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見風使舵之徒(3 / 3)

小說:大明第一貢生 作者:一語不語

李東陽嘆道:“說來也是,最近幾年,也沒誰會跟此人一樣,對我臣僚如此生分。”

前有蕭敬和李榮兩個提督東廠太監,二人都“老實巴交”,身為特務頭子卻對文臣客客氣氣,會讓文臣產生一種“東廠不過如此”的印象,而李璋也不過是正常了一些,就會被李東陽等人冠以“惡吏”的名頭。

“現在已能確信,王伯安和王德華二人領兵,於草原上並無所斬獲,眼下只有東西兩邊各一路人馬,尚未有訊息,說來……他們都曾是張部堂的嫡系,李閣老也該知曉,那馬儀曾有劣跡,也是靠張部堂的迴護,才有今日。”

熊翀即便再不想跟張周站在一隊,也知道現在張周是他的上司,且是能關乎到他官途的人。

所以即便在李東陽面前,熊翀也沒有刻意去說張周的壞話。

而提到馬儀的事情,看起來也只是“就事論事”。

李東陽道:“那也正好,張秉寬自以為事事都能如他所料,且不知這上天自有公斷,豈能容他次次放肆?這一戰就是給他的教訓。”

熊翀道:“說是戰敗,也為時尚早。”

“無功便是過,西北各處勞民傷財,到現在都無進展,難道不是策劃者的失職嗎?如果你們兵部下不去狠心,那以後兵部有什麼事,也別找這些人,礙眼的事,沒人願意做!”

李東陽就是拿出“割席”的架勢,讓熊翀知道。

你要麼代表兵部把張周給消滅,將他杯葛,讓皇帝知道你們兵部其實也容不下張周。

要麼……以後你們兵部就是朝中六部之外的衙門,休想傳統文臣再給你們一絲一毫的協助,你們兵部要是有本事自立,那你儘管不用來求著我,以後有什麼事自己解決就行。

熊翀思忖之後,也顯得為難道:“這件事,也容回去商議一番。”

“我說什麼了?”李東陽甚至帶著幾分惺惺作態。

“沒有。”熊翀急忙道,“李閣老您只是說,在此戰中,或有人失職,我等也會回去查查。”

說完,熊翀就要走。

“你等等。”

李東陽隨即將熊翀給叫住。

熊翀道:“李閣老有何提點?”

李東陽猶豫之後再道:“實在不行,就把南方的軍務給著重提一提,兩廣的事情,還有江淮、南京、浙江,讓陛下做一些轉圜,由張秉寬去南方再為南京兵部尚書,也不是不可。南方他布了那麼大的局,讓他去管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東陽似乎也知道,想試圖讓皇帝徹底放棄張周,是不合適的。

只有讓張周逐漸遠離皇帝,當皇帝身邊不再仰仗於張週一人時,旁的大臣才有機會重新獲得皇帝的信任。

“這……”熊翀顯然不想幫李東陽謀劃。

“最近,龍虎山的那位張天師,也要到京了,他什麼身份什麼能耐,你也該清楚。這天下之間,天師只能有一個,道家的事,讓他們道家自行去解決,如果一個道士都能長久安守在兵部尚書的位子上,甚至北方遭遇戰禍都不加問責,那朝堂豈不成了蛇鼠氾濫之地?若此事成,這兵部……也自然由你……你該知曉我的意思。”

不是白用你,你能幫忙做成這件事,就把兵部尚書的位子給你。

熊翀顯然不覺得這是什麼好提議。

燙手山芋……

我現在當兵部左侍郎,已經是高危職業,讓我當兵部尚書?那不等於是把我架在火上烤?

真以為官越大越好呢?

“這天也涼了,兵部有什麼置辦的,在京的官員中有什麼缺的,也只管說一聲。”李東陽道,“這些人能幫忙的,也都幫著。張秉寬在朝這幾年,朝臣噤若寒蟬的,也沒過什麼好日子,如果他能去南方留個幾年,以後再回來,他正常當他的尚書,我等也早就退了,井水不犯河水,也不算是交惡。你覺得呢?”

熊翀無奈道:“在下明白,在下只是覺得……有些事,實在是力不能及,非要讓在下表明態度的話。那在下……還是願意為李閣老所驅馳的。”

說完,李東陽便打發熊翀走了。

等人走遠了,李東陽望著背影,卻好似是惡狠狠道:“見風使舵之徒。”(本章完)

喜歡大明第一貢生()大明第一貢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