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滎陽沒有土匪?那就造一支出來

黑夜中。

李恪率領一百五十多輕騎兵,從長安出,經過兩夜的騎行,終於抵達天險潼關。

此前在關中平原時,為了不引起路人的注意,他們並未走餚函古道,而是走的小路。

此刻出了關中平原,只有兩條道可以走,過黃河北上晉地,再南下直接抵達信陽,但恐怕得半月之久。

另外一條便是走餚函古道,過潼關,函谷關,抵達洛陽,再抵達信陽。

本來他是想坐船的,但奈何如今的船執行業,全是五姓七望的人,尤其是滎陽鄭氏在把控。

這不是送上門,讓人家現端倪嗎?

潼關有漢潼關,隋潼關和唐潼關,秦漢時期,黃河的水位非常高,淹沒河床,只留下河邊的懸崖峭壁,所以漢潼關要先進入禁溝。

漢潼關就設在禁溝的北坡上,沿著彎曲的道路,透過漢潼關,便抵達塬頂,接著下山,需要經過五里暗巷,路寬僅數米,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下了坡,又必須要經過黃巷坂,無其他路可走,黃巷坂南依高原,北臨絕澗,這便是潼關的第一道防線金陡關。

隋潼關差不多和漢潼關走的同一條道,只不過將潼關移了個位置。

而到了唐朝,黃河水位下降,露出了河床,唐朝便封鎖了禁溝,直接在河床上建了關卡,可以不用走禁溝上塬頂,直接抵達金陡關,繼續沿著餚函古道前往函谷關。

“來者何人,請出示潼關文牒。”

鎮守潼關的守將,見到突然來了一群輕騎兵,頓時點燃火把,照亮了整個關卡樓頂。

李炳刀馬上上前,吼道:“吾乃李炳刀,奉命出關。”

樓上的人聽到是李炳刀,馬上下樓,將小門開啟,出來檢視出關文牒。

查過手續後,馬上命人開啟了城門,李恪等人出了潼關,一路疾馳,他們必須在天亮之前,必須出函谷關。

潼關到函谷關大概有一百多里路程,即便是急行軍,也要四五個時辰,到那時剛好天亮,他們可以在函谷關外休息一天。

天色終於亮了,李恪等人跑了一夜,終於出了函谷關,眼前豁然開朗,眼見便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

此後,兵分三路,李恪帶著燕雲十八騎的人,住在一起,李炳刀帶著人前往驛站住下,而巳蛇的人,吃完休息半天,從這邊渡口坐船,前往滎陽,做好準備工作,收集情報。

三天後的夜晚。

李恪騎著戰馬,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望著遠處的滎陽城。

滎陽,建城時間非常早,是軍事重鎮,同樣是政治重鎮,東有鴻溝(戰國時魏國的運河),因處於滎澤西岸廣武山之陽,故稱滎陽。

這裡土地肥沃,人傑地靈,山川秀美,在歷史上素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有滎陽關,虎牢關等險隘要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便在這裡設定滎陽郡,劉邦項羽爭奪天下,大多故事就生於此,楚河漢界便是這鴻溝。

直到唐初,滎陽被改為縣,屬於鄭州管轄。

如今,大運河貫通南北,這滎陽再次崛起,成為天下的交通樞紐,南方的糧食,必須經過這裡,才能被運往長安。

滎陽鄭氏手握運輸,那就是卡住了李世民的咽喉。

“少主,滎陽城這兩天戒備森嚴,守城軍士有三千人,其中一千五百人是衙役和鄭氏的人。”

“而鄭氏的人,幾乎很少出現在街上,全部縮在家裡。”

“同時,鄭氏的人,在城外還有十八處莊子,都住著鄭氏子孫。”

“滎陽的縣令叫鄭千年,是鄭氏二房的支脈,此人是貞觀三年的進士,先是去了萬年縣做了一年縣丞,後來直接被吏部提拔為滎陽一把手。”

“滎陽縣丞名叫崔元,是博陵崔氏的人,此人是前朝的官員,職位沒有變動。”

“主薄名叫鄭千雲,同樣是鄭氏的人。”

“縣尉鄭斌,還是鄭氏的人。”

“包括鄭州長史,同樣是鄭氏的人,而刺史陳乾被架空,鄭氏的人說什麼就是什麼!”

李恪冷著臉,聽著巳蛇的彙報,他還是小瞧了鄭氏在這邊的力量,我他媽的,這鄭州給你們鄭氏好了。

從刺史到縣尉,全是你們的人……

李世民算是簡直了,怪不得恨得牙癢癢,但卻拿世家大族沒辦法。

這他媽的送一個高官過來,直接就被架空了,或者被糖衣炮彈給腐蝕了。

這鄭氏如此,其餘六家,或者說龜縮在小地方的豪族,還不是一球樣?

看來,他殺人的道路還很長很長。

“附近可是有土匪出沒?”

巳蛇躬身道:“沒有!”

“鄭氏一家獨大,那裡還有土匪敢在這邊作惡,早就被消滅殆盡了。”

李恪頓時被整無語了。

“那就往遠裡找,總會有土匪的。”

“是……屬下這就去再調查哪裡有土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