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那倆人另有目的(1 / 2)

小說:重生之我的1992 作者:瑤湖居士

“小唐!小唐!哎呀果然是你啊!”

陳文和唐瑾在候機廳,忽然聽見有人喊唐瑾。

扭頭望去,兩個中年男人來到唐瑾和陳文身邊。

來者是唐瑾的熟人。

唐瑾站起身,施禮打招呼:“張副臺長好!沈導好!”

陳文不認識這倆人是誰,但看唐瑾的架勢,他不得不跟著站起身向兩人打招呼。

張副臺長和沈導演也向陳文問好。

張副臺長說道:“這位就是《走進新時代》的作者陳文先生吧!我是久仰你的大名了,終於見到真人了!”

沈導演說道:“陳文先生如此年輕,就能寫出如此優秀的主旋律歌曲,讓我佩服啊!”

陳文連忙謙虛說道:“不敢當!我自己只是個初出茅廬的自由音樂人,今後還要多向兩位前輩學習。”

四人落座,聊了一會,陳文了解到這次參加會議的一些內幕。

1992年1月份,偉大老人到南方走了一圈,帶來了很好的影響力,全國各地各單位都在為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鼓掌歡呼。

再過不到兩個月就是七一了,各地的媒體單位紛紛向帝都送上了獻禮作品,這次在帝都舉行的媒體會議就是對參選作品進行交流。

滬市音樂臺呈送到市裡的《走進新時代》獲得廣泛好評,市裡原本是希望歐臺長和陳文去開會,但歐臺長主動把自己的名額讓給唐瑾,他的理由是“小唐與詞曲作者更熟悉”。

滬市電視臺也呈送了一部優秀紀錄片,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滬市取得的巨大成績,沈導演就是這部紀錄片的導演。

但是實際上,沈導演帶領他的團隊在拍攝過程中,既拍到了成績,也現了問題,於是他把樣片剪成了兩部紀錄片,呈送的獻禮片是反映成績的,另一部反映問題的紀錄片卻遲遲不敢拿出來播放。

對於另一部反映問題的紀錄片,滬市電視臺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滬市電視臺很多老成派的意見是等七一之後再播放。

沈導演說,七一之後是十一,可能到時候還是不適合播放。

這次去帝都開會,沈導演想找一下他在央媽的同學,聊一聊第二部紀錄片的事,徵求一下更廣泛的意見。

滬市電視臺的張副臺長是沈導演的直接領導,他很支援沈導演的工作,但是在眼下這個時間節骨眼上,他也不敢亂做主張,這次去帝都,他也想拜訪一下他在廣電的老同學,聽聽他們的意見。

陳文聽完這些內容,頭都大了。

對於唱讚歌和唱反調的紀錄片,陳文自然是有他心底裡來自21世紀的觀點。但是對眼下這個話題,陳文也無法表意見。

他既沒有義務和責任去表意見,也沒有替人請願的意願。

拋開復雜的人事和社會背景關係,如果是唐瑾遇到這樣的難事,陳文肯定會想辦法出主意。

但今天這事是滬市電視臺的業務,跟唐瑾她們音樂電臺沒有半毛錢關係,改革開放帶來的成績和蒼蠅多得數不清,根本不是陳文能夠去攙和的。

所以陳文選擇了看戲,不表意見,更不會去主動干預。

與陳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不同,唐瑾這會感覺特別不開心。

唐瑾覺得挺鬱悶,電視臺的兩個大咖你們幹嘛把這種事告訴我啊!你們什麼意思啊!真討厭!

唐瑾心裡的脾氣不是沒來由的。

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大半年以來,唐瑾見識了很多事情。

從智慧上,唐瑾遠遠高於那個給領導當跟班的朱翔同學。

工作中的很多事情,並不是你知道得越多就越好。很多時候你知道得越多,反而越壞事。

特別是一些容易被人扣上“歪帽子”的事情,如果你在初期也聽聞了這種事,很容易被人聯想到你是否也參與了。

這種聯想,往往伴隨著傳聞,會逐漸在一定範圍內擴散。

擴散到最後,傳聞的版本還會生異變,最後連性質都會生不可控的改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