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是現在社會流行的說法之一,也是網路流行的說法之一。給了大部分人一種心理安慰,因為一部分人的富有,讓另一部分人心理不平衡,因為沒有經過大量努力就拿到了收益,而且收益巨大,所以就得出一句結論,選擇大於努力,給自己找一個合理的理由,來短期自己欺騙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有變化。

選擇是必須的,而努力也是必須的,因為有了選擇就有了生存職業的多樣化。而不是被無良的老闆死死固定在一個崗位,卻沒法辭職,沒了經濟收入就要老命。隨著時代的展越來越快,隨著網路資訊流通的越來越快,雖然打擊了一些傳統職業,但也催生了很多新生職業。所以21世紀是全民創業的時代,而工作的分類更是多樣多。

商品消費從最基本的為了生存,基本的衣食住行,變成了豐富生活質量,多樣化消費。為了更好的促進消費,所以商家為了迎合市場,做出了個性化商品的量身定製,從高定商品到普通商品針對普通的客戶而個性化定製。只要能賺錢,就能做出一些改變方案。

社會有三百六十行,但行行都不容易。每個行業對於一個賽道,而每個賽道的玩法都不也一樣,所以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就算是一個行業的不同專業的技能也不互通,所以不換行業窮三年,換了職業,換了賽道和人脈網路,窮一生。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選擇是多,能給自己就業帶來一些考察,若是選擇大於努力,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選擇對了就不需要努力了,或者說努力少就能獲得大的收益了。都不怎麼需要努力,如何知道行業到底適不適合自己,都沒吃過美食就直接評價了,是不是太玄學了點。

雖然現在社會的展快,而且行業也很多,但每行都有每行的要求,並不是說自己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先不說每個行業都有對應的大佬,任何行業的基本篇基本三個月就可以做到,但人人都能做到的,並不重要,根本形成不了行業門檻。除了外賣和計程車和網約車,這種職業,沒有任何門檻,只要有了車,或者交個押金,就能入職,而且入職也沒什麼所謂的培訓,只要會最基本的常識就行,而且並不需要什麼團隊協作之類的,一個人就能做,多個人反而影響效率。

大部分的行業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習,最短三個月,駕照拿證,或者三年學習。當學徒也是三年起步。若是武行,十年學期才能出師。不同的行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系統,若是僅僅靠選擇來定義行業,多少說服力不夠。而且每個行業都相當複雜,越學習深度越複雜。學醫三年口出狂言,再學三年不敢妄言,最後三年閉口不言。然後行業的前期,都很簡單,就容易給學徒帶來一種縹緲的感覺,然後就是狂妄自大。但隨著學習的量和難度加深,就不敢飄了,也現了自己的無知,對於行業的評估錯誤。

若是不需要什麼努力就能拿到結果的行業,要麼門檻低,大部分人都能做,要麼這個行業本身就存在問題,絕對不是長期的正規行業,再或者說,這個行業屬於撈偏門。乾淨的錢不容易掙,是必定的。能見光的錢都惱火。不能見光的錢,容易掙,但流失的度相當快。來的快,走的更快,所以沒效用。天道人道地道都能取錢,黑道也能取錢。天道的錢來自於社會的機遇,人道的錢來自佈施或者長期工作。地道的錢來源於德行,以及消費習慣。黑道也能取錢,撈偏門以及不正當收入都屬於黑道的錢。黑道的錢,從黑道來,自然從黑道走,留不住,也不會用於正當的開支。而且黑道的錢見不得光,一見光必定融化,根本留不住,也存不住。

一個人的經濟收入,取決於行業,不論是工資還是收益,都由工作決定。若是由努力決定收益,那麼不努力,老闆可能短期不會說,但長期混日子,如果不是在大型的公司混日子。小公司就那麼點人,老闆一眼就知道那個在混日子,短期內,會不斷的說,批評,若是自己一直不努力,那麼等待自己的結果,只有炒魷魚這唯一的路。因為老闆需要的是效益,業績,並不會關心員工的死活。除非是大型的公司,上了幾百號人的公司,因為人數實在太多,而且高管又懶得去管理太多的事情,自己能拿工資就好,沒必要去為難員工。所以老闆就是曉得有員工在混日子,但人數太多,也就懶得糾結了。

對於老闆來說,一是骨幹員工,二是技術總監,三是股東方,不能動手。一是公司的核心力量,二是公司的總工程師,是壓場級別的,三是公司的給錢方,都是不能得罪的存在。但對於基層的員工,可以隨時跑路不幹,也可以隨時做壞事的員工,並不會太關心。若是自己知道了基層員工在娛樂,在做自己的私事,或者不努力工作,混日子,一旦現,肯定就直接開除了。職場的生存是你死我活的競爭,而且同事只是同事,並不會有其他的太多聯絡,同事也不會幫助自己太多,畢竟同事只是一起共事的人,僅此,其他方面不太現實,而老闆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公司的業績。換人是必定的事情,最多就一個週期的問題。

選擇大於努力,對於極少數職業來說,可能行的通,但對於大部分職業來說,不太現實,因為一旦不努力了,可能自己就從公司滾蛋了,也就談不上選擇了,而且職業試錯是有時間和經濟成本的,並不是說試錯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自己想怎麼耍就怎麼耍,任何一個職業做一個月只能是瞭解這個職業大致情況如何,僅此,談不上其他,也沒有資格談其他。哪怕只是一個很小的職業,門道都多,並不是看著那麼簡單。看著簡單的是自我感覺。

先努力,然後知道職業如何,再考慮是繼續試錯還是就選定職業買定離手了。對於一個行業的判定,肯定是先預估行業,覺得自己看的起了,然後再做一段時間,從各個步驟瞭解事情。而不是說一來就定義了。

在演藝圈,橫店混日子的群演一大把,但不論幾年過去了,還是那麼幾個人在高度活躍著,新的演員能跳出來的很好。就算不是走演戲路線的,走武戲的,走文戲的就那麼幾個,並太多的人員變化。

王寶強是從橫店展出來的武星,但橫店每年那麼多人去,在武戲圈子就紅了一個王寶強,幾年後,還是那些固定的人在活躍。若是選擇大於努力,每年去橫店的人那麼多,就沒有李寶強,趙寶強?若是選擇大於努力,那橫店的武星因為多的選擇不過來。肯定是百花齊放的情況,而不是固定那麼幾個舊臉,一直沒有改變。

就算不算武星,從喜劇類,就出了周星馳,知名度大。然後喜劇類的新生就出了一個沈騰。多年過去,還是隻有一個沈騰在活躍。並沒有太多的喜劇明星跳出來。所以一個行業的頂尖就那麼幾個人。若是真的有才,拍了電影能賺錢,那個導演會跟錢過不去,真有抗住大旗的演員,早就簽約了,怎麼可能放著錢不賺。

王寶強在去橫店前,從小就沒怎麼考慮文化的路線,而是直接奔少林寺當弟子,從最基本的開始學,多年學習沉澱,把自己的一身武藝充分的學習完了,武技吃透了,融會貫通了,自己都沒出山,而是不斷的打磨自己的本事,先學藝再修身。就算放在少林寺的環境,王寶強也是前三級別的武功高手。有了少林寺以年為單位的學習,所以把自己的本事完全學懂了之後才考慮出山,進演藝圈。

就算是王寶強在橫店,一樣跟別人一樣,從最基本的群演開始演戲。而且一開始演戲並沒有主打武戲,因為沒機會,橫店的武星有,武戲有,但沒有王寶強的份額。一個新生去跟老生搶資源怎麼可能。所以王寶強在橫店也是不斷的演戲,在演戲的過程中,抓住了機會,才讓別人知道,這裡還有一個級武星,才能跟那些老生搶資源,搶戲份。

王寶強在少林寺學藝長達以年為單位,早就過橫店的大部分人了。而且多年的靜心學習,也把心性打磨了,穩的住,而不是想著一夜爆紅。而且王寶強的身體素質肯定比一般的普通人強大,所以從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來說,王寶強是努力在前,自己手上有貨。然後出山的時候,就已經甩開同齡人一大把了,才為後面的武戲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王寶強的武戲在橫店本來就稀缺,看到武戲能賺錢,那個導演不想自己賺錢。

王寶強在橫店中,並沒有仗著自己的武功而耍大牌,而是接戲,不論是電影或者電視劇,都接了,慢慢的打磨著自己的演技。因為武技在少林寺已經打磨好了不用考慮了,所以當下的工作是演戲,就把自己的演技打磨好。打磨好了才能拓寬自己的戲路,而不是卡死在了武戲。

王寶強最開始的戲從一個小配角,群演。到後面的武戲,一個人撐了一部戲,再到後面,揮自己喜劇的天分,從武戲到喜劇的戲路的擴充套件,都是一步一步展。若只靠個武技,就只能排武打片,那麼自己的戲少了,肯定收益就小了,若是自我畫牢,頂多就一個武星。而且觀眾的喜愛很多,除了武技外,還有大量的人喜歡喜劇。喜劇作為演藝圈的核心戲之一,也是熱門的戲。王寶強靠武技紅了,靠自己的喜劇天分,不斷的延伸自己的戲路。再從喜劇篇到故事篇,從最基本的外在表演再到具有深度的故事電影展,只要自己能接的基本都接了,絕對不推。所以有王寶強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還是有一定的票房保證,有了票房保證也就有收益了。

就算是王寶強退出演藝圈,一樣會有人替補上位置,最多就換個風格。穿西裝的張晉,玩軍事的吳京,還是暴力美學的甄子丹,再或者動作大開大合的謝苗。喜劇也有沈騰,只要王寶強退了演藝圈,就必定有人能替代。但只要王寶強不退,一直工作,那麼演藝圈就必定有王寶強的位置,所以只要演戲就能收錢。

一個行業能掙多少錢,一是由行業,一是由人決定。大部分的行業只要做到頂尖基本收益都高。玩武技的王寶強靠演戲掙到了錢,靠自己演技夠硬的趙麗穎也掙到了錢,不論那種演員風格,只要自己的展到行業的頂尖基本都能賺錢。而且演藝圈,拍一部劇,殺青後,本來就可以一次掛上不同的平臺,在一個時間段,服務大量的人,而不是技術只能單一的一個人去服務一家。靠手藝吃飯的師傅,只能弄弄家庭的水電什麼的。只能接一家做一家,做好了再換下一家。

演戲是一個團隊,而男女一號肯定是收益最高的。一個團隊肯定比一個人更能打仗。而且劇上映後,在不同的平臺掛起,能在短期內服務無數人,自然收益高。而且一年的時間,能拍不同的戲,能接大量的劇,只要自己想做,就可以一直拍。或者說乾脆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當導演,去培養自己的演員,肯定比臨時搭夥來的更加方便。而且作為演員有著自己的公司,肯定不需要考慮太多,公司就足夠給自己解決大部分的問題。而自己只需要好好演戲就行,其他事情一律有其他人解決。而且不用擔心自己的公司不給自己工資,這種麻煩對於臨時的團隊會有問題,但對於自己的公司,幾乎不會拖欠工資。

若不努力,如何只選擇,而只選擇,不深入的研究,什麼都是基本篇,門外漢又能幹什麼?一個行業的收益,一個月基本就知道了,有沒有必要固定行業只看自己。大部分行業做到頂尖都能富有,但頂尖的人幾乎是固定的,所以很難。如果不努力了,等待自己的只有開除,這才是現實。所以認真選擇,然後努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