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三雄匯聚國慶檔(1 / 2)

小說:肌肉大導演 作者:大胖雞

港片想要進入內地院線上映,一般分為三種方式合拍片、分賬片以及被中影買斷。

合拍片,就是與內地的電影製片廠合作。從9o年代開始,灣灣當局不再對上映的港片作出“不能有大6方面人員和資金參與”的限制,於是開始有港島電影公司北上拍片。

比如《黃飛鴻》片頭民團海灘練功的戲,就是到內地找軍人參演的,這在之前的港島是不可能拍成的。

甚至後期很多內地經典電影都有港臺資本的參與,包括《活著》、《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等。

可以說是港臺的資本拯救了第五代導演,甚至拯救了當時的市場。

但是這個時間段,內地的電影行全部是由中影獨家行,中影支付給各大電影廠買斷費,然後再行複製(一個複製元或者9ooo元)。

那麼這個時候和內地電影廠合拍的港島公司也一樣,只能分到一點中影的買斷費,之後電影賣得再好,也和自己無關。

以《新龍門客棧》為例,1992年《新龍門客棧》行複製333個,是當年內地所有電影裡的行冠軍,但是作為影片出品人之一的吳思元,不僅分不到什麼錢,還得倒貼廣告費。

但《新龍門客棧》在內地大熱,也促使吳思元北上推動內地的行分賬制度改革,後來《黃飛鴻之獅王爭霸》成為了第一部在內地參與票房分賬的電影,但是隻限於魔都等少數一二線城市。

也可以理解,畢竟其他省市就連中影都插不進去手。

不過合拍片的黃金時代即將來臨,到1993年也就是董熹正式成為北漂一族。

行《獅王爭霸》《霸王別姬》《方世玉》《水滸傳之英雄本色》等6港合拍片的公司,每月只需要排片一部即可拿到全月5o%-7o%的收入。

這是什麼概念,基本上是躺在金山上數錢。而到了1994年,行收入前十的內地電影中,6港合拍片佔了7部。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雖然當時的這些港片無法在全國鋪開來放映,但在凡是行的地區,肯定都屬於最熱門!

換句話說,就是潛(錢)力無窮!

不過好景不長,1993年年末,內地出臺政策,開始限制合拍片的數量,合拍片熱潮也就暫時落下帷幕。

畢竟國內相關負責人也不傻,這種展方式對本土電影展傷害巨大,也間接導致第六代導演走向地下。

雖然不是主因,但肯定有影響。

所以港島方面一直想要爭取港片的待遇,其實是因為他們嘗過甜頭。

合拍片時代過去,就是分賬片的時代,港片和好萊塢電影一樣,採用的是分賬行。

這直接成就了程龍的神話,1995年春節,《紅番區》幾乎同步在香港和大6上映,帶動了內地最早的春節檔熱潮,最終以95oo萬票房收官。

這個票房紀錄直到去年,才被董熹接二連三的打破。

不過因為進口分賬片的份額有限,還要被好萊塢電影占據大部分的份額,所以港片幾乎失去了內地的市場。

一年只有寥寥幾部電影能夠在內地上映。

還剩下最後一種方式,那就是買斷。

中影每年會以進口片的名義,從港臺進口部分電影行複製。

這種方式沒有什麼可討論的,進口什麼電影,行多少複製根本不受市場調控,很多在港臺大熱的電影中影根本不會引進,引進電影中不少還是下映兩三年的。

關於這種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灣灣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在臺只上映3天就下畫,被引入內地之後卻引觀影浪潮,甚至打破了當時大6的行收入記錄。

據說在那個平均票價1~3元的年代,豪取6億票房……

而製片方也就賺了個版權費。

所以吳思元等人瘋狂的想要藉著cepa協議的商議,為港片爭取等同國產片的待遇,甚至不惜“討好”董熹。

說到底為的就是一個“利”字。

董熹在這方面還是保持著一貫的清醒,他明白自己的底線和紅線在什麼地方。

《大人物》想要在內地上映,肯定是想走合拍片的路線,但完全不符合政策。

但憑藉此時董熹的關係,讓廣電衙門走走後門,特批一次也是有可能的。

但沒必要,董熹才不想為這種事耗費關係,在他心中《大人物》的重要程度很低,甚至還不如這檔電視選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