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任重道遠(2 / 3)

小說:漢家功業 作者:官笙

劉辯望著南方的豫州方向,心裡起伏不定。

袁紹大喊著要‘尊王攘夷’,實際與歷史上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本質上是一樣的,表面遵從漢室,無不是為了自身利益。

曹操到底是一代奸雄,兒子篡漢自立。

“讓他回京吧。”

劉辯繁雜不定的心思,突然一掃而空,喝了口茶,淡淡說道。

荀彧猜不透劉辯的心思,抬頭問道:“陛下,為何職?”

劉辯目色堅定,道:“大司馬府也該改一改了,大司馬下設左右司馬,設四將軍,具體官職,卿家與大司馬商議一下,不過,曹操回來,要負責主推‘軍政分離’,豫、徐已經在手,北方各種基本穩定,不能再拖了。”

因為諸多原因,在朝廷手裡的北方几個州,如冀州,青州,推行‘軍政分離’一直是暫緩或者小步慢走,並沒有全面推動。

荀彧這會兒也拋開了剛才的驚悸,心中思索再三,道:“陛下,兵部尚書雖說是文官,到底也主管統兵,曹操可否為兵曹尚書?”

在劉辯的改革中,兵曹負責統兵,大司馬府負責調兵。

荀彧話裡的意思很簡單,還是不想讓曹操接觸調兵之權。

劉辯搖頭,道:“當年,朕與曹操有過約定,就讓曹操回大司馬府。待等豫州穩定了,卿家找個時間與大司馬通氣,將他調回來。朝廷裡反對聲,卿家要找他們談一談,不要總是揪著不放,國事繁巨,還是要以做事為主。”

荀彧明白了,道:“陛下,那劉備,是否也當調入朝廷?孫策屢次大敗呂布、董卓,比之其父還要兇猛,臣擔心劉備守不住徐州。”

這句話,倒是讓劉辯有些遲疑,繼而沉吟起來。

對於劉備的能力,劉辯還是信任的,但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劉辯還不具備後世的漢烈帝的能力,一直在吃敗仗,沒有驚豔表現。

歷史上,他好像就失過徐州吧?

劉辯心裡推敲一陣,道:“讓他也進大司馬府吧,調張遼入徐州吧,漢中那邊,讓大司馬府再遴選其他人。”

劉焉已死,劉璋回到益州,經過一番苦鬥,雖然勉強接管了益州,但他不是益州牧,名不正言不順,還處於一個頗為艱難的境地。

在益州,有不少官員並不認可劉璋,打著‘心向朝廷’的旗號,屢屢與劉璋為難。

是以,作為扼守冀州與朝廷要道的漢中,便沒有那麼危險了。

“那徐州牧呢?”荀彧問道,對於調張遼入徐州,他沒有什麼異議。

劉辯瞥了他一眼,再次拿起茶杯,道:“調朱符暫為徐州牧。”

荀彧神色微動,朱符?

朱符,朱儁之子,原本是交趾刺史,在面對異族以及袁術的進攻,兵敗後便不知所蹤,這是活著回到洛陽了?

荀彧無不可的點頭,繼而道:“陛下,豫、徐既定,是否考慮對涼州動手了?”

在整個北方,唯有涼州還不在朝廷手裡。

‘三羌’這幾年,一直希望‘歸附朝廷’,實則上是索要好處,全數被劉辯拒絕了。

眼見著朝廷不斷勢大,三羌再次上書縮減了‘籌碼’,話裡話外都是一種‘兩安無事’的意思。

劉辯感覺手裡的茶杯有些冷了,再次煮茶,眼神轉動著,道:“朕聽說,烏桓也蠢蠢欲動?”

這兩年天氣格外寒冷,塞外的遊牧民族日子很不好過,是以劉虞的安撫策略開始鬆動,又出現了擾邊的事情。

荀彧坐在劉辯對面,道:“是。鮮卑那邊好像有統一大漠的意思,對烏桓、匈奴等屢屢動兵,匈奴求援多次了。”

劉辯煮茶的手一頓,淡淡道:“騎兵訓練的怎麼樣了?”

荀彧問佢知雅意,道:“禁軍大營有一萬騎兵,加上其他各處,總數三萬左右。”

劉辯嗯了一聲,續了杯茶,抱在懷裡,與他對視,道:“卿家以為,何時我大漢騎兵可再現大漠,掃滅夷患?”

荀彧心頭暗緊,躬身道:“陛下,以臣之見,至少十年。”

他沒有解釋,只是平淡的說了‘十年’這個數字。

想當初,衛霍之所以能打垮匈奴,是因為有數代積累,家底厚實。

每一次作戰,動員後勤人數高達數十萬,不算錢糧,至少人均三匹馬,回來折損六成以上!

這樣的激烈的程度,不是現在衰弱的大漢朝廷能夠承受的。

荀彧不說,是因為劉辯心知肚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