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2 / 2)

小說:秦時小說家 作者:偶米粉

“原本在鄭國的所謀中,秦國各處的水利休整都在逐步推進,先行關中,而後隨著上將軍東出步伐,對韓國之地、趙國之地一一休整。”

“使之快的安穩下來,不外,有著中央學宮存在,數年來水家也培養不少專人前往,倒是令鄭國有機會前來四郡。”

鄭國拱手一笑,於面前的武真侯,也是極為佩服的。

年歲不大,一身功勞非自己所能及。

數次救大王為危難之中就不說了,舉國大戰鄭國渠的時候,非武真侯出言獻策,鄭國渠的修建怕是要延後一兩年才可以功成。

而偏偏那個時候,秦國舉國上下乾旱無比,諸夏各地也是如此,果然鄭國渠的修建繼續延後,對於秦國的內外局勢來說,當為惡劣。

武真侯一言,省卻數年之功,足堪大能。

其後無論是文韜整治隴西,還是武略征伐韓趙,都彰顯大王的重視,都彰顯武真侯的才學,秦廷上下無人有意義。

如果有異議,你若是也能夠做到武真侯那般,大王想來也不會有異議!

可……在鄭國看來,武真侯對於秦國最大的功勞,更是當屬護國學宮與中央學宮,學宮之屬不是諸夏先例。

兩百年前,魏國有西河學宮,從其內走出的一位位大才,令的魏國瞬間成為諸國霸主,齊國有稷下學宮,令齊國恢弘一時。

然……無論是西河學宮,還是稷下學宮,都未能夠堅持下來,西河學宮寥寥數十年,稷下學宮如今只剩下養士之名。

而秦國法家務實,不理會那些虛名,兩大學宮更是由武真侯親自督造,護國學宮無需多言,近年來的東出戰場上,三分之一以上的軍將晉升由學宮出身佔據。

接下來這個比重還會加重,大王直接掌控護國學宮,於大王來說,護國學宮的重要性無需多言,而軍將的晉升亦是需要從護國學宮一遊,更是由專人把關。

涉及前後將軍以及上將軍之屬,更為如此,大王也能夠了解更為通透。

中央學宮則是百家施展所學之地,水家不是法家的打擊所在,故而如魚得水,數年來,培養的水家人才過一百位,實在是水家大興啊!

鄭國無比歡喜!

那些人接下來會隨著秦國東出的步伐,出現在諸夏各地,對各地的水流進行整改,修築水利,改善田畝,穩固大秦根基。

是所謂,此次武真侯要在四郡之地有所為,鄭國有感,思忖之下,還是自願請纓前來,一者四郡之地的確是水家大展身手之處。

二來也是感謝武真侯對水家展的助力之功。

“中央學宮,百家之所在。”

“本侯當年從稷下學宮一遊,那裡已經不復往昔盛況,區區養士虛名所在,可百家之中,真才實學者不少。”

“故而建言立下中央學宮,傳承百家之學,以為所用,百家無高下,道理不同而已,有大田令相助,四郡之地,五年之內當有大改變。”

周清歡喜,一處地域,只要道路通暢,水利修繕,再加上安穩的生活環境,如果說展不起來,那絕對不可能。

“武真侯所言甚是,百家相互爭鋒者,都以自己道理為天地本源,實則都是大道之一,可惜,那些人非為武真侯這般明銳。”

鄭國又是感嘆,武真侯除卻是秦廷重臣以外,還是百家中道家的前輩,輩分極高,修為凡脫俗,於天地道理自然感悟極深。

其人之言,自己深以為然。

“大田令此次前來,不知要在四郡停留多久?”

鄭國的前來出乎周清預料,若然將鄭國留在四郡五年,最好不過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鄭國無論怎麼說,也是秦廷中樞重臣。

在秦國廣袤的國土上,所起到的作用更大。

“既然來了這裡,自然要將四郡之地好好的行走一遍,梳理其內的所有大小河道支流,怕是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咸陽那裡,鄭國也已經回稟大王,況且,目下秦國,關中水利依策而行,韓趙舊土,也有中央學宮水家之人前往。”

“國府之內,由著武真侯那份文書,述說四郡堪為重要,大王不為攔阻。”

聞武真侯此問,鄭國欣然一笑,既然選擇來到了四郡,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四郡之地的水利,都要梳理出一個規劃出來。

然後調遣中央學宮的水家之人前來給予修繕,給予梳理,那才是正途。

“甚好!”

周清雙手拍合,面上大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