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家鄉的來龍去脈——靖江

小說:鼠年說鼠人 作者:瑾握國

1964年夏,鼠人結束學習生活,直接回鄉當農民。鼠人記得從小時候時起,工人叔叔,農民伯伯就常掛在嘴邊,也常自思,伯伯者,大大也,是對同輩中排行年長的男性的稱謂吧。可為什麼農民稱伯伯,工人稱叔叔呢,自然有農民土生土長,深深根植華夏這片沃土,早於工人出生之緣由。

然而,實際上,准入當農民伯伯很容易,很簡單。鼠人原先戶口就在家,回家到生產隊參加勞動,順理成章。沒有填過任何表格,未經面試,也不像後來求學、入職許多行業要進行體檢,或經過什麼技術培訓。所以,後來他感到,360行,就是種田當農民最簡單,乃至最後這段經歷,在履歷表上沒有任何體現,拿不出這段“經歷的書面記錄”,如有需要,只能讓生產隊、大隊打證明。

鼠人當農民就在自己的老家鄉,知根知底,什麼都熟悉。靖江是瀕臨長江的江北小縣,南面隔江與江陰相對。縣域內地勢北高南低,以老橫港為界,分“老岸”與“沙上”。“老岸”,顧名思義,就是最初長江的老江岸;“沙上”,意思也好理解,就是後來長江北岸沙灘圍起來的一片田地。

這裡,不妨說一說靖江的發展歷史和命名來歷,還與鼠人現在的生活地很有聯絡呢!

靖江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縣,至今已有549年的歷史。東漢末年,這裡還沒有陸地,只有一片滔滔的江水,江水中突現出一座獨峙的山,名叫孤山。後來由於江潮的沖刷,在孤山腳下漸漸隆起一塊塊沙洲。沙洲又連成片,成了陸地,對這片陸地,後來人們稱之為“馬馱沙”。為什麼叫“馬馱沙”而不叫別的名稱?這個謎底,直到建縣後的五十三年,即明嘉靖三年(1524年)才被揭開。

這一年,有個叫易乾的靖江知縣到西沙視察,走到焦山港(今東興鎮),發現一塊斷碑,上面隱約可以看見幾句碑文,其中一句是:“此沙是吳大帝牧馬大沙……”吳大帝即吳國國君孫權,這說明三國時期,孫權的部隊曾在這裡牧過馬。這一發現,解決了兩個大問題:第一,它證實了三國時期,這裡已經有了一塊不小的陸地,而且開始有了人煙;第二,弄清了這塊土地為什麼叫做“馬馱沙”。原來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馱”都是諧音,說訛了,就把“牧馬大沙”誤成了“白馬馱沙”,久而久之,便簡成“馬馱沙”了。由於有了“馬馱沙”這一名稱,其他與“馬”有關的別稱,也就先後出現,如馬洲、驥江、驥渚、牧城等等。其中馬洲和驥江,直到現在還作為靖江的別稱在使用。

宋代,“馬馱沙”曾改名為“陰沙”,元代又複稱“馬馱沙”;改稱“陰沙”,是因為它地處江陰之北的緣故。“馬馱沙”改為“靖江”,是在明成化七年建縣之時。此時馬馱沙隸屬江陰,由江陰知縣代管。但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馬馱沙的面貌已和過去大不一樣:它的地域擴大了,人口增加了,經濟也逐步地發展起來,這就需要有相應的行政機構來管理。更主要的是,這裡地處江邊,經常受到海寇的騷擾。雖有江陰管轄,但兩地畢竟隔一長江,維護治安有諸多不便。因為以上原因,應天(南京)巡撫膝昭便上書朝廷,建議將馬馱沙從江陰劃出,單獨設縣。他提出的建縣理由是,這裡“居長江下游,扼江海門戶,扞衛全吳,足稱重鎮”。其重要性雖然是從軍事上講的,但講得很確切,很充分,因而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新建的縣叫什麼名字呢?因為它具有“扼江海門戶”的作用,就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為它瀕臨長江,是一座江邊城邑。

喜歡鼠年說鼠人()鼠年說鼠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