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佈局雙井鎮

雙井鎮地處龍王廟鄉西南,距離三四十里,和龍王廟並稱衛河雙星。

雙井鎮所產大鴨梨、管筆蔥、草編、井南炊餅(宋代炊餅就是蒸餅,凡是麵食都叫餅。火烤的叫燒餅;連湯帶水的,叫湯餅,現在習慣叫面片湯;蒸熟的叫蒸餅,只是避諱宋仁宗趙禎名諱,改為炊餅,饅頭饃饃是也)等特色土產久負盛名,在龍王廟大集上也是赫赫有名,但現在卻鮮有出現。

漸漸的,在雙井鎮井南村,一些商販不約而同組成一個民間商社——井南商社,在這裡開闢了井南大集,儼然有和龍王廟分庭抗禮之意。只是規模還小,規劃還不到位,加上又是民間自的,遠遠沒有成為氣候,但這些人“不蒸炊餅爭口氣”,井南商社和井南大集已經漸漸名聲在外。

既然是市場,就有買賣,而且這裡全部是雙井鎮周邊村裡的特產,尤其是大鴨梨,得益於衛河之水,兩岸種植著大片的梨樹,成為遠近聞名的梨樹之鄉。

張邦傑是井南商社的社長,也是井南村最大的種梨大戶,兄弟三人包下了衛河以東約百畝的梨樹,手下也僱傭這十幾號人。本來在龍王廟集市上也包了一個攤位,但今年的攤位費一下子長了近乎三成,恰好今年春天倒春寒受了災,減產了一半,果的品相也是不好,按理說減產了,物以稀為貴,價錢應該上去,整體下來不一定虧。

可是榷場司出臺了一個“調節稅”,硬是把價格定的高的過於離譜,美其名曰保護商家利益。當張邦傑撐了三天後,撐不住了,瓜果是時令物品,多放一天,品相就差一分,就掉一分價格,而且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來自己攤鋪問詢的人越來越少,到後來幾乎無人問津。張邦傑私下裡偷偷詢問果蔬同行,現並不是自己一家,凡是時令水果攤鋪,都是如此。

趙邦傑既然做到了在龍王廟集市租賃商鋪的地位,人自然是很精明的。嗅到了這一絲不尋常的味道,便急忙召集同行商議對策,如果再有幾天不下貨,今年的收成就得全部爛掉。但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買主,以前都是外地客商提前到這裡預定,鴨梨一上市,馬上就有人收購,今年非同尋常啊。

不等他們商議出對策,商榷司的人找上來,說要代為收購,還說朱司使這幾天也是為大家的事情前後奔走,尋找買家,但是今年行情非常低迷,這些天好不容易找到東京一家大客商,願意收購,但是價錢壓得太低,比平時要降價六成,這就是賠本的買賣了。

但張邦傑等人也是無奈,賠是肯定了,只不過是賠多賠少的問題。能賣出去,總比砸在手裡強。於是,庫存的大鴨梨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這位東京大客商。但趙邦傑等同行,還是感謝商榷司朱司使,要不是朱司使跑前跑後聯絡,他們很有可能賠的是血本無歸。

但朱司使卻委婉謝絕了他們送上去的禮物,還說為商戶解決問題,也是他們商榷司的本分職責,只有大家財,他們才能財,共同富裕,也符合當今官家所提倡的展理念。

大家自然對朱司使的高風亮節表示欽佩,紛紛表示自己的謝意,朱司使只是笑道說“以後大家多支援商榷司的工作就是最大的謝意。”眾人都把這聽作是一種客氣。

但事實證明,這不是客氣,而是很不客氣。轉過頭來,這次年的承包費直接上調五成,而且列舉出上調的十三條原因,諸如加強安保巡查、防火防盜措施完善、市場改建等等。而且優先找到他們這一行,因為有言在先,雖然費用上調,但要是經營得當,還是有利可圖。他們都咬牙按照新的價格交了承包費。

但一紙“統購統銷”讓他們徹底寒心,美其名曰合起夥來制定規則,實際上就是商榷司一家說了算。“低買高賣”成了剝削的主要手段,不僅僅是他們這快進快出的一行,其他行業也是如此,或者說,商榷司成了最大的轉手貿易行,也就意味著最大的利潤被商榷司盤剝而去。

這也就是許多商戶不得不離開龍王廟大集市的原因,現在的龍王廟集市,入住商戶減少了三成,今年臘月大集,本來是最賺錢的一個月,可現在看看,龍王廟大集曾經的摩肩接踵的場面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事後張邦傑得知,這只是針對他們的陰謀之一,好多商戶都遭遇到這種情況,被商榷司下了套。去年根本不是沒有銷路,而是東京、大名、京畿路、兩浙路等地的客商,都被商榷司攔截,沒有商榷司的公文,是不能交易的。去年秋天下來的鴨梨,因為主產地遭遇天災,東京各個乾果店水果價格翻了兩番,一方面朱文用幾乎爛品的價格收購上來,轉手用高價賣給各個批商販,從中謀取暴利。

趙邦傑等人一怒之下,脫離龍王廟大集,和周邊種植梨樹的幾個村的村民自行成立一個商社,在雙井鎮井南村東,開闢了一個交易市場,專門交易附近種植的鴨梨,今年已經初見成效,他們計劃要擴大市場,沒想到卻出事了。

出事的是他的三弟張孝傑,在內黃、南樂交界的一道山溝裡,一個放羊老漢現了屍體,報了官。但出事的地方地處內黃、南樂交界,按照地域是南樂管轄,但卻距離內黃清風鎮最近,張孝傑本來就是去清風鎮洽談事宜的。

據初步勘察,好像是馬匹受驚滾落懸崖,但張邦傑卻不信。張孝傑是退役軍人,退役前曾在玄武軍團服役,在趙一德第一軍第二師成寶峰的警衛營。土嶝寨一戰,成寶峰的第二師硬撼完顏宗翰的摺合親軍,死傷慘重,張孝傑在此戰役中斷了一條左臂,負傷後光榮退役。回來後幫助大哥料理果園,因為是退役軍人,和各方打交道方便一些,一直負責對外聯絡一事,是井南商社的舵把子之一,沒想到會意外而亡。

張邦傑之所以不信,是因為張孝傑的騎術精湛,能做到師屬警衛營,每個人的軍事素養都是過硬的,騎術更是基本功之一,不要說大白天,就是夜晚急行軍,也是常有的事情。斷不會一道小小的山溝,就能讓張孝傑墜馬落崖,張邦傑是不信的。

但引張孝傑直接死亡的原因,的確是墜馬後跌落山澗,腦袋多處撞擊山石造成的顱內出血而亡。但據南樂縣巡捕司仵作勘驗報告,屍體被現,已經過去了兩三天了,張孝傑的屍體被一棵枯樹攔住,沒有跌倒溝底,而跌倒溝底的馬匹,則被野狼啃食了大半個馬身,即使有些線索,也被破壞了,只好上報縣衙,等候處理。

但死去的是退役軍人,還榮立過二等功、三等功多次,南樂縣知縣不敢草率,彙報給大名府。大名府知府敬輝不敢怠慢,上報給大名府退役軍人事務局備案,一方面責令南樂縣徹查此事,現在還在偵破中。

張邦傑曾一度懷疑是商榷司下的黑手,但沒有直接證據。老二張志傑的老泰山是龍王廟村人,便暗中囑咐老泰山注意商榷司手下治安巡查大隊的動靜,但也一無所獲。不但如此,商榷司司使朱文還親自前來弔唁,靈前極盡悲痛之情,淚如雨下,拉著張邦傑的手說,以後但凡有需要商榷司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井南集市的開設,龍王廟商貿集市商榷司大力支援。

這讓張邦傑懷疑自己對商榷司是不是太過敏感了,但直覺還是告訴他,三弟的死亡絕不是意外。

眼看停斂的時間到了,縣裡依然是沒有頭緒,可是風俗講究入土為安,再過兩天,就要出殯,要是還沒有頭緒,只好先下葬再說。

張邦傑兄弟情深,這兩天一直在堂前為弟弟守靈。家中父母已亡故,他這個大哥就是一家之主,三弟留下一兒一女,弟媳婦賢惠能幹,家裡面的事情,都是三弟媳婦在打理,老二一家子和自己一家子,都在果園裡面忙活,家裡全靠三弟媳在支應著。

現在老三沒了,弟媳急火攻心,已經病倒,這兩天強忍著在前面支應,今天被他強行攆回去休息,不能讓活人再累趴下,還有兩個孩子呢。老大是姐姐,才五歲,老么是弟弟三歲,這些天,都是二弟媳在幫著照料。

他們兄弟三人,骨肉情深,妯娌之間也是和和美美,互相尊重關愛,本來日子會紅紅火火,但突然遭此劇變,讓他這個老大感到無言面對仙逝父母的在天之靈。

在靈前一張張燒著紙錢,他還是在自責,要不是為了趕時間,怎麼會讓三弟連夜前去,難道買賣真的這麼重要?現在想起來那個後悔,張邦傑抬手就扇了自己一記耳光,暗中狠狠地罵著自己,眼中的淚水卻忍不住撲簌簌留了下來。

“大掌櫃的,有客來了。”管事的福伯進來悄悄稟報。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