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靈魂的自由暢想(1 / 3)

在樂隊的烘托下,大廳被渲染上了一層默色,無人不感到沉重。

關於這一點,從音樂本身的角度很好解釋,莫扎特讓第二樂章從一個屬音下行開始,然後停在了主音前,這便確定了這個樂章的基調。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有個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躺在一張不算陌生但又無法給他安全感的床上,他要回家,於是按照記憶一路走啊走,卻始終找不到家門。

在大小調體系確立之後的一段長期歲月裡,作曲家們始終要圍繞著從主音出發,最終回到主音進行創作。

就像人總要從家裡出發,最後再回到家。

落葉歸根是自然界的規律,音樂也是,至少在大小調統治的時期。

音樂能打通語言障礙連通人類情感的原因也在於此,它具有一定的人類屬性。

所以當觀眾們遲遲聽不到家中的那扇門,自然會感到些許不安。

絃樂器的音色具有天然的抒情性,這種抒情性自帶悽美。

而人為控制的緩慢速度就成了放大鏡,將悽美意境無限拉長。

誰不想早點回家呢,可發現路越走越長。

莫扎特在第二樂章開始的樂隊序奏中採用了J.C巴赫創作的旋律,以此悼念辭世不久的J.C巴赫。

不知算不算的上眾所周知,作為J.S巴赫最小的兒子,排行老十一,J.C巴赫在鍵盤樂上的創作上對莫扎特有著深遠影響,並把義大利如歌快板風格交給了莫扎特。

這種風格影響了莫扎特的後半生。

或許莫扎特將這八小節旋律放在一首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就是希望他的恩師走得慢一點,走得從容一點。

我們無從知曉李安是不是也是出於這種考量,建議方永波用一種更加緩慢的速度去處理該樂章。

但我們可以從以下細節發現,在於莫扎特與貝多芬之間的鋼琴作品之間,李安似乎更偏愛莫扎特作品多一些。

儘管他開過一整場貝多芬專場的音樂會。

-

聽著耳邊安詳的旋律,李安一邊跟著音樂走,一邊又讓音樂帶著自己回到過去的某個場景。

遠在一年前的雷普特師生音樂會的某日彩排下午,他為許多孩子演奏了一場微型的首莫扎特鋼琴作品演奏會。

那天他彈了包括k545、k311還有k283,以及k279的部分樂章。

那會小車和馬可還是田宇的學生。

他每天吃著泡麵,想盡辦法如何哄著王小虎和劉豐瑞好好練琴,也還未曾知曉新海杯。

星海杯過後,他不用吃泡麵了,卻也依然會不時地用一首莫扎特為一天的忙碌工作劃上句號。

籌劃買琴那段時間,他尤其喜歡彈k576。

這些曲目都是李安的常備曲目,具體他自己也記不住是什麼時候練過。

大概是演奏莫扎特的時候他是放鬆的,又或者說是莫扎特的音樂會讓他感到無憂無慮。

所以相比貝多芬的艱深,他內心更喜歡身處莫扎特音樂中的自由吧。

他可以想怎麼彈,就怎麼彈。

從某種角度,這也可以解釋決賽那晚他為什麼最後能靠著即興完成比賽。

如果被烏龍的曲目不是k271,換成貝多芬的皇帝協奏曲,恐怕他把牙咬碎了也堅持不到最後。

或許這就是他對莫扎特音樂的認識,不用去刻意對某一個小節尋根問底,只用把那些音符演奏出來他就能得到滿足。

所以他很少會去思考如何去處理莫扎特音樂的情感。

他把方向感全部交由音樂本身,像是一種對冥冥天意的順從。

回顧備賽k466的過程中,他也只是從樂譜本身去理解音樂,並非像研究貝多芬時,加入大量的人文色彩。

或許也就是因為紅樓音樂會讓他贏得滿堂喝彩,他後面才有意識在練習所有作品之前都嘗試著解讀譜面之外的東西。

其中就包括了這場音樂會要演奏的k414。

那一段他時常在想怎麼把這首作品彈出彩,一三樂章還好。

其中第二樂章最為讓他頭疼。

緬懷J.C巴赫的部分也只有前八小節,隨後出現了第一樂章的主題,D大調主音的重複出現讓音樂色彩發生了一百八十度扭轉,接著鋼琴出場,獨奏第二樂章主題。

看似一句話就說完的段落關係,其中又有什麼奧妙。

他安參悟不透,冥冥中,他只感覺這應該是一部慢速的舒緩樂章。

不過他也沒有過分糾結,音樂節上的演出固然重要,可如果讓他強行去捏造一個第二樂章送給觀眾,他自己這一關都過不了。

並且當時方永波對於他的第二樂章沒有提出什麼不滿。

他本想就這樣了。

還是冥冥天意吧,之後的一堂課上,馬可無意間地提問,讓第二樂章的構思再次出現在他腦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