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你的命,多少錢?(1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真實的歷史上,弘治的確是沒有動過想要殺李廣的心思,他一直都很信任李廣,哪怕太皇太后說過‘今日李廣,明日李廣,果然出事’的話。

李廣後來是畏罪自殺,

即便這樣,皇帝還在群臣的反對之下為李廣辦了比較隆重的喪禮。

因為這樣的信任,李廣也成為了弘治一朝為禍比較大的宦官。

尤其皇帝在鹽引和土地這兩個方面開了口子,宦官、外戚是動輒上奏請求賞賜。

皇帝一允許,那就是千里大堤開了決口,兩淮、兩浙的鹽引每年是數以萬計、十萬計的流向這些人的口袋。李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開中鹽法’的糜壞。

開中鹽法是朱元璋定的制度,內涵只一句話:中原和江南富饒,有糧。邊境地區貧瘠,且軍事壓力大,缺糧。所以朝廷以鹽引為媒介,要求鹽商運糧到邊境,獲得鹽引,這樣才給你做鹽的生意。鹽可是大生意。

這樣維持到現在也百年了,直到弘治朝,取消了,改成鹽商只用把銀子交到京城獲得鹽引,這樣誰會再把糧運到邊關?

原因很多,百年間肯定誕生了許多積弊。也不是弘治一朝弄成了這樣。

但弘治朝鹽引賞賜的太多,導致了‘鹽引的通貨膨脹’哪怕不是根本原因,也是原因之一。

鹽商辛苦運糧換來的鹽引還不如賄賂一下朝廷裡的外戚宦官,當出現這種現象的時候還得了?

再者即便有鹽引也不一定有鹽。

因為鹽的產量是固定的,鹽引卻是嘩嘩的印出來。而且前邊兒全是太監、侯爺在排隊取鹽,一般的鹽商自然靠後,這一節又給了權力尋租的機會。

原來以為這樣改,是朝廷可以把鹽上的錢收到手,有了錢再往邊關撥下錢糧,想起來是蠻好的。

可這是理想,現實是誰都知道,這玩意兒是撥一層,少一層,最後就導致邊軍無糧。

邊軍無糧的同時,朝廷也無錢了。

真是他孃的一群天才。死人都給氣活了。

而這個關口,北邊又出了個達延汗這樣的治世英主,有時候朱厚照這個異空間的人都替他們著急。這要放在共和國,北方早就陳兵百萬了,怎麼可能還能有缺糧的事情。

回過頭來再細想,大明朝的整體生產力並沒有明顯的上升或是下降,這些錢和糧又去了誰的口袋?

掰著手指頭數,肯定不會有錯的既得利益者,是這其中一些負責鹽運的官員、走通了官場路子的鹽商、監守的太監甚至宮裡的一些太監、外戚以及宗室的王爺。

所以他們都是朱厚照的敵人。

既然是敵人,那也不管他們姓不姓朱了。

弘治允許他們剜大明朝的肉補自己的瘡,可他是不會允許的。

今日之事,也只不過是開始罷了。

李廣所得的利,絕對不少。傳言到了上千萬兩之巨。

但朱厚照估摸著他應當不敢都拿出來,否則形成了‘震驚’,他不死也該死了。

傍晚宮裡毓秀亭走水的事給了文官們一個絕佳的口實。

雖已經到了晚上,但朱厚照能想得到,外臣那邊一定已經動起來了,而且波濤洶湧——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請皇帝除去這個大害。

連周太皇太后都開了口說皇帝信任李廣太多。這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晚上李東陽的府裡群賢畢至,

謝遷、王鏊、吳寬、王華……全都在列。李東陽坐主位,他邊上是謝遷,其餘人列兩旁,下去能有七八個人,全都精神抖擻。

這是關鍵的時候,睡覺什麼的已經不重要了。

要說什麼商量其實已經不重要,無非八個字:仗義死節,正在今日!

只是太子這一節……有人覺得要知會一聲,有人覺得不必。

但王鏊還是把自己該說的說了:“李廣是很受陛下信任的。要想誅殺此僚絕不是那麼簡單輕易的事情。雖說眼前機會難得,但若有什麼變化也並非不可能。殿下與我等同心,咱們以殿下為首,自然氣勢更甚。”

“今日殿下在乾清宮的話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連續兩句說的那李廣是百口莫辯。”眾人提起這一節也是覺得心中大快!

因而覺得皇太子是和他們一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