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我農家要起飛了,我又有用(1 / 2)

天幕下。

在之前看到將來的大明的朱標英年早逝,緊接著就是遍地的戰火後。

朱元璋就開始對天幕的一切都顯得異常重視,畢竟,在天幕內,朱標不僅沒有早逝,而且大明更是強盛的一塌糊塗,至於戰火都是去碾壓外族的!

就憑這些,就足以讓朱元璋放下身為皇帝的身段,向天幕內他那個所謂的半個兒子已經求教了。

對於天幕內剛剛朱標的所言,確實有十足的道理,他也十分贊同。

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確實是一來沒有研究的時間,二來承擔不起試錯的代價。

相比之下,百姓承擔不起的後果若是放在朝廷身的話,那簡直就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了。

別說區區幾塊試驗田了,就是再乘十倍也沒有絲毫壓力。

至於時間和人力,只要他願意,只需要一句話,那些專門研究農作物的農家傳人便會日以繼夜的研究。

而這些對於朝廷不過九牛一毛的投入,若是取得怕一丁點的收穫,那麼受益的可就是全天下的百姓。

而百姓如果得到了這份收益,那麼對於大明的擁護將會更一層樓,對於他朱元璋的支援也會升幾個等級。

那麼再加英靈碑,英靈殿和紀念碑的同步建造,將來的大明想不昌盛都難。

就在朱元璋想著將這件事交給誰做的時候,天下各地的百姓已經是眼前一亮了。

他們這些人中,有九成以都是不怎麼識字的。

至於怎麼耕種,什麼時候耕種,什麼時候該澆水了等等經驗,都是靠一輩人口口相下來的。

對於這種傳承方法,總體來說很不穩定,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想法和見解,傳下來的經驗也各不相同,若是其中是一句話傳錯或者領悟錯,別說進步了就算是倒退都有可能。

再者,不同的年份和不同的區域氣候條件和降雨量也是大不相同的。

同樣的方式,同樣的作物,興許前幾年種的大豐收,而到了後幾年就顆粒無收了。

或者是,今年在老家種的大豐收,下一年因為搬家的原因來到了外地,同樣的種子同樣的程式,結果收成就不盡人意了。

所以,想要搞懂這裡邊的關係,那就必須在各地對各種作物進行嘗試和研究,然後得出規律。

不過,既然是嘗試,那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朝廷來說,今年失敗了,大不了明年再來,甚至是明年失敗了,後年依舊能來。

對於普通家庭來說,一年的失敗,可能意味著接下來一年要捱餓,而兩年的失敗,那對這個家庭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所以,不是普通家庭不想嘗試,而是後果實在太嚴重了,嚴重到根本承擔不起。

就算有家庭有大決心大氣運,在嘗試中得到了增產的訣竅,那麼這戶人也不會選擇外傳,畢竟千辛萬苦得出的成果,憑什麼要白白送人!

所以說,天下百姓想要得到增產的方法,那簡直是難加難。

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那就是農家傳承下來的農家弟子。

這些人他們會總結前人的經驗,然後記載再傳給下一代弟子。

相對於普通百姓的傳承來說,這種傳承就要穩定有效的多。

可問題是,秦漢以後農家就逐漸沒落了,而農家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