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家分晉

小說:王朝的腐朽 作者:立日耳

自平王東遷周室,禮崩樂壞,我們所稱之為春秋的時期一直動盪不安。

等到鄭莊公之時,莊公擊敗周桓王,使得周王室的威嚴蕩然無存,原本就鬆散不堪的諸侯國失去了有效的制約。

什麼是亂世?就是一群掌握著強大力量的人得不到約束,那就是亂世。

在這樣的亂世之中,生民渴望力量,是不想自己失去所擁有的,權貴們渴望力量,則是想要得到更多想要的。

君臣上下關係,雖然依舊維繫著諸侯國的內部的平衡,可隨著權力的失衡,動亂便永遠都不會停歇下來。

衛有蒯聵、出公之亂,鄭有共叔段、七穆之禍,宋有華、向之亂、戴氏取宋,吳有專諸刺王僚,魯有隱公被弒、桓公被弒、慶父之亂、三桓專權、三桓內亂、陽虎之亂、定公出逃,晉有曲沃代翼、驪姬之亂、裡克之亂、靈公被弒、厲公被弒、欒氏之亂、晉陽之亂、晉陽之戰......

以上種種,還是筆者勉強能夠記住的,而且本書所涉及的幾個諸侯國,此外的曹國、陳國、蔡國、薛國、邾國、莒國、杞國、小邾國,哪一個不是內亂不止?更不用說還沒有提及的秦國、齊國和楚國這三個大國了。

家業大的紛爭自然便多,但家業小的也並不是意味著鬥爭就不殘酷。

不過,無論如何看春秋三百多年的紛爭,各諸侯國內部的動亂,都是自己家人對付自己家人,國君的位子從這一支換到了另一支,就像宋國的戴氏取宋,也似晉國的曲沃代翼。

可魏、趙、韓三族瓜分晉國,情況卻是與春秋三百年來皆有不同。

魏氏,乃是周文王十四子畢公高之後,周初時得封畢國,畢國滅亡後,他們這一支輾轉流離,一直到晉獻公時才得到重要,成為晉國大夫。

趙氏,乃是造父之後,嬴姓,西周之時侍奉周王室,幽王被弒之後,離開周王室,侍奉晉文侯。

韓氏,姬姓,一說乃是曲沃桓叔之後。

這三家勢力在晉國經營都有數百年之久,最終成功吞併晉國,並且得到了周王室的認可和諸侯的承認,述說其中的是非成敗已經沒有意義了。

而它代表著的,是春秋這個亂世將會更加的混亂,原本的諸侯國們只是掙脫了周王室的制約,慢慢拋開了禮樂的束縛。雖然也伴隨著不少諸侯的消亡,但那些滅亡的諸侯國也不過只是彼此之間正常的征伐,西周之時便有,如今只是更加頻繁而已。

可突然有一天,一個臣下取代了原本的諸侯,原本天子與諸侯之間的禮樂崩壞擴大到了諸侯與臣子之間,而它也必然會讓天子與諸侯之間的關係愈發崩壞,直到如商代夏,周代商一般,再為天下換一個主人。

而它帶來的一定是無盡的殺戮和混亂,因為所有人都慢慢清晰了一個目標,他們可以爭,他們也一定可以爭到,之時最後鹿死誰手的問題。

春秋,或許是大家在混亂中慢慢尋找一個目標,找到了,春秋也就結束了;戰國,則應該是大家為了目標,不惜付出一切的代價,都要實現之,等到那個能夠實現的人出現了,戰國也就結束了。

帶著如此的思考,不禁讓筆者有些感慨,從歷史全域性的角度來看,在某些時刻就會有應該出現的人,為歷史的程序推動那麼一小下,從而向著如今我們認為應當是這樣的方向前進。

正如三家分晉,它覆滅了一個原本強盛的諸侯國,為亂世增添了更多的混亂和不確定,也為田氏代齊、秦國東出做好了鋪墊。

可從當時考慮,魏、趙、韓三族也不過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不關後世,不關歷史,在於名正言順,在於人倫私慾。

不以歷史的全域性性去看它,而是從文明的推動力去看它,路都是我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喜歡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