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脫韁的野馬(3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在場大臣聽了之後,心裡都不是個滋味。

朱佑樘面色也有不善,他朗聲道:“那是以前,或是西北並無防備,或有此疑慮。但從頭年年關將近時,西北已做防備,怎還會如此呢?”

在場大臣一聽,都品出味道來。

很多人也不解,想想還真是,皇帝居然提前洞悉了韃靼人的動向,提前派人去西北佈局了?

先前傳聞王越去了西北……那豈不是……老王他有用武之地了?

但好像老王去錯地方了吧?

禮部左侍郎張升道:“陛下,如今應趕緊調撥大同、宣府兩鎮兵馬,馳援偏頭關所,並調兵部左侍郎王越往偏頭關去。”

這提議,簡直太符合在場大臣的預期了。

朱佑樘道:“不必麻煩,王越人就在偏頭關內,已備戰月餘,而有關韃靼人動向的奏報,便是他親自上奏的!”

“啊?!”

在場大臣多數人都只知道王越人在西北,並不知道王越就在偏頭關。

皇帝為了隱瞞王越在偏頭關的訊息,甚至不惜在先前朝議時,對大臣做了隱瞞。

而現在……

等於說所有大臣跟韃靼人一樣被揭開了謎底……

大明唯一能上得了檯面的名將王越,居然就守株待兔一般等到了韃靼人送上門?

戶部尚書周經急忙出來道:“陛下,西北用兵當謹慎為上。”

“臣附議。”

兵部右侍郎王宗彝急忙走出來舉起笏板道。

朱佑樘本來還正覺得揚眉吐氣,透過聽張周的,把王越安排到了對的地方,誰知道還沒等高興一會,這邊周經和王宗彝便聯手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朱佑樘皺眉道:“何為用兵謹慎?你們的意思是,就算王卿家人在偏頭關,也不讓他接戰是嗎?”

皇帝到底是熟悉這群人尿性的。

在文官看來,西北最好什麼事都別發生,就算王越人在偏頭關,最好是靠王越的威望把敵人嚇跑,這樣皆大歡喜,也不希望王越帶兵跟韃靼人真刀真槍幹一仗。

在場大臣沒正面回答皇帝這個問題的。

就算是周經和王宗彝,他們雖然就是皇帝所說的意思,但這種事……好勸不好說。

明著說我大明邊軍應該是有戰而不接,有賊寇犯境而不打,始終是丟大明臉面的事……

剩下的,靠陛下您自己慢慢體會去吧!

朱佑樘道:“諸位卿家莫非都認為,朕應該下旨給王越,讓他在偏頭關固守不出,等韃靼人撤走之後再做排程嗎?”

還是沒人應答。

朱佑樘這次也不等別人主動說什麼,而是望著馬文升道:“馬尚書,你的意見呢?”

這種時候,還是問問目前朝中最懂兵的人,甚至可以說跟王越不相上下的人。

馬文升當然明白,皇帝是想讓他站在主動交戰這一邊的。

但馬文升最初同意讓王越去西北,跟皇帝已約法,不能讓王越主動出兵……雖然現在出兵也只是被動的交戰,但仍舊不符合馬文升的預期。

“回陛下,如今況且不論狄夷是否有交兵之意,單就偏頭關周邊官軍,以及各處可調動增援的兵馬之數,都需時日合理調配,此時輕言接戰交鋒為時尚早。”

馬文升的意思,還要等等看。

謝遷則站在原地笑呵呵道:“以王威寧立功之心切,恐怕是等不起了吧?”

雖然謝遷是用調侃的語氣說出這番話。

但他近乎是說出個最符合實際情況的“道理”。

換了別人鎮守在偏頭關,或者是換了十年前的王越,這一仗都可以合理調配,朝廷的政令也能得到執行……

但現在的王越,出兵之心切無人能比。

謝遷就差說。

你們在這裡瞎逼逼有個鳥用?就好像你們說的,王威寧能聽進去一樣!

王威寧好不容易逮著機會,估計老命都能拼上去,禮節性告訴你們現在的情況,還真指望能把他這隻脫韁的野馬給拉住呢?

(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