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人性善亦惡(1 / 2)

燕京府復興西路,燕京府總督衙門,就坐落在路北。

從外面看,就是一座普通的院落,要不是門前矗立的兩座石獅子和豎起的旗杆,彰顯著這個地方的不俗,單看外表,遠遠不如旁邊百米外的鳳樓燕京府總店。

不過,能在復興路東西兩側蓋房子的,不是衙門就是正店,這裡寸土寸金,可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置辦的。

總督府議事廳,雷遠正在和一名老者低聲說話。

“事情確定嗎?”雷遠的臉上陰晴不定,胸口上下起伏,流露出少些不安。

“八九不離十。”老者捻著頜下花白的鬍鬚沉穩地說道。

“郭少嘉誤我!”雷遠惱怒恨恨地罵道。

“東翁稍安勿躁,要說誤,人不誤我我自悟,當初我就勸說東翁遠離這個郭衙內,只不過當初這個郭衙內很得你的信任,你聽不進去老朽的話啊!”老者頗有些怨言。

“聞老,您現在怎麼罵我都行,還請想一個法子才是。”雷遠頗為不甘。

“東翁無需這樣自責,沒有東翁,聞某已是冢中枯骨。現如今有上中下三策供東翁考慮。

上策者,向官家負荊請罪,或許還能讓兩位少爺免遭牢獄之災,但是,東翁極有可能病退;中策,趕緊將缺口補上,家族會傷筋動骨,再加上有下面的人頂罪,東翁有三到五年的牢獄之災;下策,東翁將所有參與的人滅口,掐斷所有線索,打死不承認,並且做好外逃準備。不過,我勸東翁這條下策不聽也罷,這是一條死路,你一己之力,是無法和安情總局、都察院、財政部內保局等幾大部門的聯合勢力對抗的,單是安情總局定海侯,就能讓你動彈不得。”

作為雷遠的智囊,聞達對目前局勢的分析和判斷,還是非常客觀現實的。

“我自忖還沒有汪廷俊勢力大,但汪廷俊又如何?”雷遠頗有些無奈,但又有些不甘。他已經進入政務院,下一步憑藉燕京府遷建的卓越功績,前途不可限量。

或許是看到了雷遠仕途上的巨大潛力,同時也敏銳地嗅到新都的未來不可替代的位置,很多勢力早在燕京府開建之前,就把目光瞄向雷遠。

包括雷遠口中的郭少嘉。

郭少嘉何許人也?現在的塞北自管區副總督郭藥師的長子郭安國,字少嘉。

宋金之戰,郭藥師以燕京府留守的身份,率領燕京府一干文武陣前回歸,趙構對郭藥師仁至義盡,以燕京府留守轉為燕京府總督,後提拔為塞北自管區副總督,現在加封北義伯。

其子郭安國,官至燕京府通判,新都遷建司五個副司長之一,主要負責物資的儲存和撥付,最是一個肥差。

當初在從政還是從軍的問題上,郭藥師建議棄軍從政,這讓很多人不瞭解,因為軍隊的待遇和前途,正是火熱的時候,很多人都鑽營著往軍隊塞人。

郭安國已經是塞北戰區作戰部高階參議,上校軍銜,按理說正是年少輝煌的時候,但是,在燕京府遷建開始的時候,郭藥師還是讓郭安國趁著大裁軍的時候,讓他主動退役轉業到燕京府從政,被雷遠推薦為遷建司副司長,算是對老上司的回報。

郭安國在塞北戰區,既有一線帶兵的經驗,也有在作戰部統籌規劃錘鍊的歷程,負責整個遷建司物資的儲存和分配,是個苦差事,也是一個肥差事。

一年之後,郭安國對此已經遊刃有餘。此時正是燕京府新都建設的高峰期,趙構給出的遷都已經到了倒計時,海量的建設物資四面八方向燕京府運輸過來,光是水碼頭的倉儲就一百多個,這讓很多人面對如此巨大的財富,難免有所動心。

郭安國只是在一次會議上偶然笑談自己來燕京一年了,連一個穩定的居所也沒有。不知道這句話是怎麼流出去的,反正過了十天半個月的,郭安國被承建西山官道的承包商請到了他們商社的“留守處”,笑談這個留守處即將轉移工地,這個臨時的留守處就請郭司使先暫時居住看管著。

這個臨時留守處,佔地十五畝,是一個五進三闊的建築群,全部是磚石硬木材料,糯米汁灌縫,五進上房全部是懸山頂的精緻建築,裡面的傢俱和生活用品也都是精品,連丫鬟、傭人、廚師、車伕等一應人等都是現成的,怎麼看也不是“臨時建築”。

郭安國開始把家搬到這裡住下,還有些小心翼翼,為人做事很是低調,把傭人辭退了一半,只留下一些主要的使喚人員。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現什麼不妥和議論,也就放下心來,坦然接受,覺得不就是一座院子嗎,雖然大了一些,大不了以後自己掏錢買下,把老父親也接過來,一大家族也能住得下。

但讓他心中掀起萬丈波濤的,還是他收到匯達銀行的一張通匯銀票的時候,一百萬宋元。

他有些納悶,自己雖然在匯達銀行有存款,但遠遠沒有這麼多,難道是弄錯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