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心血鍊金銀,十類化氣法(1 / 3)

小說:我欲九天攬月 作者:溫茶米酒

太陽越升越高,陽光越來越明媚。

郊外的景色蒼翠欲滴,花園洋房裡面,鳥語花香。

那些凌亂的草地,斷折的花枝,反而散出了更明顯的香味。

有著黃褐色羽毛的小鳥,落在塗了白漆的尖頭木質柵欄上,歪著頭,好奇的打量面前的場景。

絕大多數人都坐在地上,臉上滿是忐忑不安。

富態和尚的光頭曬出了油,滿臉頹唐,華貴道士的髻,被曬得更不舒服,熱癢,又不敢抓撓。

蘇寒山坐在那洋房門前的臺階上,旁邊放著茶,也放著一些冊子。

壽全道士和福興道士,正在那些洋房裡進進出出,搬運賬冊,自己翻出最重要的總結部份,放在蘇寒山身邊。

松江知府歷年來,跟這些寺廟煙館的主持聚會之後,也會收走今年抄錄的賬冊,事後核對。

最後的結論,會重新登記,帶回知府衙門,而這些賬冊,就只是存放在花園洋房之中。

“看看人家的賬本,這就比你們東嶽廟的有條理多了,連客戶來歷,都順手記上一筆呢。”

蘇寒山拿著華佗廟的賬冊,從人群中找出開明道士,多看了兩眼。

開明道士冷汗直流。

這人確實是個會做“生意”的,按照賬冊裡面的記錄,他居然還跟華佗廟附近的幾個大工廠,簽好了合同。

那幾個大工廠,會主動把辭退的工人,往他華佗廟裡引導,從他這裡收取一點中介費用。

其實,別的寺廟煙館,雖然沒有直接像開明道士這樣,跟大工廠裡簽下合同契約,但他們的大煙販賣物件,有九成多,也都跟工廠有關係。

松江府是東西潮流交匯之地,工廠非常多。

紡織、木工、皮革、陶瓷、鋼鐵、造船等各種各類的廠房,倉庫,進出貨道路,宿舍棚戶,幾乎佔滿了松江府東半部分的所有土地。

不過,從順治到康熙年間,愛新覺羅家幾度推行遷海令,靠海五十里內的漁村、碼頭,被摧毀殆盡,稍有不從,即行屠殺,更事事借鑑明朝前例,認為明初禁海仍不夠有力,以至後患。

所以即使到了嘉慶年間,除廣府以外,似松江府這等臨海重鎮,依然堪稱人丁寥落。

如今的松江府,能夠支撐起這麼多工廠的人力,其實足足有七成左右,都是來自江浙湖廣、兩河齊魯的青壯年們。

他們懷揣著各式各樣的念想,有積攢工錢、回家置地的樸實心思,也有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渴慕志氣,投身到這個一等一的繁華之地。

可是最後,真正能還鄉的,百不存一。

松江府的工廠,工錢比起別的地方,別的行業來說,確實稱得上優渥,可是每天工作十二到十六個小時,都是常態。

平日裡的吃喝拉撒,只在工廠不遠的棚戶之中,衛生堪憂,但誰都不會有餘力在意到這個,如此虧空身體,因而折壽的,自然比比皆是。

但這還不夠。

武功的存在,能夠為世界上的人,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有更好的,也有更壞的。

就拿紡織廠來說,一臺老式水力機器的價格,需要一百五十兩銀子。

一臺十六匹馬力的蒸汽機器的價格,是六百兩銀子,而如果是三十匹馬力的蒸汽動力機器,價格直接升到了三千多兩銀子。

而且這種機器的壽命並不長,日夜生產的話,損耗很嚴重,需要定期維修或者更換。

可是在工廠這種東西,普及到華夏大地上之後,那些不但精通內家練氣之道,還精通外家合藥之法的高門傳承,立刻煥出了新的活力。

他們研究出了適用於機器的藥油和藥沙粉末,新增到機器部件之後,只要有人灌注內力,就可以將機器動力大幅增加,並極大延長使用壽命。

但自古以來,修煉內功培養氣感的,都需要一定的天賦,需要不錯的環境條件,能練出精純功力的,也沒有幾個甘心去做工人。

即使被請到工廠之中,所要的價錢,當然也不會少。適用的人手不多,就是有提價的底氣。

工廠主們和他們背後的人物,當然不甘心停留在這一步。

無論東方西方,華人洋人的才智之士,都在肉眼可見、咫尺之遙的巨大利益誘惑下,投入到了相關的研究之中。

很快,他們研究出了先開“中丹田”之法。

三大丹田,下丹田煉精化氣,中丹田煉血化氣,上丹田練神化氣。

正常從下丹田著手的練氣之法,既需要有足夠天賦,練出來的功力還不夠純淨,頗多雜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