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卷考(3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這就是覺得這群人比較煩人了,朝堂上不出面反對,現在朝議結束後,反倒是朝他們內閣三人發出質問。

你們沒膽量去質問皇帝,我們也能理解,但張秉寬今天也是參加朝議的,你們為何不去朝他開炮?

但這群人似乎就認準死理,不去跟張周做溝通,也或許是他們覺得,連你們內閣都對付不了的人物,憑啥讓我們去?

“陛下對陸、唐二人的委命,是否超出了廷議的範圍,如此是否乃陛下一言以委之的傳奉官?”

馬文升過來替內閣三人解圍,他沉聲道:“諸位以為眼下是何等事?莫不是以為寧夏那幾場戰事,陛下忘記了論功行賞之事?還是說諸位認為,在寧夏幾戰之後,陛下對於朝中事務,會保持舊態?”

這話也算是比較直接的。

你們這群人,是沒腦子。

寧夏之戰才剛結束不過一個月,皇帝看起來沒去論功行賞,對於有功大臣,包括楊一清和崔元,都沒做到應有的賞賜。

只是把崔元安排當寧夏副總兵,而楊一清調奴兒干都司為巡撫,更好像是一種降職。

可皇帝心中是有一杆稱的,皇帝覺得此戰最大的功臣是誰?

還不是他的秉寬?

既然要給張周論功行賞,那該如何論?總不能再給張周加官進爵吧?最後還不是把他的人加以升賞?你們把陸完和唐寅的晉升,看作是對張周對寧夏之戰取勝功勞的賞賜,這麼理解是不是就容易多了?

劉健不由看了馬文升一眼,這個角度,連他劉健都未曾想過,卻是被馬文升說得如此簡潔明瞭。

有點長他人志氣的意思。

謝遷笑道:“那是不是若蔡國公和安邊侯在薊州又有新的軍功,還會有更多的人因此得到升賞?”

這話除了抬槓之外,也是在提醒,咱是不是要想辦法,防止張周沒事就參與到某些戰事的謀劃,甚至是因此而取得戰功?以他這麼個撈取軍功的效率,只怕用不了多久,朝中就全是他的人了。

“不要為此等無端之事而議論。”劉健厲聲提醒道,“宮禁之地,謹言慎行!”

眾人這才相繼散去。

而劉健三人也帶著一股奇怪的氛圍,往內閣值房方向而去。

……

……

朝議之後,除了張周之外,唐寅、陸完在韋彬的引路之下,去乾清宮接受朱佑樘的賜見。

乾清宮內。

朱佑樘對於這二人的到來,先報以了很高的禮遇,特地給二人賜座,讓二人受寵若驚。

“也不知秉寬是否跟你們說了,朕接下來的打算,是讓兩位卿家入值上聽處,協助處置在京的部分軍務之事,除了京營之外,在外各邊鎮的奏疏等,你們可以參與票擬,朕有相關的事情,也會隨時召見你們,或者是派人去問你們的意見。”

朱佑樘笑著把他的意思說出來。

二人本還拘謹坐著,聽到這裡,也不由起身。

他們心底都帶著一股似夢似幻難以置信的驚恐……當侍郎已經很牛逼了,難道我們已經牛逼到這種程度了,能跟內閣叫板?

“回頭,朕讓人,帶你們去上聽處的值房看看,用不了多久,你們就該過去辦差了,但還不是現在。”

朱佑樘道:“邊鎮的戰事尚未結束,等結束之後吧。秦紘回朝,到時他的差事,就由戶部侍郎王卿家去接替,到時上聽處就會有新的面孔出現,就是你們了。”

唐寅急忙道:“陛下,臣初入官場,只怕難以應承如此大事。”

陸完聽了則有些著急,你唐寅能得到皇帝如此的欣賞,怎還打退堂鼓了呢?你打退堂鼓也就算了,關鍵我們兩個現在是同氣連枝的,萬一皇帝改變主意,那是不是我入值上聽處的事也沒戲了?

你不能以你的想法,來壞了我們兩個人的利益吧?

朱佑樘道:“唐卿家,你不必妄自菲薄,雖然你在多壁城和朝鮮的事,不值得宣揚,但朕知曉你的能耐,如秉寬所說,你並非庸碌之人,但有時需要把你的潛能給激發出來,你也要正視自己的能力才好。”

唐寅聽得一臉懵逼。

我自己有超能力?我為啥不知道?我正視個啥?

“至於陸卿家你,朕最近調閱過你過去為官各處,所有的政績履歷,也驚歎於你在軍政上的造詣,也在奇怪,以你的能力,為何之前朝廷就從未提及和舉薦過?要不是秉寬提及,朕也不知有你這般人才。”朱佑樘道。

朱佑樘當然理解不了。

因為張周在用人上,都是“開卷考”,把一個人從歷史最高光點發掘出來,甚至是用歷史對此人的總結和定性,來決定此人是否可用。

能是當局者所相比的?

就好像陸完,譭譽參半,但能力絕對是突出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急功近利,擅於與人交際。

說白了,就是容易被收買。

也只能說眼光不行沒看出寧王的狼子野心。

陸完道:“臣只是盡職盡責,未敢遺忘身為臣子的本份。”

朱佑樘笑道:“那還是你自己出色才對。秉寬從那麼多官吏中,把你挑出來,你也應當儘可能去回報他的信任,也回報於朕對你的器重。”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