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出門一時難(1 / 2)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內閣值房。

西北的上奏如雪片一般傳來,尤其是在四月初朱暉分五路兵馬出關隘之後,三邊總制秦紘對朱暉的這次出兵提供了足夠的支援,但顯然大明的兵馬在陌生的河套場地內,想發揮出點水平來很難。

或者說是……像朱暉這樣思維原始沒什麼遠見的勳臣,難以在戰場上取得什麼戰績。

謝遷把幾份從延綏過來的上奏,單獨挑出來,看過之後放到劉健面前的案桌上,道:“出兵從偏頭關到榆林衛,十幾個主要的土堡,書面上報是四萬六千多兵,分成五路,一路最少的不過兩千兵,保國公一路是兩萬精騎,估摸著要二十幾日能把東河套之地走一圈,目前尚未有任何戰果傳來。”

李東陽抬頭問一句:“不是已有擾民的上奏?”

“呵呵。”謝遷笑了笑,“賊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這種事年年都不鮮見,也好在河套之地賊多民少,過去幾年都說要移民於河套之地,但秦世纓只注重造車,此番在西北結寨連堡,好像比往常年疏忽了很多啊。”

最近都是謝遷出面跟軍政體系的人聯絡,好像也把大明軍政體系看透了一般。

秦紘上一次在西北時,可謂是意氣風發,對於河套之地的防守還很用心,但這次過去之後,秦紘只注重經營眼前的區域,說是要在河套之地安民治軍,但更多是乾打雷不下雨。

劉健問道:“大同沒有行軍的動靜?”

謝遷搖搖頭道:“王伯安自從接手宣大軍務總制之後,好像便偃旗息鼓,最近他對於軍糧物資的籌措倒是很用心,接連以不符合他資歷的名義,貿然跟朝廷提出不少‘非分要求’,不過也有一點好,大明從河套之地出兵,他卡在大同這一路,韃靼想從東線調兵南下,只怕要琢磨一下會不會被他給斷了後。”

李東陽道:“以總制宣府大同軍務的身份,無論提出如何的請求,倒也不過分。”

這種時候,李東陽是願意為王守仁說話的。

雖然王守仁看起來是由張周提攜起來的,但傳統文臣願意把他當成一個可拉攏的物件,尤其像李東陽這樣曾經很欣賞王守仁的,更是不想放棄這個人才。

“賓之啊,你說得對,換我在這位子上,我也會跟伯安一樣,多提一些請求,到底三邊重要還是宣大重要,本就難說,但換了旁人可不這麼想啊。”謝遷感慨著。

他所謂的“非分要求”,就是你王守仁明明段位不夠,還提那麼多要求,顯得你很貪得無厭,完全不顧朝廷財政在各方面的捉襟見肘。

劉健問道:“現在旁人對於大同地方的軍需籌措,可有非議?”

“嗯。”謝遷點頭,“非議還不少,也有人說,是張秉寬授意王伯安這麼做的,大同最近動靜不小,儼然以後西北防務之重要遷到大同,可如今大同之外的貓兒莊到威寧海,皆都沒有韃靼人活動的跡象,這大同防備之重,從何說起呢?”

李東陽笑道:“於喬你不也說了,大同地勢特殊,算是在河套之外,卻能卡住河套之地的東口,只要王伯安坐鎮大同,韃靼人就不敢隨意侵入河套,如此說來,大同便等於是卡住了關塞之外的一片沃土了。”

劉健再問道:“張秉寬最近沒什麼動向?”

“切。”謝遷語氣帶著幾分不屑道,“這小子最近在忙活什麼我都不知道,經常出入於京師,朝堂上基本上見不到人,大明的兵部尚書,卻連部堂事都要交給下面的人,連兵部的人都看不下去,但有些意見……是敢想不敢說。”

張週一邊“不務正業”,一邊卻還沒人敢隨便參劾張周不務正業,這才是謝遷所氣惱的。

李東陽評價道:“那是因為張秉寬所行之事,多數不為他人所能取代,陛下對他又這般篤信,就算是最能直諫的言官也要退避三舍,怪不得旁人。也是之前我們沒有把他的氣勢壓住。”

以前一堆閣老尚書參劾張周,都沒把張周參劾出什麼事來,現在張周已經靠軍功身居高位了,還怕大臣參劾?

謝遷道:“那他到底在幹嘛?又如何無所取代?”

李東陽和劉健都沒回答,反而是用齊刷刷的眼神打量著謝遷。

好似在說,你問我們,我們問誰去?這事不是由你一直在接洽的嗎?

他乾的事那麼多,別說我們理解不了,就說這朝堂之下還有誰能理解的?那些什麼火炮、火銃的,誰知道他是怎麼搗鼓出來的?所謂的戰法改革,幾年下來誰知道是怎麼完成的?

這事說不清楚。

……

……

西北局勢日漸緊張,但張周最近其實很輕鬆,多數時候都是在京城裡,且不用在衙門之間行走,宮闈也很少去。

但這並不代表他跟皇帝的溝通少了。

最近的溝通,多數都是由李榮等太監從中完成的,也就是說……皇帝也無須每時每刻都見到張周,偶爾君臣之間見一面,還很客氣一起吃飯談家常,反而是見面時談公務的時候少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