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歐松的末日

“轟隆隆……”驟然響起的馬蹄聲,騙不過雪域高原上常年馬背上的歐松。

“怎麼會有騎兵?還是重騎?不好,上當了。急退出!”歐松眼看著陣後兩股塵菸捲起,這是大隊騎兵衝擊才能出現的徵兆。

歐松悲催地看到,前陣已經合攏,進口沒有了。軍陣善變,變化無窮,剛才還覺得四門洞開的八陣,驟然間變成了鐵桶一般。

無論歐松步卒的鐵桶陣如何嚴密,在重騎兵的衝擊面前,如同紙糊的一般。最讓統領拔曷感到驚恐的是,率先的一匹高大的黑馬上,一員小將卻和其他重騎兵不同,馬是重甲,但他身上只是輕甲護身,手中一對碩大的骨朵錘,對著盾牌手就是一頓猛砸,往往一錘下去,四五名盾牌手不是被砸扁,就是被捶飛,一但缺口被開啟,後面兩名宋將,一使狼牙大棒,一使一條長棍,均是重兵器,順著被砸開的缺口迅擴大戰果,當缺口被無情撕開的時候,一名手持長槍的將領帶領著後面的馬隊,開始對吐蕃軍隊無情地追殺,吐蕃大軍的末日來臨了。

騎兵對步卒,就是一種完全不對稱的屠殺,何況是重騎兵。

也就是半個時辰左右,戰場上便安靜下來,歐松面對的軍陣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依然是鐵桶圓陣,但裡面的廝殺聲幾不可聞,戰鬥結束了。

當圓陣再次變化成八陣的時候,歐松感到無比的驚訝和震驚,八陣裡面,一具屍體也看不見,說明在這期間,宋軍已經處理了陣中吐蕃陣亡將士的屍體,再次留下一個空蕩蕩的軍陣。

看上去,這座八陣圖就像一隻張開血盆大口的獅虎,在等待著下一波美味的“食物”。

歐松回頭看看自己身後,禿鷲師已經沒了,神牛師折損過半,雪雕師傷亡三成,現在真成了騎虎難下的局面。再打下去,前景不容樂觀,撤兵吧心有不甘,或許宋軍也是強弩之末呢?

不對,根據雪雕斥候營的報告,宋軍在丹薩以北地區部署了近七八萬人馬,如果這些人馬都在這裡,這裡豈不是成了自己葬身的墳墓?

兵力不對。組陣的人馬在一萬人左右,不會過一萬五千人。按照宋軍建制,這是不到一個軍的編制。桑贊仁布的兩個萬人隊在左右兩翼,方才轟隆隆的炮聲已經聽不見也看不見了,但不等於沒有人。這個兵力和自己現在的人馬差不多,但還有一個軍的人在那裡?

不好,迅撤退。

歐松突然明白了,自己想一口吃掉桑贊仁布,反過來,桑贊仁布何嘗不想消滅自己。自己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嗎,好像差一點,但戰時家法甚嚴,沒有人敢於反對自己。可是加上宋軍,變數就不好說了。

莫非自己估判不準?不管它了,先撤回邏些城再說,自己在城裡還留著兩萬人,這是最後的一點本錢。

正當歐松下令急撤退的時候,卻看見自己留在後面的雪雕師的戰場巡查斥候正拼命打馬狂奔,向著自己的大部隊跑來。

身後,蕩起一片煙塵,轟隆隆的馬蹄聲順著大地傳了過來,地平線上出現一道墨線,緩緩向歐松的大軍壓了過來,近了,看清楚了,已經站住陣腳,迎風飄揚的正是大宋的國旗、軍旗,黃龍軍團特有的黃色飛龍咆哮著的龍下面,是雕刻著宋國國徽圖案的方形大盾。

秦孝義的第十一軍,從後頭兜了上來,他一個軍三萬人,很快紮下一個品字形軍陣,牢牢堵住了歐松的退路。

左右是桑贊仁布的兩個師,嚴陣以待;正面是大宋帝國黃龍軍團第九軍的八卦大陣。

歐松真正是陷入四面楚歌、一塊絕地之中。

斥候帶來的壞訊息遠不止如此,留在後面的預備隊、輜重隊,已經被大宋帝國第七軍、喀喇漢伊克塔重騎兵和西夏飛鷂師組成的五萬聯軍團團圍住,在戰場西南方向,現了桑贊仁布的另外一直主力白狼師的旗幟,據此五十里。

斥候很好地完成了戰場偵察的任務,但派出去的四個方向一百多人的精銳斥候,只回來了十二個,還各個帶傷,歐松知道大勢已去。

他忽然想到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勇亶,現在在幹什麼?

吐蕃贊普高貴的血液裡流淌著寧死不屈的鬥志,戰事如此明朗,唯有一死耳!

平靜之中,歐松下達了衝擊的命令,反身向秦孝義的十一軍殺過來。至於桑贊仁布的部下,歐松還不屑與彼一戰,都說宋軍厲害,今天倒要真正領教一下在這廣袤的草原上,誰才是真正的統治者勇士!

勇亶很冤枉,作為上一任達瓦贊普的小兒子,他心中的野心一點不比歐松小。二子奪嫡,作為庶出的勇亶不具備政治繼承優勢,但他一直是其父最疼愛的小兒子,在父親心中的地位,甚至過其大哥歐松。

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訊號,歐松本就生性多疑狡詐,勇亶十二歲進入父親的親衛營,從小隊正一直做到本部統領,後隨父親東征西殺,屢立戰功,被晉封“巴烏”(吐蕃贊普的親衛營,也叫勇士營,巴烏是吐蕃語勇士的意思)營統帶(指揮使),在軍中頗有威望。

達瓦贊普突患惡疾離世,卻沒有明確指定繼承人,這就導致了吐蕃王朝分成了兩派,眾大臣都被歐松收買或威脅,成為歐松的支持者,至於中小官吏,更是不明就裡,但歐松身為嫡長子,又是邏些城防禦使,其手下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搶先擁立歐松繼位贊普。

但眾寺院大喇嘛和軍隊系統,卻支援勇亶的居多。勇亶武力群,善於統兵,對下屬寬愛有加,特別是對奴隸等級制度有明顯反對傾向。他帶軍征戰之時,非常重視和當地的牧民、寺院、牧場主甚至手下奴隸搞好關係,充分汲取了吐蕃王朝幾次奴隸起義的經驗教訓,把許多財物都分給部署和貧苦的中下層軍官士兵,對各地寺院頗多照顧體恤,很受軍隊愛戴,在雪域高原的聲譽,一點不比歐松差。

依仗軍隊的支援,在得知歐松在邏些城繼位之後,帶著吐蕃最精銳的巴烏營出走西北,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許多曾經的舊部不滿歐松對勇亶手下的鎮壓屠殺,紛紛反水投奔勇亶,勇亶坐擁五萬精銳大軍,歐松幾次派兵征討,卻都是鎩羽而歸。

桑贊仁布的父親本是達瓦贊普的手下第一大將,達瓦離世之際,桑贊仁布的父親正好外出平叛,得到贊普去世的訊息,本想第一時間趕回奔喪,但卻被歐松一道命令止步林芝地區,四下裡卻把桑贊仁布的全家控制起來,要挾其父,命令其父將勇亶送到邏些城換回他的家人。

桑贊仁布之父卻沒有聽從歐松的命令,反倒是將勇亶放走,又默許其帶走巴烏營,惹惱了歐松,將其父一家十五口人殘忍殺害,其中包括桑贊仁布的母親、十三歲的妹妹和兩個九歲、七歲的弟弟。

桑贊仁布父親常年在外帶兵平叛,疾病纏身,驟逢噩耗,急火攻心,嘔血而亡。

桑贊仁布隨父出征,倖免於難。大怒之下,率兵反叛回到家鄉丹薩,誓與歐松不共戴天。

歐松面對東西兩路叛兵,無力征剿,索性全力經營邏些城周邊地區,桑贊仁布和勇亶一東一西相互呼應,既有合作,也相互防著對方。

桑贊仁布利用地理區域優勢,用他卓有遠見的精明頭腦,將目光投向日漸崛起的大宋帝國,向趙構出了合作的訊號。

直到傍上大宋帝國的粗腿,桑贊仁布才知道自己的決策是多麼英明。大宋帝國的國力、軍力遠遠乎了他的想象,趙構心中的宏偉藍圖也深深震撼了他。

他曾去信給勇亶,商議雙方合兵,共同投靠大宋帝國,以大宋帝國為外援,統一吐蕃諸部落,並答應一旦將來一統吐蕃,他心甘情願擁立勇亶為吐蕃王朝贊普。

勇亶優柔寡斷的性格缺陷讓他再次和吐蕃贊普的位置失之交臂。桑贊仁布等不到勇亶的回覆,卻等來了劉勇大軍進駐丹薩的命令,桑贊仁布心中只有長嘆一聲“勇亶殿下,微臣已經盡力了。”

在趙構心中,歐松、勇亶和桑贊仁布,都不是他心中吐蕃王朝贊普的最佳人選,但相比之下,還是桑贊仁布更為理想一些。至於出身,那是勝利者手中的筆書寫的。

這是在這種背景下,趙構根本不會給他們穩定吐蕃的機會,自己的大西南計劃中,統一吐蕃是很重要的一環,至於大理事件,不過是預演前戲而已。

勇亶優柔寡斷,做事瞻前顧後,白白浪費了手中五萬大軍的力量。歐松尖酸刻薄,寡恩無情,這樣的君主做不長遠。倒是桑贊仁布雖然年輕,但眼光卻是不俗,能在兩位正牌王子之間打拼出屬於自己的天地,說明桑贊仁布善於借勢而為,順勢而行,這是趙構最看重的,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對趙構必須無比忠誠。

勇亶可用,但不可大用。所以,趙構命令血鷂師和鐵鷂師看住勇亶,再命令席貢的輜重保障部隊就地轉為天山屯墾軍團,進入戰時體制,協助雙鷂看住勇亶。

勇亶不是不想動,是不敢動。當初他作為一名出色的軍隊統帥,看到了桑贊仁布和歐鬆開戰後,出現了對自己的有利局面,應該趁著喀喇漢聯軍和鐵鷂軍團遠離戰場的機會,要麼和歐松先聯手滅掉桑贊仁布,要麼趁著桑贊仁布和歐松拼殺的時候,自己兵出險招,先攻佔兵力空虛的邏些城,搶先奪得贊普寶座再說。

但機會就在其猶豫不決的時候悄然流失。對戰場態勢的把控,不要說趙構,就是謝天賜也不會給勇亶太多的時間,一紙令下,不論是飛鷂師還是阿克什的喀喇漢聯軍,千里奔襲的本領是在戰場上錘鍊出來的,還能等你勇亶猶猶豫豫三天的時間?

就這樣在等待和觀望中,勇亶等來了歐松全軍覆沒、戰死納木湖的訊息。

喜歡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請大家收藏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