,綽號“武痴”。一生為武而生,為武而死,更為國立武。前面三個都是神一般的人物,一般不會再踏足武林紛爭,但龍躍卻是安情總局的一柄利劍,面對一些地下勢力或敵對勢力,需要這柄利劍出鞘之時,必是雷霆萬鈞之力。龍躍不僅槍法出眾,天生神力,更具武學天賦,一學就會,一會就通,一通百通。無論是兵器拳腳,暗器長兵,無不信手拈來,又被圓真收為閉門弟子,將一身所學傾囊相授。龍躍之名,不僅響徹宋國武林,在西夏、回鶻、西遼等地,隨著通達商行的貿易拓展,裡面的武裝護衛隊已經將安情總局“武痴龍躍”的赫赫威名傳遍了天下。秦風路緝拿“西北五虎”一案,龍躍率人從永興軍路追到秦風路,再追到西夏,一直追到高昌,橫掃五虎幾十年來賴以成名的十八座老巢,就連高昌回鶻的大汗畢勤哥,也頒了一面“金枝勳章”給龍躍,上面是高昌回鶻的國旗圖案,是高昌回鶻最高階別的勳章。

第五是趙構的第一護衛龍一,一個神秘的飛龍衛領,據說連警衛局局長高進也不是龍一的對手,但沒有印證。只有軍中傳出其三招敗金國無憂老人,而金國無憂老人號稱金國武道第一,更為龍一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第六就是安情總局局長梁景。關於梁景,更多的是其一刀鎮中山,但這已經是五六年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梁景更加內斂,秋月寶刀很少出鞘一戰。不過,馬家鋪一戰,足以說明梁景的功夫高深莫測。梁景五招之內,將“天魁閣”頭號殺手陳八斤四肢削斷,最後梟,出手之狠,刀法之精,功力之深,足見其功夫已經爐火純青。而陳八斤的“天魁閣”,曾是黃河兩岸赫赫有名的殺手組織,縱橫黑白兩道多年未曾遭遇對手,卻被梁景一戰連根拔掉。

第七就是東京兩府內修司司正朱遠山。朱遠山打小淨身入宮,跟著內府陳總管,是陳總管的義子,據說陳總管的一身功夫都傳授給了朱遠山。陳總管歷經三朝,是延福宮的老人,也是唯一一位替趙佶父子三代鎮守大內的赫赫功臣,就連趙桓也要尊一聲“老人家”的。雖然已經駕鶴西遊,但其門下子弟眾多,都以朱遠山馬是瞻,朱遠山奉旨署理兩宮差事,直接上司就是皇后邢秉懿,要說趙構沒有一點心思,朱遠山可當不上這修內司的主事。

第八位是開平郡王府的總管趙三爺。趙王府“福祿壽”三星高照,說得是開平郡王府趙福、趙祿、趙壽三位外府、內府、掌總三位總管,其中掌總趙福不怎麼出面,和各個衙門公差打交道的是外府總管趙祿,而內府總管趙壽則是開平郡王府和外界各路英雄打交道的好手,王府趙三爺的大名可不僅僅是在東京城,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曾經的橫行陝西五路六郡的“羅剎三雄”裡,趙壽的一雙“枯榮掌”,功夫最硬。

第九位是安情總局“大小閻王”王家兄弟。這兄弟倆雖然年齡不大,但經歷卻沒有人敢小覷。中山府是跟著梁景殺出來的,在大帥府也是久經沙場,戰功赫赫。關鍵是這兄弟倆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兩個人一起上,對付一個人是這樣,對付十人、百人也是這樣,兄弟倆配合默契,下手狠辣,年紀輕輕,卻在安情局闖出了偌大威名,成名功夫是“陰陽雙刀陣”,脫胎於韓家雙刀刀法。在金國前線的時候,和韓彥樸成為莫逆之交,韓家的大青小青陰陽雙刀,盡數傳給了王家兄弟,使得這兄弟倆的如虎添翼,加上趙構的親自點撥和實戰經驗,自然日趨精進。

犯案之人如果被王家兄弟盯上,下場只有兩個,要麼被抓,要麼自殺。

第十位很是出乎意料的給了開封府總捕雷震。雷震在清道夫計劃中,表現優異,深得梁景推崇。雷震最為出色的地方,就是他的計劃和佈局,天生是捕頭的命,命中就帶著捕頭的強大天賦。論功夫,很可能不是最強的,但要是抓人設局佈網,無人能出其右。梁景的安情總局好幾次和開封府聯手辦案,對雷震的謀略佈局的能力深有感觸,也格外敬佩。鑑於彌補雷震的不足,梁景讓龍躍帶著王家兄弟在開封府駐訓了半年,硬生生把開封府捕頭的戰力提升了不止一個級別,當然,雷震的功夫也是日進三重。處於對雷震這個晚輩的提攜,趙家三爺還親自將自己的“枯榮掌”絕學傾囊相授,算是師徒,也是一種保護,這一下,雷震的功夫堪堪躋身十大龍榜末席。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