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日子混與不混有差距

從譚美女把作文講完了,然後就下臺了,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開始預習了。然後晚上三節晚自習,就純粹自己玩自己的了,我級喜歡這種感覺,因為沒得人管啊,老師不管,同學自己都忙的很,根本沒人管,只要不是玩的太大,基本都預設了。所以嘛還是可以的哈,我看其他的書籍,就看自己的。因為老師都走了,只要熬到放學就行了。書籍第一章稍微有點難看,準確的說是我有點不習慣閱讀,好久沒讀過書了,上次的名著看是看懂了,不過費了好久的時間才懂,以我目前的能力別說學習了,就是讀個書都覺得困難的很。不過嘛讀小說的話,還是容易點。這也不是我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人的問題。比如說不想讀,不想學習,或者說覺得學習枯燥,再比如說覺得做作業難的很,不但要做完,還要保證正確率。就比如說數學題,錯一個數字,那結果就錯了,一道題就基本廢了。那種挫折感好惱火嘛,也不是我們不想學,而是真的無能為力。

但是呢,當我讀書過了前三章的時候,感覺自己適應讀書了,就好受點了,跟文字打交道原來還是沒這麼惱火,我幻想的困難佔了一大半。所以說啊,連讀書都不會,想玩轉其他的,也可以,但是嘛代價很大。如果讀書付出一倍的努力就足夠了,那麼做其他的行業,可能付出的努力起碼三倍往上。

想起當初學習街舞的時候,找老師受挫,學舞蹈熱的惱火,然後學完之後身體痛的惱火,再然後就是努力了,也還是會有人來搶走你的機會,你的資源。哪像讀書坐著就行,然後跟著走,專業的環境,專業的老師,好爽嘛。不吃幾次虧,不上幾次當,不會珍惜讀書的時間。

現在感覺習慣了都還好,不過這書讀起來,目前感覺沒什麼用處,不曉得是書籍沒得用,還是我沒得用。管他了,先努力再說,有沒有用處,以後會知道,不管是我還是書,總有一個結果的。同學看到我在別的書籍,頓時來了興趣。李同學說:“我看你娃,平時搗亂特別的兇,現在怎麼感覺像換了個人,然後嘛想當初鬧的最兇的就是你們幾個,現在怎麼想起了要讀書了,還要學習舞蹈,我表示好好奇的感覺,你是出門的時候頭遭門撞了麼,最近感覺神的很。以前你連學校的本科都不學的,現在連課外的書都讀了。下步是不是還打算去跑圖書館,如果你娃去跑圖書館過一週以上,我請你喝杯奶茶。”

我回答:“那這杯奶茶你還真的請定了,我打算就這幾天了,天天去泡圖書館了,所以嘛我要大杯的哈。節日過後,就是星期一了,當然要好好奮鬥了,我可不想一直這麼下去,天曉得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同學笑了笑,沒當真,以為我開玩笑的,話說一杯奶茶不過幾塊錢,好大點事情嘛。以前沒怎麼看課外書,現在看書了,感覺是有點不一樣了,但是那點不一樣,又說不出來,感覺自己詞窮。想表達點啥子,但是文化沉澱不夠,說不出來,然後感覺東西又不夠。

這就是讀書的第一層境界,適應,先適應文字或者數字,適應了後,再擴大體量,當體量擴大到一個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就進入了實用篇,但是呢,這個期間級難熬,因為屬於過渡期,所以這個時間只能無捷徑的大量閱讀,除了這個唯一的辦法外,沒有其他辦法。就像磚頭一樣,可能一塊磚頭,自己想不出來去堆成個什麼玩意,但是隨著磚頭多了,或者說級多了,自己想堆個什麼玩意就堆個什麼玩意。有的人堆的屋子,有的人堆的車子,有的人推的雪人,當然了,這個純粹看自己的愛好。比如說我喜歡喝茶,然後嘛我就一直喝茶,但是呢有的人喜歡喝飲料,那就一直喝飲料。

所以說目前的我還剛剛進入讀書的第一層境界,至於這個境界要待好久,我也不曉得,但是呢我會一直讀,在不斷的積累中,總有個時間,總有個答案。起碼我還有個盼頭,或者說現在的努力在未來的某天肯定能起作用。

讀著讀著,聽了幾次鈴聲,然後放學了,但是呢由於本人不屬於那種級聰明的人,所以嘛讀了一小部分,我覺得自己進步了,因為讀書的過程中又多了點感悟,雖然這感悟可能沒什麼商業價值,但是我覺得讀書這個行為還是很舒服的。因為還有很多沒讀,所以嘛,我就決定了,自己帶著書在屋裡讀,什麼時候讀完,什麼時候就換本書讀。

所以呢放學了,快回家,因為小敏住校了,所以我沒興趣等小星,因為人家有同學,然後我也不想跟同學同行,因為人家一群群的級慢。然後第一次不合群的感覺,居然是這種的,現在想想其實不合群其實也沒什麼嘛,以前做什麼都要合群,就算不合群也要想盡辦法合群,現在嘛覺得也就那樣。

回到家了,老媽早把晚飯做好了,很快的吃完了,就坐在桌子上面讀書了,原來不打遊戲,回來讀書的感覺是這樣的,比玩遊戲爽多了。原來那些學霸是這種體會,然後看到人家學霸在讀書,現在覺得也沒什麼神秘的了,我覺得我也能提升成績,也能保持讀書的習慣。然後行動就是戰勝困難的最好方式之一,當然了行動越快,有結果越快,有了獎勵,自然會更加努力地去改變周圍。現在想想以前打遊戲浪費了好多的時間,如果我拿這些時間來進步,估計早買好裝備了,但是現在嘛也不算晚。然後最重要的是如果我拿到了獎勵,我會直接給小敏,因為人家就是我最初的動力,沒有一絲猶豫的給小敏。有1千給95o塊,剩個5o塊應急保命。

然後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看了一本書,然後這個書的作者就是跟我一個型別的人,然後人家走過了我所有的路,然後透過自己的努力拿到了結果,如果人家寫的書籍記載了所有的問題,然後所有的解決方案,而讀這本書的時間最多1小時,那麼核心問題是這1小時花了,我就不會去打籃球了,也不會去打遊戲了,而是直接讀書越自己。網遊手遊之類的遊戲,我估計也沒得打的慾望了。但是這也不可能啊,因為以我以前的思想是讀書的人都是木頭人,都是書呆子,而他們出的書籍,簡直就是垃圾,就算不讀,我也覺得是垃圾,我根本不會去讀書,也不可能去讀他們寫的書,因為我覺得自己很能幹,不需要去讀他們的書。目前看來,還是自己錯了,錯的離譜,這社會比我牛的人多了去了,人家能做到的,我都不一定能做到了。人太囂張了,挨毒打,吃幾次虧就曉得不能出風頭了。想之前打籃球的時候,我好囂張,學街舞的我好囂張,頂撞老師,現在想想自己的現狀,就是自己導致的,如果我是老師,我也這樣做,選擇順心的學生。

不過目前看來,混日子跟不混日子的差距是有點大,或許一天還看不出來,但是我能感覺到,如果我不混日子的話,起碼最多幾個月,就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了。雖然現在的努力,在當下的時間段沒有什麼效應,但是我覺得自己的生活還是有改變的,最起碼跟初二以前混日子的生活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特別是學習舞蹈期間認識了一群小夥伴,比起比賽的名次來說,這次的生活體驗給了我更大的啟。雖然最開始我還是多恨舞蹈老師,但是現在想想,如果我是老師,一個舞蹈功底級強大的第一名,而且乖巧聽話。一個是舞蹈功底第二名,但是說話很衝,然後做事也不討喜。是我的話,我也會這樣選擇的。從當初的恨老師,到現在的理解老師化解了自己仇恨,都是讀書帶給我的視角。如果是以前的話,光站在自我的角度來考慮,肯定會單方面恨死老師,但是呢恨死老師似乎對人家並沒有什麼實際性影響,相反是自己整的自己一身傷。換位思考能想通一些事情,就像逆向思考,雖然都是思考模式,但是真的很實用。

現在的時間有點晚了,所以天有點黑了,然後我開了燈,第一次為了讀書開燈,雖然這書不是學校的正課,但是我目前只讀的進去這些低難度的書籍。那種高大上的書籍看不懂,與其折磨自己,還不如選個起手難度低點的書籍,大不了前期養成閱讀習慣,貌似也不錯嘛。其實這本書是口才類,要說沒得用是肯定不可能,還是那句話,一本書就是一塊磚,當磚頭達到一個體量後,才能自己設計出想要的樣子。所以後期肯定用到了,不過時間線稍微有點長。

不玩遊戲讀書混時間的話,比我預計的快,玩遊戲有各種限制。玩競技類的技術拼不贏,玩腦子類的,貌似我的腦子也夠玩。玩角色升級副本類的,比如我當下的這個遊戲,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錢來堆,而我目前是既沒得時間,也沒得錢來堆。當然更關鍵的是我的能力有限,做什麼事情都堅持不下去,所以打個裝備,也是一樣的,穿的都是地攤貨。人家在遊戲裡面花錢,是為了自己的遊戲體驗,誰會帶你玩啊。我每天的消費都還依賴父母,我算過的,本人一天吃飯,最多就幾十塊,零花錢一天才1o塊。不是最低配置,但是也不是高配置,就一個級大眾的配置。人家玩個遊戲,可能一把武器都是好幾萬,這個經濟價格,都可以當我一年的開支,雖然我也不知道人家為什麼那麼有錢,而我家為什麼那麼窮困潦倒。僅僅是衣食無憂。然後我的疑問還有很多,第一個就是錢的問題。

玩遊戲,特別是角色升級類的,裡面的裝備系統,寵物系統,坐騎系統,輔助道具系統。越是免費的遊戲越貴,因為人家沒法靠時間賣錢,那麼就只能賣其他一切能賣的,然後把領怪的爆率控制的級低。一個隊去搶資源都不行,起碼要一個族的人去搶資源,還可能不會爆好東西。當然了也可以以另外一種思路玩,比如說殺人越貨,玩家殺玩家,成本就一個洗白藥,但是呢如果運氣好的話,直接爆玩家的裝備可能就幾百上千甚至上萬。而爆領怪,爆的道具可能就幾塊。畢竟領怪的道具,只要是稀有的,大部分在遊戲商城都有,是那種充錢的商城,不是交易所。裡面集中了大部分的玩家都需要的道具,而且人家為了減少玩家的壓力,還特別把價格設定的低,所以殺怪物爆的寶物很廉價,但是呢遊戲把角色爆道具的機率設定的級低。如果一個玩家碰上了敵對陣營,而剛好兩個族在開戰,然後一群人圍毆,可能就勸退一個玩家了。但是呢遊戲會想辦法再把玩家策劃迴歸,比如說給一些其實並沒有用處的道具,主打一個情懷。

一個遊戲從各個地方卡經濟,卡裝備,所以我們這種炮灰流的玩家最沒體驗感。你不可能去對抗人家一個智慧團啊,人家設計的每個環節都是經過大量測試,穩定,再推出來的。但是讀書不一樣,只要你讀,就可以一直讀,沒有人會卡你。讀書就等於跟寫書的作者說話,或者說體驗下作者的生活。當然社會上有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行業的作者,不同水平的作者,前期嘛就像我一樣,屬於學渣,完全可以不考慮那種高大上的書籍,因為看不懂,看不懂跟書死磕,那就是浪費自己的時間,雖然打遊戲也是浪費時間,但是嘛遊戲是有時間限制的。讀書去死磕不懂的,就沒意義了。遊戲玩不下去,我可以直接回城,更新裝備,買道具過,雖然會消耗掉大量的時間,但是讀書卡著的話,不可能去聯絡作者。別人忙著生活,專門給你講課,人家的書籍才賣幾個錢。如果是你的話,出去賣書,如果一千人買書,然後出了一萬個問題,自己是不可能忙的過來的。

我看的書籍,都是新手級別的,所以只需要時間就足夠了。看了一會,動腦子的地方並不是很多,相當於看故事了。不過感覺也很爽,就像一個人在旁邊給你講了半天的各種故事,然後最後給你一個作家的結論,一個故事一個結論,但是由於我的經歷太少,困在學校的,所以嘛只看了書,達不到理解結論的感悟。任何一種經歷都需要錢來推,有了錢才能去各種地方,看不同的景,接觸不同的人,然後領悟各種地方的文化。但是我沒錢,家裡也沒錢,僅僅是混個溫飽,還很勉強。不過無所謂,因為我總會長大的,總會去到各種地方的,現在管他有用沒用,先囤著再說,就像磚頭一樣,一塊磚我只能放牆角,但是磚頭多了自然曉的堆什麼了。因為不管未來的我想堆什麼,前提是我有磚頭堆啊,不然靠張嘴說出來麼,那不純粹就一神經病麼。

又看了一會,一本書終於看了一大半了,然後也有了很多的感悟了,不過太哲學的東西,貌似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意義目前不大。時間過的好快,一晃11點了,該睡覺了,換之前的話,我估計還在忙著遊戲角色裡面設計的各種活動。雖然這些活動對於角色的升級並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重在參與。一可以滿足自己平日的遊戲消耗,幾乎不用怎麼花錢了。二看到人家獲得了極品道具,我也認為那天這種好運可能會降臨到我的身上,然後我就把道具賣了套現,然後去買點零食吃。三活動的型別很多,然後設計的時間點也很妙,幾乎能做到通宵,所以混時間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個活動大約在2小時左右,雖然是重複一個機械式的動作,可能就點個滑鼠。然後看著電腦的畫面,幾乎一個靜止的畫面,但是這就是策劃的厲害之一,給你設定一個動量,但是大部分都是定律。固定的環境,固定的操作,不固定的活動禮物,然後再設計個兌換npc,那麼可以輕鬆消耗掉你的一晚上。

當然了策劃也不會扣的遭不住,比如說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一個玩家費了很多功夫才做了一個活動,然後手都點抽筋了,看到自己換了一堆垃圾,那麼下次曉得這個活動其實沒什麼用處,就不會再去了。但是如果兌換禮物一百次,換了五次高質量的貨,那麼這個時候的爽感就舒服了,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報,可能一個活動的獎勵足夠自己一週的消耗。一方面不至於影響遊戲的道具平衡,另一方面又讓玩家體會到了付出與回報的迴圈。就把玩家吊起,可能為了這五次道具,下次直接擴大參加活動的次數。

所以遊戲商人更有腦子,人家雖然不能直接從遊戲的策劃手裡搶錢,但是人家也懂套現,比如說弄批電腦,然後這幾臺電腦每個電腦開無數個賬號,最高開個十幾個賬號,那麼就可以在一個小時內開幾十個角色,然後進遊戲活動。因為策劃肯定會考慮到給所有玩家體驗感,所以會給個大的活動環境。然後人家一個人只需要守著就好了,就算一個角色的機會只有五次,那麼以5臺電腦算,就算5o個角色,就是26o次機會以上。就是說這些角色產生的道具,就算一個角色一次機會產生一個道具,價值5塊。因為商人的貨都是批次的,所以嘛肯定要比商城的便宜,才會有人大量購買,滿足自己的角色名次靠前。一個5塊的道具定價在3塊,有26o次機會,就是說一個活動的產值在78o塊以上,批次貨再打個折,算個7百,人家一天的收益就是7百塊,但是前提是投資5臺電腦,而且只有活動的時候才能有機會。

策劃只會在星期六和星期天設定好的活動,平時不會設定活動,但是會策劃遊戲商人賣貨,所以總之來說,還是策劃賺的多。所以對於我們這類炮灰來說,玩遊戲只能是混時間。我們跟遊戲商人的唯一聯絡就是把自己的活動道具更加廉價的賣給商人,然後又從商人那裡高價買回自己需要的。但是商人還是賺了,因為我們沒有太多的選擇。而讀書就不一樣了,只要自己願意看,總能看完的,實在不懂,也可以自己上網查資料,比打遊戲輕鬆多了。

所以嘛我從今天開始,選擇了讀書,因為嘛為了我的愛情,而改變自己。遊戲是純粹玩不起了,如果一心玩遊戲,堅持堅持,我相信最多半年,我能開下個副本,但是嘛小敏給我的危機感太大了,人家隨便往那走,身邊都是男同學,萬一那天真的跟別人耍起了,我估計我都哭不出來的那種感覺。更重要的是我還小,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奮鬥,我願意為了她上刀山下火海,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立馬行動。我希望半年內出結果,然後嘛我就可以去跟人家面前耍帥了,起碼要給人家一點希望啊,所以當下準備準備睡覺了,明天接著努力奮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