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廷推(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二是北方韃靼小王子(達延汗)少年繼位,勵精圖治,先是向西驅逐了瓦剌,然後開始了對東蒙古的戰爭,他能征善戰,能力不凡,聚攏了很強的軍事力量,在朱棣死後八十年,北方草原又長出了一頭雄壯的餓狼。

至於那個大名鼎鼎的楊一清,

朱厚照想著……他大概還在陝西當按察副使,也就是電視劇裡常說的‘臬臺大人’,還是個副的,管的是一省的刑名。

現在,

在乾清宮會被提及的名字,叫王越。

如果瞭解明史的人,會知道,此人是明中期時的名將,頗有能力!

成化年間立了不少軍功。

有明一代,攏共有三位文人封爵的,王驥、王越、王陽明。

這事兒非常不簡單,所以王越不是無名之輩,王陽明都以他為偶像。

可惜就是這性格,不是很好。比如他會覺得自己功勞大、賞賜淺,而且表現出來,叫自負豪傑、性故豪縱。

還有他曾經和成化年間的大太監汪直關係比較好,他自己還是個進士出身,這就非常不受文人待見了,在朝中的聲譽也不大好。

成化十九年,汪直倒臺,王越也跟著倒了,還把自己軍功掙來的威寧伯的爵位給弄丟了。

到弘治時,李廣成了皇帝跟前兒的紅人,權勢如日中天,李公公想要在外朝找些外援,王越想要東山再起,

正好兩人一拍即合。

反正王越要的是得勢的太監,他管是姓汪還是姓李。

本來嘛,如果李廣還活著,王越起復三邊總制,應當問題不大。因為那個狀況下王大人是朝中有關係,自己有能力,形勢有需要。

至於那些背後戳脊梁骨的,任他們去。

但現在李廣死了,那問題就大了……

這事兒朱厚照也在琢磨。

現在邊患嚴重,對於皇帝來說能去把陝西的問題解決了就好,他才不管那些,和李廣一黨就不能用了?

沒那回事兒,李廣怎麼來的?李廣本人就是他用的。

王越也當過三邊總制,當得還很好,不然威寧伯這個爵位怎麼來的?

朱厚照瞄了一眼皇帝手中的奏疏,

不對,是瞄了好幾眼,

弘治皇帝才發現他想要看,

於是父子倆偷偷的對視一眼,互相使了個顏色,皇帝也乾脆鋪開來讓他看了得了。

上面寫著:內官監太監李廣招權納賄,其門如市,茲幸罪惡貫盈,自其速死,朝野聞之,無不稱快。然廣所餘金帛何止千萬,皆嗜進之徒多方饋送,此而不懲?何以示戒?乞拘廣親信任事之人,去其官籍,付之法司,審問明白,從實具奏,以清仕路!

奏疏果然是彈劾平日裡那些和李廣比較接近的大臣。王越則是明牌,是人就知道他名列其中。

朱厚照也漸漸明白了為什麼廷推推不下去,

李廣一死,朝堂根本就不是安靜!那是皇帝按住了,這奏本給他藏了幾天,都發皺了!

而且安靜不安靜的,官場上這些人精也一看就知道倒李廣‘黨羽’的大勢是誰都擋不住。

恰逢這個時候,朝廷想要選一任合適的三邊總制官,又想起用王越。

這就麻煩了,臣子們不敢表態了,

因為和王越有關係,就是和李廣有關係,和李廣有關係,在這個關口?

你今天表了態支援王越東山再起,

明天就有人說那賬本上是不是有你的名字?

朱厚照心想,看來皇帝是想要用這個人的,反正性格不好就不好,起復他又不是放在京城,是放在陝西,先穩住了邊關形勢再說。假如皇帝不想用這個人,廷推早就結束了,也不用拖到現在。

所以說這就是政治生態的惡化,影響朝廷做出最優選擇的真實寫照。

朱厚照聽了都嘆氣,他這個受‘實事求是’教育長大的人,最看不得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