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江東猛虎(1 / 2)

小說:亂世三國志 作者:尚正

劉和大軍行至,先前大戰的地方,便下令將戰場之上敵軍屍體,全部挖坑掩埋。將敵軍鎧甲軍械等,全部收集裝好。然後讓趙雲麾下輕騎,搜尋附近,將那些陣亡騎軍的坐騎,全部找回來。再將冀州軍戰死之人的屍火化,隨軍帶上。

兩日後,劉和領大軍行至安邑城下。同時還有數千白波俘虜,一併隨軍被帶到安邑城下。劉和下令,將這些白波俘虜,全部押解城下示眾。同時讓人朝安邑城上高喊,若不開城投降,破城之時,留守城內的所有白波賊,以及面前這數千白波俘虜,皆就地處死。

留守安邑的白波老弱,見城外官軍精銳。皆被嚇的膽寒,未過多久。安邑城門便開啟了,劉和隨後便下令。全軍進駐安邑,不得搶掠城內百姓,以及虐殺白波俘虜,違者軍法處事。

翌日,眾人齊聚。戲志才便言說道:先前大戰,武卒戰死者八十四人。重傷者一百零六人,輕傷者二百七十人。吾軍衝騎,也戰死二百七十五人,還有一百三十四人受傷。騎射輕騎損失較少,傷亡近百人。眾人聽罷,並未言語。

劉和也嘆氣一聲,隨後開口說道:涼州邊軍精銳,當真名不虛傳!諸位此番也算見識了,董卓麾下大軍的戰力。望諸位日後,切莫輕敵大意。吾冀州軍雖比敵軍更加強悍,然人數不比董卓。望爾等今後,謹慎用兵。面前眾人聽罷,皆朝向劉和拱手領命。隨後,劉和便吩咐于吉,好好為將士治傷。同時打算在安邑休整一番,並且派出斥候打探訊息。

而此時,賈詡建議牛輔。在茅津渡口處,佈下重兵防備。陝縣乃是弘農至洛陽之間的要地,若被敵軍佔據。那天子與百官,還有隨行的數十萬洛陽百姓,可就去不了長安。若被相國得知,怕是死罪難逃了。牛輔聽後一驚,立馬安排張濟樊稠二人,防守茅津對岸。

過了數日,牛輔大敗的訊息,便傳回洛陽。董卓得知之後,大罵牛輔。萬餘西涼精銳,竟然只一戰,便只剩不到三千。而精銳西涼騎軍,也只剩六百餘騎。氣的董卓要將牛輔斬!幸虧李儒等人求情,不然牛輔定然死罪難逃。過了一日,牛輔才打探到,原來擊敗自己的,乃是劉和所領的冀州軍。便派人將訊息,快馬回洛陽稟報董卓。

董卓得知訊息後,心裡一驚。知曉劉和佔據河東,定然是想截斷關中。於是與親信劉艾,李儒二人商議對策。過了片刻,董卓便下令。明日親領二萬大軍北上,進攻河內。劉和既想截斷關中至洛陽之間,那自己便北上,截斷河北至河東之間。

第二日臨近午時,董卓二萬大軍行至孟津對岸。加上先前佈防兵馬,董卓身後已然有二萬五千人馬。董卓聽手下之人彙報之後得知,駐紮孟津的,乃是王匡與張楊二人。而西邊不遠處的小平津,還有一路冀州軍駐紮。董卓便先派人,前往小平津打探一番。至夜深之時,斥候回報董卓。言說小平津對岸駐紮五千餘人。

翌日,董卓命令董越領三千精銳騎軍,往東進兵至五社津渡口。同時也給成皋的徐榮一道軍令。令徐榮領麾下一半人馬,往西至五社津渡口處。二人合兵強渡黃河,自己會牽制茅津對岸的王匡張楊二人。然後讓董越徐榮,從側翼突襲王匡張楊。五社津距離成皋不遠,一日時間徐榮便收到軍令。當即便挑選一半人馬,趕往五社津渡口。

董卓自己領二萬多軍士,駐紮茅津這邊。佯裝出準備渡河強攻的陣勢。王匡張楊二人見對岸情況,便也憂慮起來。派人將對岸情況,去告知駐紮在小平津的張合。張合與高奐商議之後,便讓人告知王匡張楊,言說董卓若領軍強攻,自己便會從董卓側翼夾擊。讓二人堅守孟津,莫要輕易撤軍。

過了兩日,徐榮與董越數千人馬,已然渡過黃河。王匡張楊二人注意力,皆在孟津這邊。董卓接到董越傳回的訊息之後,便就真的下令。全軍即刻渡河強攻!王匡見狀,便立馬派人去通知張合。隨後便準備防守對岸敵軍!

訊息傳至張合這邊,張合便立馬下令。全軍往東進兵,支援王匡。而王匡此時,正在黃河邊抵禦董卓大軍。對岸敵軍人多勢眾,然王匡佔據河岸。憑藉地利,也勉強能夠擋住董卓大軍。然未過多久,斥候便行至王匡處。言說東邊不遠,現數千敵軍人馬,且大半皆精銳騎軍。正往這邊進兵而來!

王匡張楊聞言大驚,王匡便讓張楊,趕緊去防備側翼。張楊便領麾下三千人,去側翼佈防。可惜董越此時,已然先領三千騎軍殺來。徐榮領步軍,跟在董越後面。不多時,董越騎軍便衝向張楊。張楊三千士卒,被交替兩輪衝鋒,便被董越擊潰,餘下士卒四散逃竄。片刻之後,徐榮領軍趕到。張楊欲逃,然坐騎被流矢射中。隨後便被徐榮俘虜了!

而待王匡收到訊息,董越與徐榮大軍,已然殺至。王匡麾下數千士卒,未用半個時辰。便全軍潰敗,王匡策馬逃離戰場而去。董卓親領大軍,此時也基本渡過黃河。與董越徐榮合兵之後,便準備對付張合這路兵馬。

張合此時,正領軍往孟津趕。斥候來報,言說見到不少潰兵,從孟津那邊而來。張合大驚,便讓斥候前去打探訊息。看看王匡張楊二人,是否被敵軍擊敗。斥候便轉身而去,張合便下令。全軍止步,退至河陽縣。

過了兩個時辰,斥候便追上張合。言說孟津已然被敵軍佔據,王匡張楊麾下士卒,皆四散逃竄。張合與高奐商議,認為敵軍,定然會大舉進攻河內諸縣。而自己這邊只有一營武卒,怕是難敵。

主公又領兵去河東了,怕是河內將被敵軍佔據。高奐便建議張合,領軍退往上黨。長子縣還有一營武卒駐守,若前往上黨與樂進將軍合兵,或可守住上黨。張合聽罷,細思起來。隨後便也同意高奐之言,下令全軍,即刻撤往上黨郡天井關。

而待董卓領軍趕至河陽縣時,現這路敵軍已然撤走。擔心自己領軍離開洛陽太久,洛陽那邊生出變故。便派董越領三千騎軍,再加三千士卒,將附近幾個縣內錢糧,全部搬空運回洛陽。自己先領大軍,撤回洛陽。徐榮也被董卓,召回洛陽。

王匡此番,被董卓大軍打的全軍覆沒。王匡便離開河內,返回家鄉泰山郡。重新招募士卒,打算東山再起。而張楊則被徐榮,作為俘虜隨軍押解回洛陽。過了數日,張合領軍駐守在上黨最南邊的天井關。派人去告知樂進情況,同時也派人前往河東,將訊息告知劉和。

而駐紮在魯陽的孫堅,收到袁術送來的糧草輜重之後。便下令全軍即刻進兵,打算攻取伊闕關,進而攻入洛陽。而董卓此時,也領兵返回了洛陽。

袁紹此時,也終於領兵朝洛陽進兵。豫州刺史孔伷,染病不起。故而便留在陽翟,並未與袁紹一起。袁紹自入陽翟之後,後續招募計程車卒,也6續趕來陽翟。數月時間,袁紹由一萬士卒擴張至三萬。過了幾日,袁紹便領三萬士卒進駐陽城。打算攻取轘轅關,再進攻洛陽。

而劉和在安邑休整近半月,先收到樂進送來的訊息,得知樂進已將黑山賊擊退,還有於夫羅派弟弟領兵南下相助,還高興了一陣。後又收到張合送來的訊息,得知王匡張楊二人,已然被董卓打的全軍覆沒,頓時又憂慮起來。劉和便將情況告知手下眾人。

而這半月時間裡,劉和還得知了皇甫嵩蓋勳之事。荀彧荀諶,郭嘉戲志才四人,皆驚詫不已。劉和也感慨說道:這二人雖是忠臣,然卻太過愚忠。非但不能匡扶社稷,反而是助紂為虐。幾人聽罷,心裡也認可劉和所言,然嘴上並未多言什麼。

劉和隨後便與眾人商議對策,郭嘉主張佔據河東,以牽制關中兵馬。戲志才也認同郭嘉所言。荀諶也認為不可放棄河東,開口說道:眼下河東郡內,吾軍不過一萬多兵馬。若主公領軍回河內,河東該當留守多少兵力?

劉和也是擔心這點,只關中便有三萬兵馬。還有茅津那裡的牛輔,想必也有數千精銳。麾下這點兵力,確實難以守住河東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