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好鋼用在刀背上(3 / 4)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眾大臣一聽,皇帝這是在給張周下大棋做鋪墊呢?

皇帝剛說器重他,就有他的上奏……

李榮道:「兵部請以朝廷調撥帑幣二十萬兩,用以江南造船等事,具體用度事項已發戶部,請以陛下御批。」

西北剛打了勝仗,張周就開始跟朝廷要錢要糧,居然也不是為西北邊疆穩固添磚加瓦,居然是為之前已停滯的江南造船之事增加款項?還直接讓朝廷來調撥?

如果說之前張周是以個人能力在造船,現在張周就好像是在試探大臣的底線。

我能打勝仗,所以我說了算,我認為應該繼續造船,你們就要給銀子……要麼你們就出來反對,看誰更理直氣壯!

這次由李東陽走出來,語氣中還帶著幾分氣惱道:「啟奏陛下,江淮造船之事,一早朝中已有認定,當暫緩執行,何以到今日要舊事重提?臣認為,此事當依從之前之議,將錢糧用在急需之出,而非用以無謂的籌謀。」

你張秉寬說造船是為了防海盜,但海盜之患好像還沒那麼嚴重,你明顯是在危言聳聽。

我們也不是說否認你這麼做就是錯的,只是說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你這種用刀背來試探我們底線的做法,簡直無恥。

李榮道:「那李閣老便是反對此事了?」

「是。」李東陽很不客氣便回答。

「但張尚

書對此似也有考量,在張尚書看來,若是來年之前,船隻不能修好的話,就趕不及明年出海之事,海上每到炎夏之時便有颶風起,現在正是要為來年籌謀之時。」李榮很認真在解釋。

李東陽道:「那敢問,以船隻出海,可是能彌補二十萬兩白銀的消耗?若不能,如此做的意義又是什麼?」

李榮笑而不語,回頭看了朱佑樘一眼,但見朱佑樘沒什麼表示之後,李榮也退回去不說話。

現場氛圍有些古怪。

張周的這份上奏,可說是非常不恰當,再次把自己擺在了跟大臣對立面上。

「再議吧。」朱佑樘等現場沉默半天之後,隨口說了一句。

李東陽這才帶著疑惑不解退回去。

顯然李東陽也覺得事情不對勁,如果說之前他是一股腦反對,可當他在朝堂沉默無聲時,突然好像意識到張周這麼做好像沒什麼意義。

他也在琢磨,之前明明是張秉寬自行把造船的事給叫停,這次他突然在這麼個節點舊事重提,又明知道我們一定會反對,他只是為了試探我們是否會屈從於他的決定?

接下來論到蕭敬出面道:「有關吏部奏請地方官吏任用調整的名冊,已有詳細的批覆,江浙等處用官等事,南京吏部尚未奏請。陛下之意,年後南京六部差事多有懈怠,當派人前去督促。」

在場大臣一時間又摸不著頭腦。

派人去南京督促南京六部的差事?這算怎麼個意思?

蕭敬道:「陛下之意,以吏部左侍郎、翰林學士程敏政前往南京,行督促之事。」

劉健走出來問道:「陛下,不知以此究竟是如何?只是為督促差事的話,下御旨便可,無須親派要員前往。」

蕭敬替朱佑樘回答道:「劉閣老,南京留都所在,牽扯江南諸多事務,且官吏行自便之事,先前奏請多有任人唯私之嫌,陛下以吏部左侍郎前往督促,是為用人之公正公斷。參考歷年的大計,且要對南方各處的官吏行復核之事。」

「這……」

劉健不好說什麼。

皇帝對吏治用心,在大臣看來是好事。

如果派去的人是劉健所中意的,那這件事完全沒問題,可關鍵在於皇帝派去的是程敏政,而這恰恰是最早被張周拉攏過去的那批人。

皇帝一邊說要整頓西北的軍務,一邊又要對江南官場動刀,這不明擺著告訴在場大臣,下一步就輪到你們了?

朱佑樘道:「朕不認為爾等有值得反對的地方。說說河工吧,今年河工排程,到現在都還沒個準信,朕這邊剛有方案,讓戶部審閱之後,明日朝上仔細議個清楚。」

這下讓佀鐘有些懵。

戶部給了方案一個又一個,關於錢糧的排程,秉承的原則就是雨露均霑,不形成厚此薄彼的形勢。

皇帝沒同意不說,現在皇帝居然要主動給出方案,還讓他們先議一議,回頭拿到朝堂上來做定論?

朱佑樘沒等在場人有所表示,又開口道:「諸位卿家,西北捷報傳來,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之事,朕會多采納兵部和禮部的意見,若是諸位有什麼要說的,最好這兩日也在奏疏中說清楚。功過賞罰關乎到將士們的切身利益,還望你們記在心裡。」

大臣聽了就不是滋味了。

論功行賞,聽起來是合情合理的,但花錢的事大臣一向不熱衷,最好是有過錯懲罰他們,越重越好,而有功勞則輕描淡寫誇獎兩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