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明覺厲,拳意通靈(1 / 3)

小說:我欲九天攬月 作者:溫茶米酒

東平城在五十年前,是一座大城,但現在,全城也不過只有數萬人,城中絕大多數人都要自己耕種,才能維持生計。

少數的商戶,也是靠在當地採桑養蠶,織布做衣,圈養豬羊雞鴨,養魚種菜販賣等等,一年到頭都要忙碌不休,才能過上一點殷實日子。

前幾任城主雖然爭權奪利,這個又想練兵,那個又想擴建府邸,徵選美人,要麼大肆任用親信,把城裡方方面面的管理者都換成自己的人,享受權力。

但這些人上位之後的做法,大夥還都能想得通,或者說,還沒逼到他們寧願冒險,往荒野裡逃的程度。

可是,這個新城主陳萬川,就不一樣了。

他在當上城主之後,至今為止,連著幾個月的時間,一直都在城主府裡大辦宴席。

每天三頓,足夠幾百人吃喝的東西,除了讓他自己的手下享用,還把城裡那些有家底的大戶,全部聚攏過來,每天都要陪同用飯,不準離開。

前任城主原本的庫藏用光之後,吃吃喝喝的來源,就是從這些大戶家裡來了。

與此同時,陳萬川還下令,召集城中的青壯勞力,要在城中心,修建八座寶塔,一座高臺。

城主府原本在城中心偏北的地方,而城中心那塊,是市集所在。

為了修建這什麼寶塔高臺,他先派人,把整個市集中間大片地方,都給推平,然後挖土聚臺,採石堆砌。

周邊修建寶塔的時候,砍伐運輸,修整種種木料,日夜的苦勞,更是不言而喻。

連著幾個月沒有時間去看顧農田,不能拔草除蟲,今年的收成可想而知。

關鍵幹那些工地上的活,比平時的農活更加累人,本就使人飯量大增,而這些糧食,又都得自己家裡出。

被召集過去的青壯年們,身體上苦累不堪,心裡頭更是煎熬,幾次聚眾,想求監工放他們回去,幹幾天農活,換來的都是劈頭蓋臉的鞭打。

陳萬川到場之後,還把“看著像”領頭的那些人,通通吊死。

區區數萬人的民力,與外界又交通不便,無法進行成規模的往來運輸,怎麼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城裡的人,眼看著家裡的米糧都快要見底,終於忍耐不住,左鄰右舍的人,紛紛商量好了,一起外逃。

逃到外面去,雖然也等於放棄了田地裡今年的收成,但是壯勞力也因此解脫出來,總比在城裡等死的好。

蘇寒山聽了這些人的描述之後,滿心不解。

這陳萬川有毛病嗎?

壓榨民力,滿足自家的享受,也得先有個比較穩定的基礎,這種剛打下一塊地方,就揮霍無度的做派,明顯是流竄匪徒的作風,在一塊地方享受夠了,就換一塊地方。

可如果是流竄匪徒的心態,誰會想著,召集大量青壯,在城中心建什麼高塔高臺?

畢竟,要監管這麼多壯勞力,也是一件費心費神的事情,真正純粹的匪徒,才不會閒得慌,給自己找這種無聊的事情幹。

蘇寒山百思不得其解,把那些騎兵拎到一起,又從他們嘴裡打聽一下,那個新城主是怎麼回事。

那個騎兵頭領,原本還想耍心眼,等蘇寒山一記分筋錯骨下去,他也就老實了。

據他們所說,陳萬川原本也不是什麼流竄匪徒,而是拒馬城的領兵大將。

當今天下,6地上的荒野,不知道潛藏了多少活屍,幾乎斷絕交通,水道相對來說,卻安全很多。

拒馬城靠近大江,訊息靈通,貿易方便,人口眾多,土地肥沃,規模可以說,比東平城興盛了十倍不止,放在當今九州,也算排得上號。

但是正因為規模大、地方好,引來了許多勢力的覬覦。

大半年前,有人裡應外合,在拒馬城動一場叛亂,陳萬川他們這夥人,屬於是在那場動亂中失敗的一方,所以才會逃出城池,四處遊蕩。

“……大辦宴席,自然是將軍體恤兄弟們的辛苦,至於建那些高塔高臺,我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騎兵頭領是個有見識的,說起他們當初打下東平城之後,也有人勸說陳萬川,不如以後就在這裡重起爐灶,安定下來。

高塔高臺之流,縱然喜歡,也不用急著造,等經營個三年五載,多攢一些糧食材料,建造起來也順利些。

但陳萬川對這些話置若罔聞,勸話的幾個人,之後也就沒敢多提。

蘇寒山想不通,也就懶得繼續揣摩這種人的心態,反正事實是他已經做下來這些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