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攢一攢家當(2 / 2)

小說:大明嫡長子 作者:皇家僱傭貓

大規模的水利治理使得弘治朝的歲入達到了二千八百多萬石,這個數字是明朝中期的一個巔峰。前幾任的皇帝歲入基本都在兩千五百、兩千六百萬石之間。

現在有韓文作為戶部尚書,朱厚照也推動著政務向務實的方向發展,只要務實,弘治皇帝也算靠譜,那麼國力自然不會下降,想必幾年時間攢出下一次大軍出征的糧食也還是夠的。

當然,到時候幾十萬民夫管後勤,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發動戰爭,百姓還一點不苦。但不論如何,也不能讓韃靼人如此囂張。

其實不把他們打廢,導致北方的軍事壓力巨大,邊關各鎮都陳兵幾十萬,這才是沉重的負擔。

而這樣的話,梅可甲那邊就需要再多堅持個幾年,

朱厚照覺得,東南的事,與其在戰前做,不如在戰後做,多等幾年可以多備些銀子,且一旦戰勝,攜大勝之威,東南還有人能擋住他?

自古以來只有種田的造反,沒聽說商人能掀起什麼風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開,海貿的利益能從外部進來,這個局就活起來了……

朝局、軍隊、商人、銀子、教育……

兩年的時間,在各個方向都有所進展,只不過每個方向的成長都還需要時間……

包括朝局也是,說實話他這個歲數再長大幾歲,或者登基為帝,那麼對朝堂的掌控力度還是和現在不一樣的。

這樣說起來,也就到了該‘安穩發育’的時候,先前麼,主要是馬匹這個東西他沒辦法,戰事需要,他不得不開罪一些人,而之後則應以穩住朝堂為主,

順便等等那個大名鼎鼎的王陽明,看看到悟道成聖還需要多久。

朱厚照在計劃著自己往後幾年的大致方向,

外面卻有人進來稟告,一聽知道是張天瑞求見,

“宣他進來。”

朱厚照重新做回位置上,

那張天瑞現在臉色紅潤了許多,人嘛,志得意滿,也不像先前那般戰戰兢兢了。

“臣張天瑞,參見殿下。”

“不必多禮了。說事兒吧。”

務實這種風格,有時候身體力行比發幾道聖旨有用。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太子喜歡這類人,那種想要出頭的人自然是要往這個方向去靠。

“殿下,臣今日是來給殿下報喜的。”

似這種話,他當太子到現在也聽到許多了,“你該不會也來和本宮報什麼祥瑞吧?張天瑞,你可不要皮癢啊。”

張天瑞原是個膽子極小的人,但相處時間久了,他就知道只要自己老老實實幹活兒,太子並不是動輒要殺人的主,所以漸漸就在朱厚照面前放得開了。

“殿下說得哪裡的話,若是報祥瑞,不消殿下多嘴,臣自己就給自己耳光了。”張天瑞嘿嘿笑著,“是書院外面的那些題,終於有一個人答上來了。”

“什麼題?”朱厚照愣了愣。

張天瑞提醒說:“就是殿下想得很奇怪的問題,說天為什麼下雨,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

“喔。瞧我,近來政務繁忙把這茬給忘了。”朱厚照拍了拍腦門,隨後又欣喜的問:“怎麼?這次你出的題是什麼?”

“就是殿下提的那道。大地是不是平的,如果不是,為什麼?有個海南的舉子叫官光弼,今年年初時乙未恩科落榜,因為回去路途遙遠,他就留在京中了,後來書院的問題他一直都有留意。這次,他回答不是,理由是他出海的時候,遇到船隻總是先看到船桅,而後再看到船身,這就說明,大地不平。”

朱厚照一拍手掌,心中暗暗想著:忘了這裡還落了個暗子呢!

發展科技、提高生產力才是終極手段。雖說效果緩慢,但總是要做的。別的不說,二十年後,總該有點用吧?

“對,這個現象的確可以說明大地不是平的,他答得不錯!”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思考著要怎麼做,其實回答上一個問題,並不能怎樣,但是他要以這個人為契機,掀起一股對這類問題的興趣,然後引導人們去思考背後的原因。

“張天瑞。”

“臣在。”

“你要按照當初咱們定的規則賞賜他銀兩,並在書院中再設一學院,名為格物。這個學院不以教人為主,而以研究我提出的問題為主,研究得好的,本宮還有賞賜。”

“是!”

其他的事項,朱厚照暫時也想不起來了,

說起來,這年頭是慢節奏,一切都得緩著來,

弘治十二年接近年底的時候,皇帝拗不過大臣,最終還是出來親自執政,

朱厚照這裡壓力一輕,也樂得過上幾天輕省日子,這種混日子的過法,會讓時間流失得非常迅速。

朱厚照甚至都不記得弘治十三年發生過什麼,倒是弘治十四年發生了一件令他無法忘記的事,便是年初之時,兵部尚書王越因為年老,最終沒能熬過那個冬天,與世長辭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