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保(3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朱佑樘的話到嘴邊,又有點說不出口。

秉寬再好,也只有一個……而馬文升等人好歹也是為大明鞠躬盡瘁流過血的人,如果一點都不顧他們的感受,並不是在幫秉寬,而是在給秉寬招恨。

“朕同意馬卿家的提議,此戰作為檢驗秉寬戰略的試金石,若得勝,朕調他回京委以重任。若敗,他仍留南京,兩年內朕不會調他回來。”

朱佑樘終於下了結論。

……

……

朱佑樘的話音落。

乾清宮大殿內一時陷入到寧靜。

君臣好似在賭氣,也好像在打賭,而賭注就是張周的前途……贏了“委以重任”,可能是給兵部尚書,但也不排除讓張周入閣之類的騷操作。

輸了就讓張周繼續留在南京。

李東陽作為“旁觀者”,大概能明白皇帝的意思。

他心想,若伯安兵敗,張秉寬短時間內或還真沒臉回來,北方各處也必然進入到固守的狀態,主攻的張秉寬回不回京師其實差別也不大,除非大明能鑄造出足夠多的火器,那才有張秉寬的用武之地。

但要是贏了,張秉寬執掌大明軍政,就有了合理合法的基礎。

不過雙方也不是完全沒有餘地,畢竟這是在內廷議事時提出來的。

就算張秉寬贏了,朝中大臣也可以對此不認;反過來,張秉寬輸了,皇帝也可以賴賬。

但好歹也算是為君臣劍拔弩張的關係,做了一定的緩和。

“幾位卿家,有關新建伯進兵的動向,朕會第一時間告知於你們,北方用兵之事,朕就多倚重於上聽處諸位了……秉寬如今也還算是上聽處一員,所以有什麼事,朕也會派人通知於他。”

朱佑樘之前卸了張周的官職,只保留萊國公爵位。

後來恢復了張周兵部尚書、侍讀學士的官職,但沒提過“上聽處行走”這件事。

現在皇帝也明確表明了,就算張周當時什麼官職都沒了,但因為入值上聽處本就不是什麼官位,朕從來都沒剝奪他,他仍舊有參與軍機大事謀劃的資格……所以說朕也沒有壞了規矩,之前採納他的意見,以新建伯王守仁從遼北出兵草原,也是合情合法的。

對於這點。

李東陽也沒脾氣。

大概就好像……陛下想聽誰的,您自己看著辦,不用問我們,出了事把給你提議的人找出來背黑鍋就行。

……

……

內廷會議結束。

李東陽、張懋和馬文升出來,由小太監引路送他們離開。

路上三人出奇的安靜,連話癆一般的張懋都噤聲一句話都不提。

待三人分開之後,李東陽到了內閣值房,他把事給劉健和謝遷一說,劉健顯得很氣惱一拍桌子道:“我不認為馬負圖是在限制張秉寬,反倒是有意相幫。”

謝遷輕笑道:“但他幫得也合情合理呀?”

李東陽道:“話也不能這麼說,馬負圖在陛下面前,對於張秉寬用兵之事頗為氣惱,或許是他本就不認為伯安此次引兵能順利歸來。或是有意給緩和君臣的嫌隙。”

君臣有嫌隙,這話從李東陽口中說出來,跟下定論差不多。

之前大臣就算知道皇帝對文臣有意見,但也都會矢口否認,或者說是會三緘其口。

可現在李東陽也沒什麼避諱的。

君臣之間有隔閡,還要否認不成?皇帝現在信張週一個人,也不信滿朝文武,如果我們都不能正視這個問題,此問題也會愈演愈烈。

劉健望著李東陽道:“賓之,你認為此戰,新建伯出兵順利,並能成功撤回的機會多大?”

“九成!”

李東陽毫不遮掩。

劉健道:“所以你也認為,張秉寬並不是無的放矢,甚至……他不會做沒把握的事?”

“嗯。”李東陽點頭。

謝遷笑道:“那賓之你還覺得馬負圖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或者他就是想退,卻總壓著不提,還要展現出跟我們步調一致的姿態。但其實他心中,不知道多想讓張秉寬起勢……王伯安進兵草原,順著大明的關隘走也就罷了,居然敢深入腹地……張秉寬無所畏懼,他怎麼不親自上?王伯安心裡也沒數嗎?”

(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