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氣海六訣(1 / 2)

小說:我欲九天攬月 作者:溫茶米酒

在大楚王朝,有個氣海六訣的說法,意思是說,在氣海境界中需要掌握六種使用內力的訣竅。

這六種訣竅,其實是六個不同的用途,理論上來講,隨著自身功力的增長,六種用途中,任何一種都可以不斷的精研下去,學海無涯,永無止境。

所以六者之間,也並無絕對的高下之分。

但對於尋常武人來說,因為入門難度的差異,還是給這六種訣竅做了個排序。

隱,震,吞,吐,收,放。

六字訣,從難到易,隱字訣最難,放字訣最簡單。

放,就是能把內力用於外物,普遍在氣海三轉的時候,就可以掌握。

收字訣,難度就要高了不少,指的是出手過程中,內力完全收斂,直到與目標接觸的一剎那,才突然迸出來,集中作用在自己的目標上,最大可能的避免浪費。

最常見的練法,是用一個布袋,裝著一扇生排骨吊在半空,讓人一拳打去。

布袋並不晃動,而內部的骨頭已經被打斷、打碎,才算是初步掌握收字訣。

常人可能要氣海十二轉之後,才能練懂這一步。

吐字訣,相對來說,難點不多,指的只是能夠把內力外放,隔空傷人而已,只要按部就班,內力強度夠了,自然就能學會。

吞字訣,則又難了很多,是指能夠憑內功產生吸力,隔空取物,或者把內力運用於某個物體上的時候,產生極強的粘性。

在大楚王朝,有的人可能到氣海三十轉的境界,都還弄不懂吞字訣是怎麼回事。

蘇寒山精修內功,日夜揣摩,勤修不輟,早在氣海二十四轉之前,就已經摸索到第四訣的奧妙。

剛才出手的那一刻,他就給自己右手的柺杖,賦予了極強的粘性,試圖奪走對方的兵器。

沒錯,他原本只是想要奪走毛宗憲的刀而已。

毛宗憲整個人都被拉回來,屬於是意外之喜。

也是因為蘇寒山的戰鬥經驗太少,不然的話,他就該考慮到,一個使用重刀的人,戰鬥的時候一定會把刀握得很緊。

重刀的威力大,卻也更難操控,握得不緊的話,很容易反傷自身,或者誤傷同僚。

像毛宗憲這種年紀,練了二十多年的重刀刀法,五指死扣刀柄,已經是他戰鬥狀態下的本能。

大敵當前之際,就算他想要鬆開刀,腦子裡的想法也要先克服這個本能,才能夠讓身體去執行。

蘇寒山雖然沒有事先料到這一點,卻在看到毛宗憲被扯住的時候,就立刻改變了右手力的方向。

變拉扯為揮舞!

於是,毛宗憲的整個身體,起於蘇寒山前方,在空中掄了半圈,掠過頭頂,砸向牆外。

朱驥驚醒,連忙把刀一豎,將砸落下來的三檔頭捅了個對穿。

噗!!!

毛宗憲仰面朝天,吐出一大蓬鮮血,兩隻眼睛死死盯著天上的月亮,四肢抽搐了下。

他從沒有現,月亮原來是這麼刺眼的東西。

“老三!!”

賈廷大喊一聲,從院落處飛身而起,雙腿連環,點在院中亂斗的那些人肩頭,或者點在馬匹背上、頭上。

轉眼之間,他就越過了整個院子,舞著一根判官筆,殺向蘇寒山。

江湖中常見的判官筆,其實是精鋼打造,兩端形如筆頭,筆桿則一般只有小指粗細,而且筆桿中段,還會鑄有一個鐵環。

使用這種兵器的人,多半是雙手各拿一根判官筆,中指套在鐵環之中,四個筆頭打人穴位、要害等等。

如果把筆頭全都磨尖的話,那就是峨眉刺、分水刺了。

而賈廷的這根判官筆,與眾不同,是實實在在按照一根大毛筆的模樣,打造出來的。

長約兩尺,粗約二指,鑄造的材料中七成是熟銅,筆頭大如嬰兒拳頭一般,筆尖卻也非常尖銳。

這樣一根判官筆的用途,可就多了。

能用來打穴,也能當做短棒、短矛使用,甚至還能當做破甲錘,破人護甲,碎人關節。

因為知道對面是勁敵,賈廷一出手,就拿出了自己的絕技,金雕盤打十三式。

出手之時,判官筆在他雙手之間輪換,因為雙手動作都快,動作銜接也無比的嫻熟。

所以別人肉眼看去,就好像是那判官筆漂浮半空,自動在賈廷身體前後盤旋,從各個角度向蘇寒山動攻勢。

如此精妙的手法,迅猛的招式,如果用的是劍的話,那簡直就像是傳說中的御劍術一樣神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