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天應德(1 / 2)

小說:頑賊 作者:奪鹿侯

黃河北岸的沙井兒馬驛,人聲鼎沸。

趙世奎把蜀錦長袍挽在腰帶上,提著乘坐牛皮筏子渡黃河時弄溼的靴子,赤腳踏在黃河北岸,岸邊的碎石有些硌腳。

還沒等他環顧水旱碼頭的堆積如山的糧袋,身後兩個僱傭護衛兵器就被收走,一行三人被元帥府軍士推搡著朝前走。

押著他們前進的領是宋守真, 這個造反資歷比劉承宗還早的饑民頭子,自從抵達西寧就在書院學習,到現在也沒個正經官職。

但宋守真從來不慌,因為他知道元帥府對有學識的人才缺口極大,只要精進學識,總有一天會被大帥想起來。

正如這次,承運在需要用人的時候就想起了宋守真,當河南渡口的地雷都清理乾淨,任命宋守真為河南運糧官, 負責記錄每一支隊伍送回來的錢糧,統計數目、裝運上船送至北岸。

承運則在北岸的沙井驛城下接收錢糧,檢查運來的白銀成色、米糧質量,隨後將最重要的錢糧裝箱裝袋運往西邊。

這些工作重複而無趣,把承運忙得像頭吐白沫的小毛驢,可他卻樂在其中,不厭其煩地檢查一車車糧食和銀子。

儘管他只是個年輕人,經手的錢糧卻幾乎比世上任何人一輩子都多,白銀黃金是什麼成色他看一眼就知道,不同種類的糧食儲存年份也只需要聞一聞就清楚。

常年管理輜重,與軍事有關的複雜數學對承運來說簡單明瞭,多少人、多少糧、怎麼運、多少消耗,都已成為本能。

承運正在堆積如山的臨時糧棚檢查米糧, 就看見宋守真帶人過來,納悶道:“宋兄,不是跟你說我這邊的匠人已經夠了麼?”

在此之前,承運曾讓宋守真告知南邊的搬糧隊,從西固平城百姓裡招募些工匠,一來是為了在河口建堡,二來則是為打造新的運糧車輛。

自元帥府還是獅子營時,他們運送輜重的車輛就是載糧四五石的二輪小車,那種小車運糧少但不必擔心陷在路上,最關鍵的是跑得快,能跟上隊伍正常行進度。

不過到如今他們佔據河湟,今後從河口到水師衙門的六百里路都非常安全,也不必擔心運送時間,所以承運要打造更大的車輛,以更少的人手與路耗來運送物資。

他讓人做了三種朝廷用來運糧的新車,都有更高的載重,其中四輪大車可載米糧三十石、兩輪大車可載十五石、小車可載五石,三種車輛都能滿足日行三十里的需要。

不過若是想跑得更快,就只能用小車了。

宋守真搖頭笑道:“三將軍,他們不是匠人,是商賈,他說自己是帥府的商賈, 我就把他帶來了。”

“帥府的商賈?”

承運轉頭在賬目上記下一行,把自己的隨身佩銃擱在檢查完的糧袋上,這才轉身過來,看著那商賈和身後倆護衛道:“你們是哪個帥府的商賈?”

趙世奎從宋守真的稱呼上看出承運的身份,趕緊放下靴子,恭恭敬敬行禮道:“回將爺,小人陝商趙世奎,在打箭爐與蔡老爺有約,大帥出資一千二百兩與小人合股,成立了天應德商號。”

承運一轉臉,看向宋守真,意思是:有這回事?

宋守真點頭道:“是,給大帥傳過信了,確有此事,不過大帥從囊謙回來就把這事忘了,這才讓我把人帶來,由三將軍跟他談。”

得到確認,承運挑挑眉毛,二哥在南邊打著仗還順便開了個商號?

他點頭笑笑,對宋守真道:“行,我知道了。”

承運先讓護兵將趙世奎引入驛城,二哥讓承運在這修堡壘,劉承運就看上了這座驛城。

驛城在河湟谷地東端,位於湟水北岸的大山臺上,這裡由三塊山臺組成,一大兩小、兩高一低,完全能依照山勢修出一座難攻不落之城。

承運辛苦設計的計劃,是在高臺上修出半座大城,坐在低臺的城上,兩城上下相疊,並採用銳角敵臺結構,把進口放在單獨的敵臺上。

送到前線當天就被劉獅子改了主意,送回來兩份設計,一是把重疊山城也改成敵臺,簡單的依照山勢修幾座相連的、互相掩護的銳角敵臺;二來則要把大城補全,並同樣在西面修建銳角敵臺。

原因很簡單,承運的設計非常好,唯獨工程量比較大,大概要修三年才能把疊城建好,劉獅子認為三年後他們已經不需要在河湟對抗官軍了。

如果一定要修這樣的城,那不如修得更大點,作為將來取得蘭州城的西面屏障。

而城週一裡的小敵臺倆個月能修仨,在河湟依照山勢水文修出八九座面向東方的小敵臺,即使加上城壕與防炮坡也能在半年內完工。

想都不用想,承運選擇了後者。

忙完自己手裡的事,承運登上沙井驛城,把官房內休息的趙世奎請到驛丞衙門,各自落座,這才笑道:“如今事務繁多,還望趙掌櫃不要見怪。”

趙世奎賠笑道:“小人不敢。”

“我剛才聽趙掌櫃說,你是在打箭爐跟大帥合股。”承運問道:“怎麼沒從囊謙過來?”

“實不相瞞,小人本想走西康路,不過去年康寧府起了叛亂,正好商號在漢中也有產業,這才沿商路過來,卻沒想到走到北邊,又打仗了。”

趙世奎說著,心有餘季道:“多虧了小人沒進蘭州城,否則恐怕如今還在城裡關著呢。”

承運聞言笑笑,緊跟著就問道:“趙掌櫃碰上軍兵,沒難為你吧?”

“沒有!”

聽承運問到這點,趙世奎當即搖頭,嘖嘖稱奇道:“大帥麾下精銳真是王者之師,於百姓秋毫無犯。”

承運沒把趙世奎對軍隊的讚美當回事,自家人知自家事,在元帥府現行賞罰條例之下,各隊官軍對百姓秋毫無犯很正常。

甚至都不需要是老兵,哪怕是新兵,只要他知道賞罰條例,都會報以極大熱情去完成長官安排的劫掠任務,讓他們幹啥就幹啥,讓他們不幹啥就不會幹,絕不會私自跑去劫掠百姓。

因為劫掠,是元帥府軍隊所有戰鬥任務中最簡單、收穫最大的任務,洗劫高價值目標,每隊搬回來財貨在戰後都會按比例下個人。

就承運對目前戰果的瞭解,沒受到旱災影響的蘭州比陝北富裕得多,功績最少的百總部,都搬運回來兩千三百餘石米糧、四千二百餘兩財貨。

以這個數目計算,米糧和財貨經過戰功折算,這個百總隊每個參與劫掠計程車兵能得到十二兩出頭的賞銀。

其他隊伍的收穫只會更多,哪個普通百姓會在身上揣一斤銀子,讓士兵冒著失去賞賜甚至被殺的風險去劫掠?他們就算碰到有錢人,只要不在戰鬥任務裡都懶得搭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