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孝難以兩全(1 / 4)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朝議。

皇帝當著大臣們的面,將拔擢王鏊為翰林學士的事公佈,並且在朝上特旨批了楊廷和、楊廷儀兄弟二人回四川新都探望父母。

王鏊和楊廷和二人作為當事人,都在朝堂上,二人也是親耳聽到了皇帝寄予厚望的言辭。

楊廷和更是親自出來領命。

“……朕先前已問過閣部、吏部、禮部等,他人對你的風評很高,朕已決定等你回朝之後,擢升你為翰林學士,不過在這之前伱一定要修好《大明會典》,先前劉閣老還跟朕舉薦,說是在修《會典》時,你功勞甚多……”

楊廷和在弘治中後期開始崛起,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在修《大明會典》上的功績,很多部分都是由楊廷和個人所完成,旁人來修撰總會出現一些偏差。

除了考證之外,更多是對於大明法典的理解。

他的能力也是逐漸得到朝野上下肯定的,也因為他的胸懷坦蕩,雖然在嘉靖初年他大權在握,但沒有令大明因繼統支脈的變化而發生大的變亂,朝廷平穩渡過嘉靖初期的過渡期,他在歷史上的功績就值得肯定。

……

……

朝議結束。

很多人過去恭喜王鏊,王鏊一年兩升,風頭直逼全盛時期的程敏政。

但他的晉升,也屬於正常的升遷,就在於翰林學士出缺,本來就該以侍讀學士或侍講學士增補,此番王鏊只說是晉升為翰林學士,皇帝將翰林院事交給他,至於詹事府和誥敕等事,皇帝沒明說,大概回頭還要詳細說明。

如果只有一名翰林學士的話,以王鏊為掌院學士,那基本上這些差事都由他所負責。

王鏊一躍成為大明翰林體系中僅次於內閣三人的存在。

壓力……

瞬間讓他感覺有點喘不上氣。

程敏政前車之鑑,他作為“局外人”也做到了旁觀者清,也明白程敏政是被人冤枉,更曉得背後的利害關係。

所以當別人來給他恭賀時,他主動過去跟幾位閣老尚書交流。

“濟之算是熬出頭了呀。”謝遷當著很多人的面,就好像是口無遮攔一般說道,“咱館內的人,跟旁人為官不同,經常六年、九年秩滿,職位動都不動,更莫說是能多為朝廷做事。以後跟翰林院溝通之事,濟之也要多給點面子。”

“哈哈哈……”旁邊的人只當是玩笑話,很多人都在報以灰心的笑容。

王鏊則恭謹道:“於喬你言笑了,以後自會通力配合。在下所為之事,多是東宮進講,平時經筵日講等事也不敢荒馳。”

他的意思,你們這些管朝廷大事的,我就不跟你們摻和了。

我的眼界就在給皇帝和太子講學這方面,尤其是太子那邊,所以你們也別把我當成競爭對手打壓就好。

他上來這是示弱。

屠滽道:“目前濟之仍舊是詹事府少詹事,不如詹事之職位,應該由誰來擔當?”

這個問題很直接。

即便謝遷能言善道,此時也不好去接話。

詹事府負責太子的教導,理論上應該把詹事府也一併交給王鏊才對,可皇帝只讓王鏊為掌院學士,至於詹事府少詹事的職位也可能很快就會卸任,雖然現在詹事府的事仍舊是由王鏊來代理,但誰來替代王鏊,或者說有沒有人來替代……都是問題。

“不是還有介夫嗎?”李東陽提醒了一句。

眾一起出宮的大臣這才想起來,今天還有個主角,是要回鄉省親四個月,回來就就要晉升為翰林學士的楊廷和。

皇帝對楊廷和似乎也非常欣賞,著重還提到了修《大明會典》的功績,如果說楊廷和也當了翰林學士,必定要有其差事,眾大臣也會想,皇帝之所以沒有安排詹事府詹事的職位,很可能也是等楊廷和回來之後,把此差事交給他。

“介夫,陛下是為成全你的孝義禮法,以後大明也要靠你了。”李東陽回頭對楊廷和道。

楊廷和在一群閣老、尚書和翰林學士面前,則顯得很謙卑,只是拱拱手,沒再說什麼。

……

……

楊廷和要回鄉省親了。

他沒有在人前表達過任何對此事的看法,一直到出宮後,李東陽有意靠近他這邊,把他給叫住。

“介夫,你對於回鄉之事,如何看?”李東陽道。

在內閣的分工上,謝遷負責去安撫翰林院的人,至於安撫楊廷和則落到李東陽肩膀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