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三王(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其實王越自己是進士出身,最後和皇帝信任的太監搞到一起,這何嘗不是一種靈活性?

因為沒有辦法,不把皇帝身邊的人搞定許多事做不成。

“說說你的來意吧。”

王守仁直接了當:“王將軍莫要見笑,晚輩一天兵也沒有當過,如今僅得了個舉人身份,但于軍事戰爭這一節,不僅頗為有興趣,而且也多有涉獵。晚輩斗膽以為,將軍此去不久,朝廷就會催促將軍速攻賀蘭山。”

這也不算什麼精妙的見識。當然至少證明,他是懂軍事的。賀蘭山的軍事意義非常重要。沒有賀蘭山,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道路就不安全,河套平原也不安全。

現在韃靼人盤踞在那個地方,實在是個危險因素。

“以將軍之能,和我軍將士之勇,在賀蘭山打上幾次勝仗並不十分困難,但卻取不了大勝。因為韃靼人總是打了就走,朝廷九邊綿延千里,他們只要擇一而攻,而且定然是挑簡單的攻。既然追不上,只能誘過來。因而在下認為,將軍應當在入了陝西之後利用將軍之高齡示弱於敵。”

他這話倒也不無道理。

王越的確也再考量這個問題,賦閒十五年,可別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就殺幾十個韃靼人。那實在沒啥意思,可蒙古騎兵來無影去無蹤……

這樣一想王越也知道這個小子的確是研究了一番的,算是個有心之人。他腦海裡還有皇太子囑咐他要為國舉薦人才的事,心中大約有了計較。

“你剛剛說,你還是個舉人?”

“正是。”

“還是先去考個進士吧。否則,講的再有道理,沒有足夠的位置,一樣辦不成事。”

交淺言深是大忌,王越說不了太多,但讓他去科舉總歸是沒錯。只需心裡稍稍留意這個人就好。

……

……

東宮,王鏊也在。

“陝西道御史胡貴閔與甘肅鎮官員往來密切,這其中不乏經濟利益往來。”聯絡到胡貴閔之前的那封奏疏,以王鏊的才智馬上就想得到,“殿下,甘肅有人不想王越將軍起復!”

這是不用多說的,都是聰明人。

朱厚照接著說:“但甘肅鎮當地的官員具體欺上瞞下幹了什麼,我還沒有確切的訊息。畢竟那裡離京師有上千裡的路程。”

現在只能自己猜。

其實也好猜,

至明代中期,邊關衛所戰鬥力下降,軍需總是不夠,根子上的原因還是落在了土地上。事實上,農業時代下的封建王朝,許多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土地問題。

官僚地主肆意侵佔屯田,衛所軍官壓迫和剝削士卒,早年間定的屯田制度早已被破壞。

這樣的情況下下,士卒活著都困難,還談什麼打仗。

但抓一兩個貪官容易,真要動土地這個利益鏈條,手裡非得有衷心的將軍和軍隊不可。

話雖如此,也不能就讓甘肅鎮的官員肆意妄為,說到底那裡還是大明的疆域,他們也是大明的官員。

“本宮答應過王越將軍,保證將士在前線用命,後面不會掣他的肘。眼下朝廷雖有李廣的家財充作軍需,但我和你交一句底,這銀子撥下去,到底有幾成用在了實處,這點我這個太子都沒有信心。”朱厚照也老實說出心中的想法,“而且東宮在甘肅鎮並沒有得力人員。”

話說到這裡王鏊一聽哪裡還不明白,“殿下,臣願前往西北,督運糧餉!”

“好!古人講煙花三月下揚州,為了朝廷,你們兩位是下不了揚州,只能在西北吹風了。”

“臣時刻謹記與殿下所立的誓言,大明朝兩京一十三布政司,殿下總不能處處皆去,這甘肅之地,就由臣代殿下去與他們鬥上一鬥!”

朱厚照心懷大慰,朝廷的一些有能力的重臣都是‘上一朝’提拔起來的,當然他也能叫得動,但能使得這麼順心如意且這麼重要的事情能放心託付的,也就王鏊等詹事府的幾位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都是這個理。那些閣老們位極人臣,賞無可賞,總歸是不如自己從一開始就用起來的好。

此外,這次西北之行,他還想派出第三個‘王’,畢竟他以後不能只有好用的文臣,而沒有得力的武將。人總歸是要慢慢培養起來的。

所以在王鏊離去之後,他也吩咐劉瑾,“去將右諭德王華找來。”

“是,殿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