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谷前要塞防禦體系(1 / 2)

小說:風起南洋 作者:葡萄無牙

第122章 谷前要塞防禦體系

數天後

186o年元月初

馮國輝再次來到了爛陀山要塞,對這裡竣工的要塞設施進行了詳盡的驗收視察,總體表示相當滿意。

爛陀山要塞共分為裡、外兩層結構,外層為谷前要塞,佔據了整個要塞建築施工總量的八成以上。

遠遠看去

宛如一條堅實的臥龍截斷去路,高大而堅實的紅褐色岩石由洋灰抹縫,層層疊疊砌築完成,厚重而難以撼動。

岩石城牆背後是用鋼筋籠澆築的8o公分混凝土牆,寬達4.6米主牆體由夯土建成,並且內有傾向混凝土砌牆加固。

這是結合西洋與華夏城池要塞建築優點於一身,精心打造的堅實要塞體系。

在右岸主城牆上

有明顯兩個突出的歐式稜堡,高高的尖頂式瞭望塔下,密佈著各種炮口和射擊口,能夠與城牆主體形成複合式火力打擊體系。

一條奔騰的河流從山谷間傾瀉而下,由於時值雨季,寬達8o餘米的河面愈的湍急暴躁,河水打著旋的奔騰下瀉,出轟隆隆的急流水聲。

右岸要塞主體深入河床中約四米多,邊緣呈現半圓形的混凝土底座,並且有上窄下寬的粗鋼籠繼續向河面方向延伸5米多,表面荊棘密佈,鐵刺叢生。

而鐵山鎮出產的磚石,鋼鐵產品,服裝,蔗糖,麵粉,精米,油,日用百貨和食品也透過馬拉過載鐵軌車,源源不斷的向泗水城輸送。

由於軍事管制的需要,鐵山鎮居民非經特別允許,並獲得特別通行證,平日裡不允許邁出爛陀山谷口要塞一步。

能夠駕駛馬拉過載列車的都是傷殘軍人,從鐵山鎮向外輸出產品,向內輸入煤炭,木材原料時,馬拉過載列車一般採取“換人不換人車”的方法。

谷前鎮是從泗水城至鐵山鎮必經之處,因為熱鬧的中轉貿易而興盛起來,漸漸成為一座繁華的商業城鎮。

要塞後方修築了大片的磚石房屋建築,用作駐軍和商用,兩道要塞之間的寬闊谷地如今形成了熱鬧繁華的小鎮,常住人口達37oo餘人。

僅煤炭包括焦炭一項,就有數十家商行貨棧經營,

谷前要塞主城門由一主兩副組成,正常情況下主城門都不開啟,除非大帥親臨和軍隊大舉調動以及節慶日慶典,平日裡一律關閉。

馬拉過載鐵軌車經過倉庫區,就會天女散花一樣分出數條支線鐵軌,分別駛入各自的倉庫中,極大的便捷了裝運步驟。

可以看到

兩個副城門一個進,一個出,不管貨物還是人員都是如此,行駛在鐵軌上的馬拉過載鐵軌車互不干擾,將海量的貨物輸入進倉庫區。

沿岸護坡都修築成8o度以上的岩石陡坡,距離河面約三米高,敵人即便從河中大舉侵入,也難以爬上陡直的岩石護坡。

而這個中轉點,就在谷前鎮。

正常開啟的是左右兩個副城門,每個副城門都有一條鐵軌透過,可供運輸煤炭和鋼鐵產品的馬拉過載鐵軌車透過。

豐收時節的甘蔗,小麥,稻米,平日裡大量運輸的煤炭,木材和焦炭,都是由一列又一列馬拉過載鐵軌車輸送進來。

兩匹大騾子可以拉拽六輛過載鐵軌車,四匹大騾子可以拉拽十輛過載鐵軌車,每輛鐵軌車載重約兩噸左右。

右岸要塞主體和左岸附屬要塞,再加上封閉了群山中的羊腸小道,共同組成了第一道堅實的谷前要塞。

這個小鎮,因為谷前要塞而得名,所以被稱為“谷前鎮”。

所以在頂端還設有的射擊臺,可供士兵對河中漏網的敵軍補槍射擊,彌補防禦體系中的任何一點漏洞。

這是為了防止敵軍進攻時,從河面的薄弱處突破。

嚴禁輸出任何軍事,民事和工廠之類訊息,這裡是完全獨立於外界的世外桃源,也是南洋軍的工業核心重鎮,對外則秘而不宣。

一般來說

從外界進入“谷前鎮”的馬拉過載列車,進入倉庫區後,馬伕就可以順序離開,在指定區域休息等待。

所有鐵山鎮的工業產品都輸入到谷前鎮中轉,所以在谷前鎮修建了幾十座大倉庫,更有多達數百家貿易商行,經營不同的品類。

剩下的運輸路程,則由鐵山鎮內部派出的馬伕驅策騾馬,將貨物輸送至要塞內部,反之亦然。

在軍隊嚴格管控下,倉庫區內裡外雙方不允許交談,不允許接觸,甚至見個面都是奢望,更不用說傳遞訊息了。

正是因為嚴格的保密制度,荷蘭殖民總督府對鐵山鎮這樣一個工業重鎮的生產能力一無所知。

馮國輝揹著雙手走在谷前要塞上,在要塞前方是寬闊而平整的廣場,廣場泥土經過夯打,鋪上了石灰層,粉煤灰層和碎石層,不長一棵草,也沒有一棵樹。

要塞廣場是舉行大規模閱兵和群眾遊行的好地方,看上去一覽無餘,沒有任何遮蔽物。

回看去

在群山掩映的深處,是鐵門栓一樣的第二道防線,即“谷口要塞”。

站在高大的城牆上,谷前鎮鱗次櫛比的建築盡收眼底。

繁華的街道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